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中砥砺前行
——记安徽省社会应急救援队伍

2020-09-28朱丽晶赵苡萱

劳动保护 2020年6期
关键词:临泉县蚌埠救援队

文/本刊记者 朱丽晶 赵苡萱

近年来,社会救援力量在应急救援中占比份额越来越多,社会救援队伍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安徽省几家社会救援队,倾听感人的救援故事,畅谈队伍的发展与难题。

随着我国应急救援事业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救援力量在应急救援中占比份额越来越大。近年来,安徽省社会救援力量蓬勃发展,深受社会关注,这支有生力量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应急救援中,为灾害救援作出了突出贡献。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安徽省合肥市、临泉县几家社会救援队,亲身感受他们的救援故事,畅谈队伍的发展与难题。

“能力输出”带动社会救援蓬勃发展

安徽省户外运动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坐落于合肥,于2016年12 月9 日成立。协会致力于推进安徽省户外运动事业,下设秘书处、培训部、赛事运营部、青少年部、飞行专委会、山地灾害救援专业委员会。2019 年4 月6 日,协会被列入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参赛队伍。

安徽省户外运动协会山地灾害救援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山地救援委员会”)于2018 年7 月在合肥市蜀山区成立。它是一支具备专业技能的志愿者队伍,现有队员72人,其中3 证齐全(山地救援证、红十字救援证、无线电操作证)队员26 名,成员主要来自安徽省户外运动协会会员及社会公益志愿者。

据协会负责人周翱琼介绍,当时创建山地救援委员会的初衷,是由于协会的主营业务——户外旅游和赛事组织都有救援需求,为确保赛事安全以及协会规范化发展,就成立了山地救援委员会,一方面增强协会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拓展能力输出渠道。

安徽省户外运动协会山地灾害救援专业委员会绩溪办事处救援人员护送旅友下山

山地救援委员会的救援领域包括高空绳索救援、山地救援、城市搜救、潜水救援、医疗救助、后勤保障等。2018—2019 年度,山地救援委员会累计救援救灾65 批次,累计救援救灾出动1 123 人次。其中,发生在2019 年2 月23 日的一次救援行动,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周翱琼介绍,2019 年2 月23日,在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猴子尖山上,有40 名旅友被困在山上,其中有六十多岁的老人,还有十几岁的小孩。猴子尖地处徽杭古道旁边,海拔1 350 米,且两边有悬崖,地势险要。当时山地救援委员会绩溪办事处和绩溪县家鹏乡派出所合作,一同冒着严寒与大雾踏雪翻山将被困人员全部安全救助下山。

谈到当时的救援过程,周翱琼说,“其实在山上救人非常不容易,找不到的概率是很大的。”原因是,虽然现在手机导航十分方便,但在山里,手机定位通常会有直线距离2 千米的偏差,实际距离可能会偏差10 千米。所以,要在山里救人,首先要做等高线地形图分析,根据报案人提供的信息,确定被搜救人所处的大概位置。如身边是否有悬崖、树、小溪或河流等信息,确定几个可能的点,再派出几个小组分别搜救。

另外,由于上山搜救时要携带相应的装备和物资,如手电筒、绳索,尤其是热水和食物等,所以救援人员的搜救工作非常不容易,既要面对海拔高、气温低、山路湿滑等困难,又要携带沉重的物资。即便如此,在猴子尖山搜救时,所有的志愿者从晚上10 时出发,直到凌晨4时安全护送全员下山,没有半点怨言,也没索要丁点救援报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前,山地救援委员会正在做“救在社区”建设项目和“AOS 应急求生特训营”项目,旨在提升社区灾害应对的核心能力以及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和减少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从而唤醒全民安全意识。

谈到山地救援委员会面临的困难,周翱琼表示,目前,他们亟需一个综合训练的户外基地,满足仓库、高空训练架、横渡、水域等训练项目的需要。“如果有了自己的训练基地,就能更好地能力输出。想得更长远些,我们可以把训练基地做成合肥市乃至安徽省青少年应急培训中心,这样就可以提高下一代的应急安全素质。”

此外,周翱琼还提出,每年社会救援队的志愿者都有因救援而受伤、残疾、死亡的案例,但找不到可以提供人身伤害保障的机构,让人痛心。由于国内目前没有专门针对社会力量救援志愿者的商业保险,而志愿者们又是主动涉险,不能购买普通的意外伤害险。“希望政府牵头,联合保险公司,让我们能够购买到适合社会救援队的短期保险,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周翱琼建议。

在救援面前 受伤是小事

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经常能看到这样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他们身穿橙色的队服,是一群有活力、热心的救援志愿者,他们就是临泉县天狼救援队。

“天狼救援队虽然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但也是一支能打、能战的队伍。不到3 年的时间,在临泉县的知名度非常高,许多救援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这是临泉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范向阳对临泉县天狼救援队的评价。

天狼救援队田虎章队长介绍救援装备 朱丽晶/摄

作为一支纯公益性质的民间救援组织,临泉县天狼救援队成立于2018 年1 月16 日,目前拥有专业救援志愿者32 人,他们大多都是优秀的退伍军人,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爱心志愿者,共53 名队员。就是这53 名救援队员,在队长田虎章的带领下,将天狼救援队的业务范围拓展到了山野救援、城市救援、水域救援、自然灾害救援、安全生产事故救援、意外事故和防减灾培训,以及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保障,贫困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等领域。虽然成立时间尚短,但天狼队参加的大型救援活动已经100 多起,并资助学生59 名,孤儿1 名,慰问贫困户64 户,安全知识演练进校园86 所。

2018 年5 月17 日,临泉县陶老乡发生龙卷风,天狼救援队接到命令后,20 分钟集合完毕并于40 多分钟就赶到48 千米外的现场,马上参与了救援行动。当时洪河堤坝上有很多电线杆和大树被龙卷风刮倒了,救援队员们需要把倒下的电线杆砸断。意想不到的是,电线杆中间有钢丝,把当时正在操作的指导员朱运河弹出去15 米左右。被弹飞的朱运河,回过神来就立即回来和大家一起继续工作。谁知,在救援结束后,他恢复了10 天,身体才康复。按照朱运河自己的话说,“在救援前面,这都是小事”。

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做救援工作,但没有一分钱报酬,谁都会有点负面情绪,家人也大都不理解。朱运河说:“一想到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就要继续坚持下去。我们要保持退伍不褪色的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用我们的爱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正如朱运河所讲述的,临泉天狼队成立以来,矢志不渝地坚守着队伍成立的初衷与梦想。团县委副书记朱红评价天狼队说:“不到3年的时间,临泉天狼救援队健康、茁壮地成长为一支专业的救援队伍,他们把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临泉县应急管理重点工作相融合,成为了政府救援力量的有力补充。尤其在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天狼队从大年初二开始提供战‘疫’支持,为疫情防控的胜利贡献了重要力量。”临泉天狼救援队也因此多次获得殊荣,如获得阜阳市“优秀组织奖”,多名队员被评为“最美临泉人”和“阜阳好人”的荣誉称号。

取得的成绩令人骄傲,面对困难无法回避。天狼救援队由于其公益性质,自成立以来,车辆、汽油消耗、演练费用、器材损耗等都是自费,仅队长田虎章个人出资达到25 万元。

目前,缺乏救援车辆和经费不足依然是天狼救援队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田虎章表示,如果能把车和经费的问题解决了,救援效率能够提升很多,同时,志愿者们也可以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援当中。

田虎章介绍,下一步,天狼救援队要大力发展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志愿者的招募选拔、管理培训,提高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积极配合临泉县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等部门,协调联动、积极参与救援任务。

“包括田虎章带领的临泉县天狼救援队在内,”临泉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蒋伟林介绍,“临泉县的应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一支政府综合救援队、一支企业应急救援队和三支社会应急救援队。唯一一支政府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即临泉县消防救援大队,一支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是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三支社会应急救援队,除了天狼救援队,还有蓝天救援队、红十字应急救援队。”

近年来,临泉县的应急救援力量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多次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临泉县更将着力推进他们的发展与壮大。蒋伟林提出,下一步,要继续加强政府综合救援队伍建设,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队伍规范化建设、推进全员岗位大练兵入手,提升队伍的保障能力。积极支持企业救援队伍建设,以帮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增强队伍能力等为抓手,有效应对突发事故。

对于社会救援队伍,临泉县应急部门仍将继续支持这支队伍的建设,指导他们在抓好队伍党建工作的同时,以应急救援队志愿者的招募选拔、管理培训为突破口,提高队伍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此外,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号召他们积极与当地公安、消防、海事、防汛、卫生医疗等部门协调联动,积极参与各种救援任务。另外,临泉县将强化宣传,不断扩大蓝天救援队、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感召力,把他们打造成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最后,落脚于制度完善,健全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能力、提升救援能力夯实基础,努力打造出临泉县应急救援队的优质品牌。

竭尽所能 在灾难面前挽救生命

作为蚌埠市首支专业的民间公益性救援团体,蚌埠蓝天救援队于2015 年12 月 筹 建,2016 年3 月 经总部考核批准后正式成立。2016 年8 月9 日,蚌埠市民政局发放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注册登记蚌埠蓝天救援队。

如今,蚌埠蓝天救援队已成为当地有影响、有规模的专业化志愿服务救援团队。截止到目前,救援队共有志愿者88 名、预备队员45 名、考察期志愿者400 多名,参加过全国性及地方性救援行动一百余次。

据了解,蚌埠蓝天救援队的救援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山野救援、城市救援、水域救援、自然灾害救援、安全生产事故救援、意外事故救援和防减灾培训、寻找走失老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保障等领域。

俗话说,做一件好事简单,坚持做好事不简单,坚持做好事不收费更不简单。据这支队伍的负责人介绍,建队至今,蚌埠蓝天救援队实施的所有公益服务都免费。回顾成立以来,救援队出勤累计行程上万千米,累计出勤900 余人次,累计时长数千小时。桐城市水灾救援,队员们连夜赶往现场,徒步穿越竹林,转移受困群众200 多名;浙江丽水山体滑坡,为了不产生二次伤害,队员们徒手扒开碎石和泥土;在黄山太平湖上,队员们无偿打捞落水者……这样的救援还有很多很多。

蚌埠蓝天救援队在浙江丽水山体滑坡的救援

由于救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救的时候经常需要连夜奋战。时间久了难免会耽误自己的工作,家人也常常不理解。面对种种误会与不理解,蚌埠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始终以“竭尽所能在灾难面前挽救生命”的信念和理想支持自己,尤其每次看到受助人的笑容时,都觉得这一切付出还是值得的。

建队5 年来,蚌埠蓝天救援队曾经荣获“2016 年度蚌埠十大新闻人物”、入围“蚌埠慈善创意大赛”等奖项。还曾受到安徽省桐城市政府、安徽省金寨县政府、浙江省平阳县人民政府、浙江省丽水市政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嘉奖,获得蓝天体系2017 年年度优秀团队的称号。

“做公益不是为了凸显个人及团队,而是真正能够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这是蚌埠蓝天救援队一直坚守着信念。但团队要持续发展,要有能力参加更多的救援行动,也面临着一些实际的困难。首当其冲就是资金问题。队伍需要资金支持,需要更新救援设备,也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等。与许多社会救援力量一样,蚌埠蓝天救援队是民间公益组织,经费起初全靠队员们“凑”,这种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也一直困扰着他们。尤其是一些高精度仪器的缺少,如声纳探测仪,直接影响救援效果。队员们都说,如果能有更好的设备,他们就能更高效更及时地完成各种任务,能救更多的人。

尽管如此,蚌埠蓝天救援队依旧承诺:“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我们都会努力、尽力去做,为社会的安定团结起到好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临泉县蚌埠救援队
蛀虫和蛀牙
青岛炼化救援队:鱼水情深 共抗时艰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
人口净流出严重地区小城镇规划路径探讨——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皖西北河网化运动研究——以临泉县为例的初步考察
蚌埠儿童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