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止的街巷 谁还在步履匆匆

2020-09-27王雷

当代工人 2020年13期
关键词:快件成龙疫情

王雷

街头骑士

夜幕低垂,当寂静铺陈整个长街,郑成龙的电动车疾驰而过。往日热闹的商铺早已失去了声息,街的尽头,只有一家超市还亮着灯,门口的音箱里,忽然传出来电影《逃跑计划》里的歌《夜空中最亮的星》。

郑成龙包裹里还有40多件快件没有送出去,在城市按下休止符的长夜里,他觉得这首歌是唱给自己听的,只不过一抬头,尽是乌蒙蒙一片。

郑成龙是一名顺丰快递员,入行已经整7年,他负责的区域是苏家屯的一处城区,这里有工厂纵横的工业园区,有人来人往的商业餐饮街巷,也有城乡接合部的各个村落。郑成龙喜欢这种飞驰的感觉,这种带着些许自由意志的快意飞奔,座下的电动车如同一骑狂驹,踩下加速的那一刻,感觉城市都在他脚下。

只是,当疫情袭来时,一切都变了。城市瞬间陷入沉默,店铺关门,工厂停工,往日城乡接合部嬉闹的孩童早已不见踪迹,包裹里塞满了沉甸甸的快件,比往日多了一倍。以往轻快地穿梭在今日显得格外沉重,连最熟悉的街道都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景象。

很多快递公司也选择了歇业,但郑成龙所在的顺丰还在坚持,繁重的快件接收派送让郑成龙每天不到6点就来到公司,晚上11点回家时,孩子早已熟睡。疫情逐渐缓和时,儿子再看到郑成龙,有些陌生。

儿子每天见不到爸爸,但郑成龙的客户每天都能见到他。“没想到这个时候你还会来。”每每听到这句话,郑成龙的心都在微微发颤。一次到客户那里取件,临走时,客户递给他两只口罩,嘱咐他,要保护好自己,那一刻,郑成龙的眼睛发酸,喉咙发紧。繁重的工作打断了思绪,一次次把郑成龙拽回到现实,不断地派件发件,他如同一个牵线木偶在机械麻木地工作,一恍惚就是一整天。

有好几次,郑成龙也会从麻木中惊觉。他不知道邮件里面包裹的到底是什么,但邮寄地址上,赫然写着湖北武汉市,有的甚至用粗笔写下了“雷神山”医院。也有收件电话不断打过来,问快件什么时候送到,因为工厂的工人都在等着这批防护物资。

身上的包裹陡然千斤重,郑成龙感觉自己也站在了抗疫一线上,或许没有人会知道夜色中这辆独行疾驰的电动车,但他依然快速飞奔。为抗疫尽一份力,即便无人知晓,也心安理得。

如今的郑成龙每天依旧早早出门,手机里不断下降的确诊人数,让他越来越轻松。街上的人流逐渐在增加,工厂纷纷复工,店铺逐渐开门。

还是那条街,夜幕下灯火斑斓,郑成龙不得不小心驾驶,尽量避开行人。超市再一次响起了歌,郑成龙仔细一听,是赵雷的《成都》。

黑中送亮

除夕夜,郝世环的手机响了,是家中的一双儿女,和他视频通话。

姐姐先抢到了镜头,先是问爸爸在单位住得习不习惯,然后告诉他吃维C有抵抗力,就不怕病毒了。没等姐姐说完,弟弟伸进镜头就问他,“爸,你什么时候回家?”

这个问题,郝世环没法回答,因为他也不知道,疫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消退,他何时能够回家。

郝世环是国网阜新市市南供电公司抢修班班长。抢修班的管辖范围是一个长方形,东至阜新新邱南部,距单位27公里,最快30分钟车程;西至艾友矿北山,开车最快也得40分钟。每天郝世环要带着同事东西折返,一跑就是一整天。疫情之后,为加强检修效率,郝世环干脆不回家,住在了单位。

2月初,郝世环管辖的区域出现了新冠肺炎患者,外出检修时,大家虽然没说话,但都心照不宣,还是郝世环一嗓子打破沉默:“戴好手套口罩,该咋干就咋干。”

抢修工作点多面广,内容复杂多样,其中有一种报修叫“用户内部故障”,这类报修大多是个人家庭用户,无非线路跳闸、电器损坏等情况,这类故障基本归由物业,特殊时期,物业公司也拒绝上门。

“雪中送炭,黑中送亮,要的就是这个时候。”听了郝世环的话,大家嘴上没说什么,双手却都拿起了工具,打算跟着班长干。郝世环立即向上级请示:特殊时期,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请准许到百姓家里义务维修,让每一户人都安心宅家。

上级一秒批复:疫情期间,特事特办,准。

就在这时,报修电话很应景地响起,海州区平西小区内有住户需要电力维修,这里正是出现两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地点。郝世环拿起工具就往外走,同事都跟了上来,郝世环看了看,按住了几个老同事,喊上几个年轻的,一起出了门。

封闭的小区门口,街道、防疫站人员一边给郝世环等人做测温,一边嘱咐,千万小心。报修的是一位老大娘,家里的电闸跳了电,她原本没指望有人来修,但看到全副防护的郝世环一行后,灯还没亮,大娘的心先亮了。

起初是郝世環自己住在班上,后来,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说,怕班长夜里寂寞,郝世环笑着说,哪里是想我,分明是来蹭饭。玩笑归玩笑,郝世环知道大家伙儿的心,在这里虽然住的没有家里好,但一定要让大家吃好。特殊时期,食堂暂关,郝世环为大家准备了速冻水饺、方便面、火腿肠、饼干、牛奶,还有水果。大家说郝世环不像维修班长,像厨师长。

疫情一天天在好转,住在单位的人一个个都被郝世环“赶”回了家,又一次他单独值班在单位,忽一抬头,发现头顶的灯咋就比平时亮。

无处不在

正月十五元宵节,单位值班的杨旭打开手机,一条微信朋友圈吸引住了他:有老人抢救急需输血,疫情期间,血库告急,求好心人帮忙。杨旭一看,血型和自己相配,他没多想,拨通了对方子女的联系电话。

家人劝他疫情时期不能往医院跑,杨旭却说:“救人要紧。”

在医院献了400CC血,拒绝了老人子女的谢意之后,他匆匆赶回到单位,他知道,比起十万火急的救人,单位上的担子其实更重。

杨旭是阜新自来水公司闹德海水厂的生产管理人员,虽说是管理,但杨旭一直觉得,水厂供应全阜新40%的工业、居民用水,从蓄水到净水,到加药再到过滤和消毒,多达10多个供水环节……不下一线真不行。“况且现在老百姓都居家,如果水停了,就出大事了。还有更重要的,不能让病毒靠近水厂。”

其实,杨旭的顾虑早在去年年底就开始了。他发现疫情的报道增多时,武汉还未封城,敏锐的直觉加上职业驱动,杨旭翻出了家里所有的手套和口罩,从蓄水车间一直发到消毒车间,“不戴扣钱!”发放时杨旭都要强调一句。

疫情一天天严重,杨旭决定住在水厂。往常一天检查3遍流程的他,如今一天要跑6遍。岗位上的人见他来了,都说:“旭哥别跑了,有我们在还不放心?”杨旭笑着说:“放心我也坐不住。”

杨旭确实坐不住,全市居民饮水的“头等大事”他各个流程要管到,职工的“头顶大事”他也照顾周全。杨旭转业前学过理发,在部队里就专门给战友理发,疫情期间,理发店全部歇业,杨旭在水厂里办起了临时“理发店”,免费提供服务。集团知道这个事,专门开车拉他去给集团内的职工理发。

领导看他太辛苦,“撵”他回家休息,说这是命令,送杨旭出厂时,他答应得好好的,说在家休息,过两天再来。结果杨旭回到家,没坐多一会儿,家人就找不到他了,出门才发现,杨旭戴着红袖标站在小区门口,成了社区防控志愿者。

街坊看到杨旭,纳闷地问:“不在厂里看水泵咋跑到小区执勤了?”他一脸严肃,边示意出示健康码,边答:“在哪儿不都是抗疫。”

猜你喜欢

快件成龙疫情
物种缘何濒危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放不放快件箱收件人说了算
“双十一”你是咋过的?
寻找成龙等
成龙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