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策略

2020-09-27彭文养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分组学困生作业

彭文养

所谓“学困生”,就是指我们平时所说的“差生”、“后进生”,也就是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虽然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差,也许他的动手能力较强,品德很好;学生现在差,可能将来并不差,他们还有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所以,学困生的转化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转化学困生的几种做法: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小学“学困生”自我认识主要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如果生活、学习中受到批评远远多于表扬,甚至有的家长、教师恨铁不成钢。长此下去,他们的内心深处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认识,甚至导致自我封闭。对于这些学生首先我们要多鼓励,使他们不断获得小步成功的体验,改变原有自我认知消除自我认知和失落感。其次,帮助学生列举自身各方面的特点、亮点和优点,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和失败,改变其原有的消极态度。例如,唱一首动听的歌,写一篇富有美感的文章,做一件受师生欢迎的事等,都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对于小学“学困生”,要因人施教,耐心辅导作业,优先批阅,对于思想上要求进步的学生,要尽量挖掘他们的长处,委以组织各种活动重任,如担任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等。当发现学生取得点滴进步的时候,一要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二应及时捕捉时机,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调动起学生潜在的内部动力,平时,每当学生遇到困难显得苦闷、孤独时,老师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鼓励设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或者经常进行心理疏导,矫正学生心理偏差,走出认识误区。师生间只有增加心灵上的沟通,才能增加感情上的接近,才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功效。

二、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困生”的群体中树立榜样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使“学困生”看到进步的希望,更增强了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转化进步的信心。如在“学困生”的教育中,邀请原来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而受处分,后来在教师的精心教育帮助下,学业水平逐步提高,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史,引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懂得人人经过艰苦努力,都可以转化为优秀生,成为优秀人才。“学困生”转化不仅要靠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更需要自己的刻苦和毅力。教师要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积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总结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感觉,体会到进步的喜悦。令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渴望着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三、开展课堂分组的有效教学模式

对于解决小学学困生,可以开展课堂分组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课堂,可以进行科学的分组,让一些学困生进行合理的分組,减少他们学习的畏惧感和紧张感,而且,在实践中,这个不仅仅限制于课堂,可以延伸到很多领域。比如在作业批改方面,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可针对班级中优秀学生、一般学生、问题学生三类进行分层批改,从而在不同要求、不同批改方式中使学生巩固所学和应用知识。

一是对于优秀学生,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应以高标准要求学生,并强调细批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上不仅会理解,更要学会“学能致用”;二是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教师要以最低标准来要求学生,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寻找适当的批改方式,从而使困难学生在教师的批改中知道自己的作业错在哪里,引导学生在不能应用知识的情况下能理解知识,对学习不失去信心;三是对学习一般的学生,教师在作业批改时要根据多数学生的需求,提出适当要求,既要基本理解,又要能基本应用。通过这样多层次的分组,让小学学困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从而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加强家校互通,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与学校教育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因此,家长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学校教育保持经常沟通,协调一致,共同承担起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溺爱,有意无意的在教育方式上与学校教育形成了对立,结果势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功能。为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只有紧密结合,才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要关注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需要一个心理上的满足,尤其是一个成功的学习体验,这不仅仅是偶尔需要,而是长期的需要,这一点需要家校一起重视起来,才能减弱学困生对学习的畏惧,不断提升他们学习的喜悦感,逐步提升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家长在评价时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困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困生能获得成功。对于家长来说,为他们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心理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当家长与学生在同室共处时,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实施关注差异的发展性评价,创设民主化的家庭生活,因为民主化的家庭生活是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基础,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因为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和谐了,他们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当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营造起来的时侯,实施发展性评价才会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分组学困生作业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快来写作业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