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有大海

2020-09-27张则桐

散文诗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巨石大海孔子

张则桐

在中国,望海楼是一个很常见的词汇,一座比较高的楼,或是建在山顶或高坡的亭台楼阁,能够登高望远,都可以称为望海楼,不一定非得真望见大海,望见江河、田野、城市等都可以。中国总体是一个内陆型的国家,看海是千百年来民族心理的积淀。现在有的地方的望海楼还成为著名的景点。

小时候,听大人说,郯城的北马陵山上有一座望海楼,古时站在上面可以望见大海,言外之意后来毁坏而不复存在了。那时在我幼小的心里,既生出无限的向往,也颇多遗憾。古时的大海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如果现在还那样,我们就可以到海边捡贝壳,在海边的沙滩上留下脚印……单单望海楼的名字就引发了我关于大海的想象。

光阴似流水,我从童年经历少年、青年也进入中年,离开故乡去外地谋生。前几年在网上看到一篇博客,一群骑友从宿迁骑行到郯城北马陵的望海楼,沿途都拍了照片,当看到他们在望海楼上的合影时,我一下子愣住了,所谓的望海楼,就是一块庞然大石,正面刻了“望海楼”三个大字,这完全颠覆了我关于望海楼的想象,原来是这样!抓紧搜索资料来补课,才知道这块巨石望海楼位于郯城红花镇境内马陵山山顶,山下的村子叫大尚庄。春秋时期,孔子曾来郯城向郯国国君郯子问礼,孔子到过这里的马陵山,登上这块巨石东望大海。这块巨石一面陡削,一面天然连卷形成台阶,故名之为望海楼。这座山也被称为孔望山。在了解这些信息时,我也为自己长期对家乡的名胜古迹一无所知感到非常惭愧。看着博客上的照片,心里也很想登上北马陵的望海楼,去追寻圣人的遗踪。

孔子是到过海边,望见过大海的,他说过吾志不行,乘槎浮于海。郯城在汉魏时期属东海郡,从郯城往东一百多华里就到黄海了。现在连云港海州的海边有一座孔望山,上面有许多碑刻,那是孔子真正望海的地方。从曲阜到郯城再到海州,路途并不遥远。我们可以设想,当年孔子的游览访学路线就是这样的,他从曲阜先来到郯国,向郯子讨教礼乐的学问,《左传》里有郯子谈礼的记载。由郯国再往东,去亲自看看大海,路过马陵山,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吸引,驻足登山,还爬上了山顶这块巨石,想到不久就可以看到大海了,在向东眺望时多了几许期盼和向往。马陵山虽不高,但属丹霞地貌,亿万年前地壳运动产生的石头是红色的,高低起伏,颇为壮观。山上苍松青翠,山花烂漫,野草萋萋,泉水淙淙。站在巨石上远眺,孔子仿佛可以看见大海的苍茫无际,听见大海的潮起潮落,当下与远古、此处与远方交融在一起,个体的生命融入天地宇宙之间。孔子的心中有辽阔苍茫的大海。

去年盛夏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终于来到郯城北马陵山,要亲身感受一下望海楼的风采。出了郯城县城,过了沐河大桥,路边的田里种着玉米和大豆,玉米棒子抽出嫩嫩的须子,在阳光下快乐地生长。来到山脚下,这里已经开发成旅游景点,通往山上的路也修好了,沿着红石阶上山很方便,有几处红石台阶的缝隙慢慢向外渗着涓涓的泉水,野草野花也顽强地从缝隙里钻出来,这是一处充满生机的地方。上山来到望海楼,南侧安放了一座孔子站立的石像,此举倒也不必,最好用文字说明,多给游客留下一点想象的空间。我从陡峭处爬上望海楼最高处,阳光太过刺眼,远眺很有点艰难,我又顺着望海楼连卷的石阶下来,快到底部时,石缝里长出一种结带刺的小球的长藤,很坚硬,很有质感,看得出它的生命力很顽强。看来在烈日暴晒下不宜于登楼远眺,应该在清晨或傍晚,或阴天或下着丝丝小雨方好。从古人的诗文来看,登览望海楼的最佳时间应该是暮春,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看春光灿烂,感受天地的生机,人内在的活力也会被激发出来。这确实是一处登高游览的好去处,天高,石古,泉清,花草泼辣。明代郯城籍进士张景华,官至左都御史,“倦思望海暮春游”是他在他乡做官的梦想。后来因不趋奉严嵩而被罢官家居,每到暮春,他都会登上望海楼远眺,《庚子岁三月二十日游望海楼》诗写道:“百里平山石突出,屹然千丈插云霄。望海名香留孔迹,龙王碑古自元朝。地连胜概皆环拱,气接沧溟可画描。东风乐与游人便,登罢神怡万虑消。”

第一次登上望海楼,我已近知天命之年,饱尝人生风霜,在望海楼边,想起童年的梦境,少年青年的志向,而今只有空空行囊和一头白发。到这里,该放下的都要放下,清空内心,轻装再出发。面对望海楼这块巨石,面对远处红色的错落山石,它们在亿万年前就已存在了,我们每一个来登临的人,都是匆匆过客,在绵长悠远的时光河流里,我们仅仅是碰触到巨石的一颗浮萍和水草。孔子的伟大在于他不执着于一己的生命,而把自己内在的生命打开,融入生生不息的自然宇宙,鸢飞鱼跃,得大自在。

孔子在郯城还留下一个遗迹,即倾盖亭,孔子在郯城北门十里外的路上与晋国学者程子相遇,他们坐在车上,相互俯身交谈,甚为相得,车上的伞盖都倾斜了。古人为纪念这次相遇在此地建了座倾盖亭,如今白马河畔又重修了倾盖亭。古人说过,人与人之间,有时白首如新,有时倾盖如故。這里涉及到人的精神之间深层次的理解和沟通,内心的相知相契并不在相处时间的长短,心理的距离与时间的长度没有关系。而望海楼则说明内心的空间与实际的距离也没有关系,只有内心充实高远,生命才会有光彩。孔子在郯城的遗迹向后人阐明了儒家的人生哲学。古老的石头附上圣贤的智慧,登临一次,仿佛受到圣贤的教诲,这比电视里的讲解更厚实,也更有温度。

心中有大海,登上望海楼才会看得见大海,听得见涛声。

猜你喜欢

巨石大海孔子
大海捞金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巨石人像也成堆
世界上最大的巨石建筑
Easter Island
问大海
冬日的大海
令人兴奋的大海
Monica"s Gang巨石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