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 提质 强能
——记安徽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发展
2020-09-28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文/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2019 年是安徽省应急管理部门全面履职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边组建、边应急、边防范,着力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各类突发自然灾害,安徽省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稳定。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积极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努力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安徽多灾易灾 风险防控任务重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是从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的过渡气候区,南北冷暖气流交汇频繁。长江、淮河横贯境内,长江流经416 千米,淮河流经430 千米,天然地将安徽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定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气象条件,造成安徽多灾易灾的环境。
安徽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气流在江淮流域交汇,气温变化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由于距海洋不远,在气候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特有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安徽丰富的气候资源,同时也极易引发种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干旱灾害多发易发,成为安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全省共有河流2 000多条,湖泊110 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巢湖。淮河属典型的平行状水系,洪水极易泛滥成灾。长江支流多,湖泊密布,随着人口增加,与水争地,导致江河湖泊的自然生态环境变差。大量泥沙自上游而来在安徽河段沉淀,形成沙洲群,容易导致洪水泛滥。安徽省约有50%的耕地、60%的人口和75%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一批重要城市、工矿、交通等基础设施处于洪水的威胁之下。同时,安徽水资源严重缺乏,且时空分布极不平衡,极易形成干旱。大洪水和严重干旱发生率约5 年一遇。
安徽地质结构比较复杂,郯城-庐江地震带斜贯全省,部分地区连续10 年被列为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或中强地震值得注意地区。安徽省地形复杂,不稳定岩组广泛分布,汛期多受梅雨天气主导,常有沿海台风来袭,局地极端天气频发,降雨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现有地质灾害风险点3 988 个。
此外,安徽省还有400 万公顷(4 万平方千米)森林、1.4 万家高危企业、3.2 万栋高层建筑、132家超大型综合体、20.9 万千米公路、1 460 多万辆机动车、25 万多台电梯、4 772 千米油气长输管道。加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传统与非传统风险集聚,各地燃气、旅游、电梯、高架桥等问题隐患已逐渐凸显,城市安全运行面临巨大挑战,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行业领域风险隐患点多、面广,防范难度大,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交织叠加,安全风险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2019 年,安徽省以“保安全、保大庆、保稳定”为主线,一以贯之抓牢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5.9%、8.2%,连续15 年“双下降”,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连续16 年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有力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强化灾害防范应对处置,启动省级应急响应5 次,妥善应对长江超警洪水、“利奇马”台风、伏秋干旱等灾害。2019 年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紧急转移安置人次、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5 年平均值相比,分别下降32%、88%、85%和52%。
国家防总、安徽省防指联合开展2019年淮河防汛抗洪抢险演习现场
主要骨干应急队伍护航
综合抢险救援队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第一工程局合肥分公司,是安徽省内唯一一支具备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综合抢险救援能力的成建制队伍。中国安能系由武警水电部队转隶改编成的非现役专业应急队伍。作为一支英雄队伍,他们参加过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五大跨世纪工程建设,多次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第一工程局合肥分公司先后参加过“5·12”汶川抗震救灾、安徽1998 年抗洪抢险等应急救援任务35 次,具有丰富的水电工程建设和应急救援经验,现有379 人员工中,298 人有抢险经历,具备日1.6 万方挖装、运输能力。公司本部及下属3 个工程大队分别部署于合肥市、淮南市、安庆市,可承担江淮地区水旱、地质、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工程抢险任务。
矿山救护队
安徽省拥有煤矿救护队4 支,即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中煤新集队、淮北矿业集团救护消防大队、皖北煤电集团救护大队,均为特级质量标准化矿山救护队。4 支队伍共有18 个中队、64 个小队,分布于淮南、淮北、宿州三市,时刻为安徽省煤矿生产安全保驾护航。非煤矿山救护队5支,即皖南区域矿山救护队、庐江县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霍邱县矿区应急救援中心、马钢矿业公司非煤矿山救护中队、铜陵有色非煤矿山救护队,共有10 个小队,分布于宣城、合肥、六安、马鞍山、铜陵5 市,承担属地非煤矿山救援任务。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是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一面旗帜。2015 年12 月25 日,淮南队千里机动,参加山东平邑县石膏矿坍塌事故抢险救援,历经36 天成功救出被困-215 m 处的4 名矿工,创造了中国矿山救援史的一个奇迹,属国内首例、世界第三例利用大口径钻孔成功救援案例,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2016 年,淮南队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予“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中煤新集队多次获得国际、国家级竞赛优异成绩,2010 年、2012 年,分别取得第八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综合成绩第一名、第八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团体总分成绩第一名。
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应急救援队
安徽省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专业救援队伍23 支。其中国家、省级骨干队伍6 支。2014 年,原安徽省安全监管局依托中石化安庆分公司,组建省危化应急救援安庆石化队,服务安庆、黄山、池州市区域;依托中盐安徽红四方公司,组建安徽省危化应急救援合肥红四方队,服务合肥、六安、滁州市区域;依托安徽淮化集团公司,组建安徽省危化应急救援淮南淮化队,服务淮南、蚌埠、阜阳市区域;依托芜湖融汇化工公司,组建安徽省危化应急救援芜湖融汇队,服务芜湖、马鞍山、宣城铜陵市区域;依托临涣焦化公司,组建安徽省危化应急救援淮北临涣队,服务淮北、亳州、宿州市区域。2016 年,依托马钢集团公司,组建省金属冶炼应急救援马钢队,服务马鞍山市及周边区域。2018 年,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根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三五”规划》总体布局,安排6 000 万中央财政资金,依托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建设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安庆基地。
水上搜救应急队
合肥市水上应急救援队隶属合肥市应急管理局,下设潜水中队、无人机中队、搜救中队及后勤保障4个队,现有队员42 人,主要承担全市开放性水域应急救援、水下救生、水上搜救等职责,是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有政府专门技术岗位编制、纯公益性的救援单位。2018 年9 月,水上应急救援队赴江苏连云港,圆满完成第四届新亚欧大陆桥安全走廊国际执法合作论坛水下搜爆安保任务;2019 年9 月,赴江苏淮安市,圆满完成了央视中秋晚会主会场周边水下搜爆安保工作。2018 年11月18 日,新华社内参专题刊发《安徽合肥打造水上智慧救援力量显成效》文章,专门对该队进行深入报道。
社会应急力量
安徽省主要有70 支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员3 941 人(专职队员342 人),救援志愿者8 839 人。近年来,累计参加救援救灾次数9 000余次,出动救援队员约10 万3 654人次,为安徽省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应急力量中的蓝天系救援队35 支,作为全国统一品牌社会应急力量,拥有全国化的搜救联系网络,较为可靠的救援技术保障体系,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
多措并举 推进应急队伍建设
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应对事故灾害的重要力量。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各级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各级政府是责任主体,要建立应急队伍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应急队伍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积极支持应急队伍建设与发展。在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方面,重点部署加强防汛抗旱队伍,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地质、地震应急队伍,森林消防队伍,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环境应急队伍,道路抢通和运输保障应急队伍,水上搜救应急队伍,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队伍,市政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卫生应急队伍及食品安全应急队伍,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电力应急队伍,应急通信保障队伍,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伍等十余类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二是明确功能定位。在本轮政府预案修订过程中,《安徽省突发事件总体预案(送审稿)》进一步明确,专业应急队伍是应急处置的骨干力量,县级以上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本行业领域的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基层应急队伍是先期处置的重要力量,重点地区乡镇街道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建立或者与有关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建立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是应急处置的辅助力量,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制定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共青团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有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演练中的民间救援队伍 张新峰/摄
三是规范制度管理。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安徽省《非煤矿山救护队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省级财政补助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省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命名等事项的通知》等文件,规范安徽全省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专业救援队伍建设、训练、救援服务等管理事项。
四是提升装备能力。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实施“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共建项目”,采取政企共建、省市共建方式,2015 至2019年累计安排1 100 万元专项资金,2020 年计划安排500 万元,重点支持骨干应急救援队伍装备能力建设,有效引导地方、企业加大投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配合实施国家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项目,推进安庆石化公司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安庆基地项目建设,提升重点化工工艺和大型危险化学品储罐等重大风险的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推进淮南矿业集团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大型装备配套建设和专业救援装备补充更新,强化跨区域矿山救援能力。
五是开展资源调查。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开展应急资源普查填报工作,加快推动安徽全省应急资源信息汇集共享,以大数据支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安徽省各级政府(部门)填报应急物资信息数46 191条,注册55 651 家企业,填报应急物资信息数143 218 条,注册427家应急队伍,填报应急物资信息数5 221 条。
六是举办技能竞赛。安徽煤监局、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原省安全监管局)分别联合省经信厅、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和团省委,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煤矿救援技术竞赛、三届危险化学品救援技术竞赛、三届非煤救援技术竞赛,选拔出一批思想过硬、纪律严明、作风顽强、技术精湛的优胜队伍和优秀指战员,有效推进提升安徽省安全生产救援技战术水平。2019年,安徽省应急管理厅选送7 支队伍参加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比武,省户外运动协会取得绳索技能全国第5 名的好成绩。
着力破解“脖子卡”难题
近年来,安徽省内外发生的多起重大事故灾害,给我们以强烈警示。虽然安徽省形势总体平稳,但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事故灾害易发多发的形势还未根本改变,特别是2019 年超强台风“利奇马”的严峻考验,暴露出安徽省应急工作仍存在着“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等诸多短板,距离应对急难险重任务“顶得上去、拿得下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安徽省应急队伍建设对标“专常兼备”,面对“全灾种”应急处置需要,缺乏专业化高水准救援力量;对标“平战结合”,面对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缺乏坚实的基础保障。当前,安徽省多数专业救援力量还相当薄弱,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及关键装备落后,应急作战实训不足等问题,社会救援力量发展也不均衡。因长期投入不足,救援队伍应急装备老化,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极端复杂困难条件下的救援装备、通信、投送、保障等能力,难以满足综合救援行动需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一系列重要论述,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及应急管理部有关要求,有效解决应急救援能力“卡脖子”问题,安徽省应急厅研究提出了《安徽省应急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 年)》。总体思路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着力强基础、建机制、补短板、提能力。
安徽省有关应急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保证重点、辐射周边、相互策应、网状覆盖”的思路,以聚力、提质、强能为出发点,统筹推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发展,强化装备配备和能力建设,着力解决救援队伍布局不优、力量不平衡的问题,着力构建专常兼备、反应灵敏、协同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重点包括强化水利水域专业骨干救援力量建设、强化地灾专业骨干救援力量建设、强化危险化学品重点县(集中区)专业队伍建设、强化综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乡镇综合(森林)消防救援能力建设、强化应急航空救援能力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