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时代的课堂改革

2020-09-27王义伟武敏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职教育微课

王义伟 武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教师已不能将自己置身于信息化浪潮之外。实践证明未来的教育将是“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与学,教育信息化技术是教师实现课堂改革的重要手段。以微课为例阐述教育信息化呈现的形式,以及在教育信息化中高职教师应发挥教育信息化的践行者、新课堂建设者、教师团队的引领者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微课;高职教育;教师

進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信息化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信息化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这意味着,教师是无法置身于教育信息化浪潮之外的,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技术不会取代老师,但是不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会逐渐被淘汰。传染病毒的暴发,虽延缓了大中小学开学的进程,但教育部向全国各类学校提出“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号召,一时间“线上教与学”成了当下最热的话题之一,老师们将课堂由线下搬到线上。在这特殊时期,老师们的课堂被推向“云端”,从而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速度。作为职业院校教师更应该抓住机遇,迅速行动,用新思想武装头脑,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培养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一、教育信息化服务于课堂教学

要想将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要做到“三个转变”,即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这就要求教育信息化绝不是小规模的尝试,也不是针对几门课程,而是需要学校、教师、学生都使用,结合实践不断创新,从而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都知道教育教学的主要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以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教学时,一定是让学习具有个性化,教学具有差异化,归根到底是将教学活动融入教育信息化,在课堂上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展现给学生。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教育信息化还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课前、课后和线上、线下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丰富学习者课余学习,也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因此,教学信息化可以服务于学校的“大课堂”教学,也可以满足于学习者的“小课堂”学习。

二、教育信息化主要呈现的学习特征

目前,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技术有慕课云学习、微课微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可视化学习、跨界学习、个性化学习等。这些信息化教学技术具有碎片化、可视化、非线性、结构化等特征,正逐渐被教育者和学习者所接受,尤其是微课教学开始普及。微课呈现的是学习形式碎片化、学习内容可视化、学习形态结构化、学习方式非线性,符合当下师生“教与学”的需求,将成为教学信息化的重要载体。

(一)学习形式碎片化

微课表现为“短、小、精、悍”,通常遵循“十分钟”法则。它将知识“粒度”化,减少过多的内容,常常精选重点、难点、疑点、障碍点、易混淆点、易错点、考点、热点、扩展点等内容进行设计、制作,这样可使学习者目的明确,学习效果较好。

借助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使信息化教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学习形式碎片化具体指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和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学习内容虽是碎片化分割状态但是可拼接,不会造成学习者的思维逻辑混乱和认知误区。学习时间的支配上呈碎片化分割状态但也是可拼接,这就为学习时间创造了更多的选择,有利于课前、课后和线上、线下的提前预习、课后再学习、复习,便于学习者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二)学习内容可视化

通常将数据、知识、思维等认知规律结构化地呈现知识点,使学习者一目了然,降低认知难度减轻认知负荷,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通常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多媒体与虚拟现实等技术,将学习内容与过程、教学信息等转换为图表、思维导图、图形、图片、动图、动画、视频等媒介,构造可交互的学习环境,兼具趣味性和情景化,让学习者通过感知完成知识、技能的建构或信息获取的过程。例如VR创客学科教育,应用VR、AR、MR等技术发挥沉浸式教学优势,实现教学场景还原与模拟,使事物的客观规律可视化、具体化,帮助学习者拥有更好的交互式学习体验。

(三)学习形态结构化

微课的第一服务对象是学习者,第二服务对象是教师。作为使用者,教师设计制作的微课也需要强大的资源作为支撑,笔者认为教师应不断学习教育信息化手段,不仅提高教学信息化服务教学的能力,还包括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设计和制作教育教学资源。当然更多的教师该掌握如何从“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获得优质的适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育教学资源,将丰富、立体、多样化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习者。这些学习资料主要包括学习基础资源、配套课件、学习延伸资源等。

(四)学习方式非线性

微课适应连续不间断的“漫游式”学习模式,使无处不在的O2O学习方式成为可能,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习者的需要,实现教学差异化。由于学习内容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大量的学习内容不用集中在课堂进行,从而避免挤占宝贵的课堂时间。针对课堂内容,学习者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目标下进行碎片化学习,改变被动接受,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使之成为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的新角色

2019年,天津市印发了《天津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力争实现“一大一全三融合”的发展目标,即构建天津特色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三通两平台”应用与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创新融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与网络教育服务新模式的应用融合,探索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治理新模式的发展融合。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已经来临,职业院校要积极响应号召,全力为教师配备信息化教学设备,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智能化教室。面对大势所趋的教育信息化浪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未来发展趋势,我们不能抱着原有的课堂教学思维止步不前。

(一)以数字化教材应用为契机,构建“新课堂”教学

教育信息化应用要立足教材,决不能凭空想象肆意而为,一定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为目标。为适应学习者对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前提是要将纸质教材转化成数字教材,作为数字教材的設计者和制作者,教师要弄清楚“谁来用、为什么用、怎么用”。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不是将内容进行简单的转化,一定是围绕学习者的特点精心选题、精细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必要时可以摒弃原有课堂模式,构建适合学生的“新课堂”教学。

(二)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为契机,搭建教育信息化教师团队

教师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是教育信息化能否改变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师的培训培养上舍得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在培训内容上要将理念、模式、策略、技术操作、案例示范等全方位覆盖。当然全员培养也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教师团队建设有助于快速普及教育信息化技术,带动和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首先,接受培训的教师能起到示范引领、实践指导的作用,让教师感到易学、易会、有用、好用;其次,可以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在相互学习交流中使每个教师能够了解、掌握教育信息化技术,提高数字教材的转化率和质量,做到资源共建、共享;最后,达到教师应用教育信息化全覆盖,充分体验教育信息化带来的“课堂革命”。

(三)以应用的时效性和普及性为契机,实现教育信息化应用全覆盖

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实现“三全两高一大”。那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绝不仅仅是针对一时需要和一部分学生和教师。如何保障教育信息化应用全覆盖取决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时效性和普及性,决不能只图一时新鲜或者上级主管部门需要开始时轰轰烈烈,之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监管而无人过问。教师也不能盲目追求,而本末倒置,使之成为“公开课现象”。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在“课堂”,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应用要做到规模化、常态化、持续化,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逐渐适应教育信息化带来“教与学”的获得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这一特殊时期,教育信息化技术在线上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次线上教学中,已掌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一线教师能够很快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成为线上教学的中坚力量,但是更多的教师则是“仓促上阵”“现学现卖”疲于应对线上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随着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5G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技术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将离我们越来越近。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要“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嘱托,在“六个方面”狠下功夫,准确理解和定位,敢于创新、大胆实践,努力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2018-04-18.

[2] 岑建林.智能化:教育信息化2.0新技术形态[J].教育信息技术,2019(3):3-6.

[3] 王创.以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促进信息时代的“课堂革命”[J].教育信息技术,2019(12):3-6.

[4] 岑建林.“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97-100.

[5] 中国信息化产业技术产业创新联盟.微课技术标准V1.0[S].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文件JY/T 1002-2016.2016-12-10.

[6] 天津市教委.天津市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jy.tj.gov.cn,2019-02-26.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高职教育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