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玩”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2020-09-27曹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习作智慧情感

曹辉

新课改下,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基础下尽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教学也不再是传统的一味的灌输式教学。随着作文分值在初中语文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要想取的好成绩,作文是不容忽视的。它甚至是拉开分数差距的重要筹码。作文教学重在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性,挖掘学生写作的智慧潜能,尊重学生创作的个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个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作文教学的本真,是激发学生表达的乐趣,乐于“我手写我心”。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其自由意志,发展其智慧潜能,将“玩”引进作文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玩乐中,张开“心眼”去观察、去体悟,使习作成为一次次奇妙的发现之旅,从而实现善于“我手写我心”的景愿。

一、实践活动中玩作文

生活是语言的生根发芽的土壤。学习语言,首先要亲近语言的源头。将生活中学生喜爱的活动,纳入习作的大课堂,让课堂成为快乐的生活场,让观察与思考在场中放飞,锻造出捕捉灵动瞬间的能力。

如:在“交往”话题作文教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揉肩操音乐,让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圆圈,每一位同学双手都搭在前一位同学肩膀上,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向前移动,并跟着音乐指令给前一位同学拍拍肩、揉揉肩、捶捶肩。然后交换方向,让他们互相之间都能感受到自己如何对待他人,他人也会如何对待自己。随后给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自由自主的讨论,教师请同学们发表在活动中的感言。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己对生活中有关“交往”的事情进行联想。学生明白待人接物的处事原则之后,定会不会偏离作文主题,写出独具他们的“交往”故事。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生往往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认真感受、思考。而不是教师一味的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不能感同身受,让全班学生写出的只能是不同字体的同内容的教师教授的范文,毫无新意、毫无特色。

二、情感渲染中玩作文

一个人要有灵魂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篇作文的灵魂就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将情感融入课堂习作教学,让学生心有所想,想有所情。让学生创作的笔尖谱写出感人的音符。

如:以“感恩父母”为话题作文习作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父母在工地务工的视频,让学生在惊叹这些农民工在风吹雨淋日晒的艰辛的同时能够联想出自己的父母辛勤劳作挣来血汗钱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的场景。伴随着教学视频中的画面,音乐,学生们会受到这种气氛的渲染,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感受到父母的辛勤付出,让他们回忆起令他们感动的事情,这些事情虽小,虽平凡,但足够展现出父母对他们的无私的爱。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写作语言、手法和技巧的指导,学生定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而不再都是千篇一律的空洞的语言写的几件雷同的老掉牙的故事。

学生在情感渲染的习作课堂上,用真情实感写出独属自己的感人故事,让读者看到作者的内心,达到精神上的共鸣,谁能说这不是一片好文章呢?

三、阅读创作中玩作文

杜甫有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著名作家梁晓声也说过:“读,是一种幸福。”让学生通过速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等方式,悦读文本,观点新颖。

如:在《我的叔叔于勒》课文教学后,可以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不同于文章内容的《我的叔叔于勒》,让学生沉侵在阅读的童话中,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将阅读作为习作的源头,让他们从经典出发,放飞想象的翅膀,将故事带入一个个未知的奇妙世界,习作成为了一次次妙趣横生的发现之旅。

讓学生博览群书,在阅读中畅游在浩瀚宇宙、领略世间万事万物。让阅读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书香启迪学生智慧,让创作放飞学生的梦想。

“玩”作文,玩的是生活、情感、想象、是我们一直珍视的心的跳动。在“玩”与“习”中,来自心灵的声音敲响着一扇又一扇智慧的大门。返璞归真,而这“真”定会化生出美的絮语,美的乐章。

猜你喜欢

习作智慧情感
情感
台上
有智慧的羊
习作展示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