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大同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其优化与推广

2020-09-27姚文新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技术优化种植技术推广

摘要:马铃薯在中国已经主粮化,种植面积较广。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可积极推广旱作覆膜种植技术,提高种植质量。该文基于山西省大同市马铃薯种植实际情况,分析旱作马铃薯种植综合效益,重点从地块选择、施肥与覆膜处理、品种选取与处理、播种与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以加快该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提升当地马铃薯种植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技术优化;推广

姚文新. 山西大同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其优化与推广[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0):68-69.

马铃薯营养成分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植株环境适应力较强,属于菜粮兼用农产品,经济效益良好。山西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气候冷凉,属于典型的高寒地区,是马铃薯种植的理想地区。在马铃薯种植中,要对种植区域环境要素进行分析,明确马铃薯生长规律,全面规避干旱条件产生的负面影响,发挥旱作覆膜技术应用价值,提高马铃薯种植产量,提高种植综合收益。

一、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综合效益

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有助于提升马铃薯种植质量与产量,马铃薯可提前成熟20天左右。与常规马铃薯种植技术相比,旱作覆膜种植技术能保障每20 cm种植区域土壤含水量增加2.3%左右,利于保墒节水。该技术还可使土壤物理性状有效优化,对地表径流等问题进行调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近年来旱作覆膜技术在不断优化完善,通过此项技术的规范化使用能优化马铃薯种植结构,在种植中搭配脱毒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能全面提高种植成效[1]。

二、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

1、选地

马铃薯是地下结果作物,土壤环境对马铃薯生长质量有一定影响。在马铃薯旱作覆膜种植中要选取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性能优良的区域。在深秋季节进行深耕,翻耕深度控制在20-25 cm为宜。完成翻耕后要及时进行耙地,以优化土壤性能,保障土壤稳定蓄水、贮存较多营养物质。在早春时要粑耱处理,避免失熵。同时,对土壤中的垃圾进行清除,提高地面整洁度,便于后续覆膜操作。

2、施肥与覆膜处理

马铃薯种植中要尽量使用农家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在秋翻操作中,对种植区域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要选取质量较高的农家肥,春耕施肥中墒情不高,在农家肥中可以加水,有助于提升肥料渗透力。为了对地下病虫害集中防控,在耕地过程中要施入充足除虫精粉[2]。春季地膜覆盖后每间隔2.5 m压土,在边角位置要压实,避免地膜被掀翻,便于及早出苗。

3、品种选取与种植处理

马铃薯早熟品种产量较高,但是茎块膨大期本地区自然降水量较少,不能保障茎块快速生长,马铃薯总体质量较低。而中熟品种以及晚熟品种的块茎膨大期是自然降水较多的时期,对提高产量更为有利,所以在种植中要尽量选取中熟以及晚熟品种。为了对病虫害进行防控,要选用抗病虫害品种,比如克新一号、紫白花等。

在播种前一周筛选没有裂痕以及无畸形的马铃薯,将其放入到16℃环境中,间隔4天翻动一次。在正常状态下,在第9日会生成幼苗。做好通风处理、见光晒种处理,6天之后进行切种。将种薯切成小块,每块45 g,为保证马铃薯出苗整齐,每个块茎至少有1个芽眼,依照芽眼顺序展开斜切。在切种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切完之后用草木灰加少量的高巧、炳森锌均匀拌种,促进切口愈合,防止病害。

4、播种和田间管理

要在晚霜来临前20天播种。对马铃薯种植密度进行控制,保持每亩4000-4500株左右。选取单垄双行种植模式,播种深度在7 cm左右,行距控制在25 cm。未能稳定出土的幼苗要进行人工放苗。要及时清除种植区域的杂草[3]。

5、病虫害防控

自然降水量较多时病虫害发生概率大,在种植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科学选择各类药剂。比如大生、克露等能对疫病有效防控,药剂喷施之后在8天以后再进行2次用药。在药物喷施阶段如果发生虫害,要及时补充杀虫剂。

6、适时收获

茎叶逐步变黄枯萎后开始收获马铃薯。在收割前7天要应用打秧机及时杀秧,等到茎叶不再继续生长、马铃薯表皮产生保护膜即可开始收获。在收获时要对下铲入土深度进行控制,避免对马铃薯品质产生影响。

三、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优化及推广路径

1、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突出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优势

在旱作马铃薯种植技术应用实践中,要全面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则。基于种植区域自然天气情况、降水情况、地下水资源以及地形优势,重点突出区域生产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优势。在不适宜马铃薯种植的区域中,要注重推广还林还草政策,对地下水资源科学开发和利用,为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全面推广提供动力。对于部分地下水资源匮乏区域,要使用机械对地块进行平整,适度扩大膜下滴灌面积,以提升马铃薯种植质量与产量。

2、扩大资金与科研投入,创新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

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属于创新性较高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种植技术,基层农民接触较少,缺乏良好的技术认知,对该技术推广应用有较大限制。在操作中未能依照规范化要求进行,技术指导性不足。管理部门要整合各项资源,扩大资金与科研投入力度,对旱作马铃薯种植技术进行创新。做好技术宣传与推广,加强对农户的专业技术指导,提高种植操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将旱作覆膜技术与特种膜、保水剂、垄沟栽培等配合使用,为马铃薯高质高产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3、深入研究應用及推广地膜回收利用技术

旱作覆膜技术实践中会产生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要注重地膜回收技术应用推广。多数农户会选取超薄型地膜进行栽培种植,生产活动结束之后,多数超薄地膜会变为薄膜碎片与碎条,农业垃圾积攒较多,多数白色垃圾不能通过自然降解消除。为了适应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旱作覆膜技术应用中要配合地膜回收技术应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全面降低马铃薯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马铃薯市场需求量较大,规范化种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在马铃薯种植中要规范化应用旱作覆膜技术,实现增产增收种植目标,创造更高效益。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化生产,在良性循环发展模式中提高马铃薯种植产量,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寿月. 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探究[J]. 农业与技术,2019,39(16):83-84.

[2] 邢彦飞. 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初探[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4):90-91.

[3] 马晓军. 旱区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与增产原因的问题探究[J]. 农业与技术,2019,39(7):123-124.

猜你喜欢

技术优化种植技术推广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优化与实现
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煤矿采煤技术优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