APP下载

不同硒源叶面肥对棉花的生长效应

2020-09-28姜汉峰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结铃红棉籽棉

姜汉峰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王文希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石垒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玉米小麦所,湖北 恩施 445000)

卢安喜 (湖北省松滋市农业局,湖北 松滋 434200)

徐印印,邢丹英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纺织纤维原料和重要的油料作物[1,2],江汉平原是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棉花单产水平较高的棉区[3]。近年来,受市场和种植区划调整的影响,湖北棉花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5.43×105hm2减少到2018年的1.59×105hm2(据湖北省统计局网站统计资料),面积下降了70.67%。棉花品质与价值关系密切,改进棉花生产技术提高棉花品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4]。有关研究表明,用低浓度亚硒酸钠溶液(Se≤4.0mg/L)喷施生菜,提高了生菜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提高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促进生菜的生长发育[5]。邹源芾等[6]研究发现,施用硒矿肥能够提早棉花吐絮期,改善棉花营养状况,促进棉铃发育。张梅等[7]试验表明,“Se-Fa-N”和“Si-Se-Fa-Ni”同抗逆因子组合可提高盐胁迫下棉花干物质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阻止盐分胁迫下有害物质的积累,并通过降低盐分离子含量,促进离子平衡,提高棉花耐盐能力。然而,不同硒源叶面肥对棉花的生长效应却少见报道。为此,该研究通过对棉花叶面施用3种不同硒源肥,探讨了不同硒源叶面肥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棉花品种中棉所65、中棉所76、中棉所71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提供,晶华棉113、晶华棉116、锦红棉15由湖北省荆州市晶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供试硒肥亚硒酸钠(分析纯,AR≥98%)为山东西亚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EDTA Se为山东省曹州农用化学有限公司产品,生物有机硒为湖北华龙西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1.2 试验设计

采用裂区设计,以硒源为主区、品种为裂区。主区设4个处理:①Na2SeO4(A1);②生物有机硒(A2);③EDTA Se(A3);④空白对照(CK)。试验期间共处理2次:第1次为开花期(2017-07-13,2018-07-14),第2次在第1次施用3周后(2017-08-04,2018-08-06),每次施用纯硒量30.0g/hm2。裂区设6个处理:①中棉所65;②中棉所76;③中棉所71;④晶华棉113;⑤晶华棉116;⑥锦红棉15号。裂区面积12m2,株距40cm,行距100cm。

试验在湖北省荆州市太湖农场进行,4月上旬播种育苗,5月初移栽,开花期为7月中旬,8月上旬吐絮,10月底至11月初收获。该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年辐射总量4366.8~4576.2MJ/m2, 年日照时数1823~1978h, 日照率为41%~44%。年均气温16.2~16.6℃, 年无霜期250~267d, 年均降水量1200mm。试验地海拔34m, 土壤肥力中等。

1.3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1软件整理数据和作图,SPSS 21.0专业版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花农艺性状的主效应分析

棉花农艺性状的主效应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不同棉花品种的株高、籽棉产量、衣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下株高、籽棉产量、单铃重存在显著差异,品种和施硒处理的交互作用对株高、单铃重和衣指都有显著影响。

表1 棉花农艺性状的主效应分析(P值)

2.2 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对各棉花品种株高的影响

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的各棉花品种的株高见表2。由表2可知,供试品种对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的反应存在差异。2017年度,除了中棉所76在施硒后的株高有显著下降(P<0.05),其他品种的株高无显著变化。2018年度,中棉所76施硒后株高显著下降,晶华棉113、晶华棉116、中棉所71在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下出现一定波动,中棉所65、锦红棉15的株高则无显著变化。

表2 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下各棉花品种的株高

2.3 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对各棉花品种单株结铃数的影响

由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的各棉花品种的单株结铃数(见表3)可知,在2017年度试验中,每个品种在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下的单株结铃数无显著差异;在A1处理下,品种中棉所76的单株结铃数下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品种,A2、A3和CK处理下各个品种单株结铃数无显著差异。在2018年的试验中,A1处理下单株结铃数显著高于A2、A3,与CK处理无差异;中棉所65单株结铃数在CK处理下最高为49.33个,A3处理下最低为43.33个;中棉所76、中棉所71和锦红棉15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晶华棉113在A1处理下的单株结铃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49.17个;晶华棉116在A1处理下的单株结铃数最高为50.33个,显著高于A3处理;A1处理下晶华棉116的单株结铃数最高,且显著高于中棉所65,A2处理和CK中各个品种的单株结铃数无显著差异,A3处理中锦红棉15的单株结铃数最高,为48个。

表3 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下各棉花品种的单株结铃数

2.4 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对各棉花品种单铃重的影响

由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的各棉花品种的单铃重测定结果(见表4)可知,施硒对单铃重有一定影响。在2017年度的试验中,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下棉花品种的单铃重以CK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中棉所65在A2处理下单铃重显著高于A1和A3,中棉所76、晶华棉113、晶华棉116和锦红棉15施用硒叶面肥后单铃重均有所下降,中棉所71则无显著变化。在2018年的试验中,中棉所71在A2处理下的单铃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其他品种在硒处理后单铃重无显著变化,CK处理下各个品种的单铃重无显著差异,在A1处理下中棉所71的单铃重最高,为6.57g,A2、A3和CK处理下各个品种的单铃重无显著差异。

表4 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下各棉花品种的单铃重

2.5 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对各棉花品种籽棉产量的影响

由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的各棉花品种的籽棉产量的调查结果(见图1)可知,施硒对棉花籽棉产量有提升效果。在2017年的试验中,晶华棉113和晶华棉116在A3处理下籽棉产量最高,比对照分别增长5.08%、7.37%,中棉所76在A2处理下籽棉产量最高,对照增长6.27%,中棉所71和锦红棉15在A1处理中籽棉产量最高,比对照分别增长4.88%、4.48%。在2018年的试验中,中棉所65、中棉所76、晶华棉113、晶华棉116和锦红棉15在A2处理下籽棉产量较高,分别比对照增长6.03%、9.35%、10.96%、3.81%、2.90%,中棉所71在A1处理下产量较高,较CK增长19.51%,达到显著水准(P<0.05)。

2.6 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对各棉花品种衣分的影响

由不同硒源叶面肥处理的各棉花品种的衣分的测定结果(见图2)可知,施硒对棉花品种衣分的影响不同。在2017年和2018年的试验中,中棉所65、中棉所76和中棉所71在施用硒叶面肥后衣分均有所下降,晶华棉113在年度重复试验中均表现为在A1 处理下衣分最高,比对照分别增加10.37%、8.32%,晶华棉116在两年度试验中均表现为在A3 处理下衣分最高,分别比对照增长7.7%和4.68%,锦红棉15在两年的试验中均表现为在A1 处理下衣分增加,分别比对照增长8.46%和7.10%。

3 结论

1)施硒对棉花的各个性状影响不同,施用不同硒源叶面肥对供试品种籽棉产量、单铃重影响显著;品种和施硒处理的交互作用,对株高、单铃重和衣指都有显著影响(P<0.05)。

2)施硒对供试品种的单株结铃数影响不同。中棉所65和锦红棉15的单株结铃数在A3处理下最高,中棉所76在A1处理下单株结铃数达到峰值,中棉所71和晶华棉116在A2处理下单株结铃数最高,而晶华棉113在施硒处理后单株结铃数显著均有所下降;中棉所65在A2处理下单铃重达到最高,其他各个品种在施硒处理后单铃重有所下降。

3)供试品种施用不同硒源叶面肥后籽棉产量变化不同,其中中棉所71在A1处理下籽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他各个品种籽棉产量虽有所增加但未达显著水准,说明不同品种对不同硒源叶面肥的敏感性不同,两年试验表明生物有机硒对棉花的籽棉产量有促进作用,而不同硒源叶面肥对棉花衣分的影响在年度试验中的结果并不一致,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猜你喜欢

结铃红棉籽棉
伊犁河谷区域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2021 年度新疆兵团一师阿拉尔市籽棉收购相关数据分析
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边疆红棉又盛开
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几许沧桑风雨过,昂然挺立映红棉。
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
为什么红棉的T台上总有新意?
籽棉存放时间与公检颜色级结果关系探讨
籽棉存放时间与公检颜色级结果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