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是永恒的教育主题

2020-09-27许燕鹏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爱心爸爸同学

许燕鹏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发表讲话时强调,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教师的教育风格各异,而爱则是教育的灵魂和永恒的主题。一位作家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时,你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束束鲜花和掌声,而是为祖国的红花绿叶精心输送了养分。

他叫李明强,一个黝黑的小伙子,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中。他的父母高度残疾,特别是母亲,她不但身体残疾,连最基本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家庭生活十分困窘。全家五口人每个月的生活来源仅靠政府资助的一百五十元。可想而知,他与同龄的小朋友相比,他是多么的不幸啊!对于他,我视他为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看待,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无微不至关怀着他,想让他的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

为了让他的学习成绩能赶上来,在课堂上我的眼睛不离他,他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我的视线。由于他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上课时常常会打瞌睡,我总是轻轻地走到他的身旁,抚摸一下他的小脑袋,并亲切地说:“是老师讲得不够精彩吗?”他立刻摇摇头,并低声地说:“不是”。此时,我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他微微一笑,几乎能领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当下课后,我常常与他聊天,甚至课堂上讲过的问题,我还会给他温习一遍。

由于他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所以很自卑,胆怯怕事,沉默寡言,不合群,同学们也瞧不起他,仿佛一只“丑小鸭”。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怎样才能让他摆脱目前的困境呢?我充分利用品德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要学会相互关心,关爱他人,学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在班级中经常组织开展“手拉手”、“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放松心情,展现个性,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每一位同学在班级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感受到温暖和开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体的力量确实很强大,爱,确实很伟大,它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发现李明强同学变了,变得开心,不再压抑,同学们这个给他送本子,那个给他送铅笔,课间也乐意跟他玩耍了,再也没人敢欺负他了,甚至班中大个子的调皮大王韦学宁同学也处处保护他,哪个同学家庭生活富裕的,家里有好吃的东西都带来分给他尝尝。就这样,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让他的生活始终充满温暖和爱,他慢慢地变得阳光,变得优秀。看到这些,我也感到由衷的欣慰。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一直在孜孜以求:在学生心目中既要成为一名良师,又要成为一名益友,更要成为一位慈母。我想,这或许就是师爱的真谛。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很注重细节,想方设法捕捉育人的良机,与学生共鸣,让师爱像阳光雨露般滋润着幼小的心灵,让学生淋浴在浓浓的爱意中健康成长。无论我担任哪个班级,每个学生的生日我都能记住。他们过生日这一天,我会早早地起床,煮个热乎乎的鸡蛋送给他们,或者送他们一件小小的礼物,如:一支笔、练习本、一个小蛋卷等。特别是对李明强同学的生日那就更特殊了,我会利用一节课,为他搞个庆祝会,同学们给他送上一句句美好的祝福,还有其他的礼物。在学习《神笔马良》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拓展训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同学们很多都会联想到给李明强同学的爸妈画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画一个温暖的家,还给缺少爱的孩子、孤寡老人、残疾人画红红的爱心……作为老师,我真切地感觉到孩子们的爱心在蓬勃生长,我真正地体会到什么叫潜移默化啊!我所教出的学生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多么会关爱他人……

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发现个子矮小,平时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余美凤同学突然沉默不语,心事重重的样子。我轻轻地走到她身旁,和蔼可亲地说:“你不舒服呀?”她还是不吱声,只是摇摇头,但眼睛里已噙着泪水了,我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急忙搂着她,摸摸她的额头,用脸贴近她的耳根,说:“有什么事,告诉老师,好吗?”此时,她抱紧我,轻轻地叫一声:“妈妈”,不停地在抽泣,好久才平息下来。原来,她爸爸由于吸毒被关进牢房,妈妈承受不住压力另嫁他人了,剩下年小的她只跟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知道这一切以后,我先从心里上引导她:爸爸由于一时沉迷不悟,经过公安叔叔的教育会改正的。你要好好学习,用你的努力,给爸爸一个鼓励,让你们一起冲吧!和爸爸来个约定好吗?她微笑地点点头。在课余时间,我经常与她谈心,还辅导她给牢里的爸爸写信,用爱心和信心唤醒爸爸的良知,让爸爸改过自新。所以,她奶奶逢人就说:“许老师真好!”

我们常说,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也常想,作为老师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点滴滴,洞察孩子们心底的秘密,用老師的真心和爱心去打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阳光、舒展地学习、生活、成长更为重要。只有这样,老师的汗水才不会白流,老师的努力也一定会大有收获。

孔子曰:仁者,爱人也。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是塑造人心灵和灵魂的伟大事业,是一项“仁而爱人”的事业。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的鲜活生命,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去教育和感染学生。没有仁爱之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

猜你喜欢

爱心爸爸同学
爱心树(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爱心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爱心的奉献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