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温抗盐型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20-09-27周新宇
姚 谋,高 波,薛 强,周新宇,张 康
(1.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甘肃 庆阳 745700;2.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18)
微球调驱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调驱方法,具有注入能力强、封堵效果好、工艺简单等特点[1-2]。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微球以丙烯酰胺为单体,氮氮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向悬浮法聚合而成。但常规的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微球的耐温耐盐性差,限制了微球的使用范围[3]。
提升聚合物微球耐温抗盐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在分子链上引入耐温抗盐功能基团,或进行特殊分子结构设计[4]。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因其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常被作为一种优异的耐温抗盐功能单体。一方面,庞大的侧基可有效提升聚合物分子链的刚性与空间位阻,另一方面,强水化性的磺酸基提供了良好的水溶性,遇到阳离子时不会发生沉淀[5-7]。
本文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酰胺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耐温抗盐型聚合物微球,采用红外吸收光谱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温度与矿化度对微球的表观黏度和溶胀率的影响,为高温高盐油藏调驱用微球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实验试剂:丙烯酰胺(AM,分析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分析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分析纯),过硫酸铵(分析纯),亚硫酸氢钠(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
实验仪器:NEXUS67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Brookfield旋转黏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
1.2 P(AM-AMPS)微球的制备
称取定量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溶解在蒸馏水中,用NaOH调节溶液的pH值至中性,加入聚合单体丙烯酰胺(AM)、交联剂、氮氮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和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完成聚合物水相的配制。量取适量白油于烧杯中,使用Span80调节HLB值,在转速3000·min-1下乳化5min,缓慢加入配好的水相聚合物溶液,高速(12000·min-1)剪切乳化5min,置于四口烧瓶中,在转速300r·min-1下搅拌,通氮气30min后,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钠,水浴加热反应,至溶液为白色聚合物乳液时(约3h),停止搅拌与加热,冷却,产物用大量乙醇溶液冲洗,置于50℃真空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制备耐温抗盐型聚丙烯酰胺共聚微球的反应式见图1。
1.3 P(AM-AMPS)微球表征与测试方法
微球表征方法:1)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P(AM-AMPS)微球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2)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微观形态特征。
图1 P(AM-AMPS)微球的反应式
微球性能测试:1)使用Brookfield旋转黏度计,测定不同矿化度与温度下的表观黏度,探究耐温抗盐型微球的性能;2)通过称量法,对微球在高温高盐下的溶胀率进行研究。溶胀率Sw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m1为溶胀后微球质量;m0为干燥微球质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P(AM-AMPS)微球的红外吸收光谱
取0.5mg制备的聚合物微球样品在红外灯照射下充分研磨,加入50mg干燥的KBr磨至混合均匀,装入模具,用5~10MPa压力在油压机上压成透明薄片,放入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3441 cm-1和3189 cm-1为酰胺基的N−H键伸缩振动特征峰,2930 cm-1为甲基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664cm-1的强吸收峰为酰胺基的特征伸缩振动峰,1156 cm-1为AMPS分子中磺酸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证明丙烯酰胺(AM)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发生了很好的共聚,实现了预期的分子结构。
2.2 P(AM-AMPS)微球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
利用S4800型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貌,加速电压为20kV。取少量干燥的P(AMAMPS)微球铺于导电胶上,在表面进行喷金制样,完成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微球的形貌结构特征,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微球粒径分布在2μm左右,微球的球形度较好,但由于其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多数微球易聚集在一团,形成微球簇的形状。
图1 P(AM-AMPS)微球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图2 P(AM-AMPS)微球的扫描电镜图
2.3 微球的性能测试
2.3.1 高温高盐条件对P(AM-AMPS)微球表观黏度的影响
微球可以增加注入流体的黏度,改善水油流度比,具有提高注入流体的波及体积的作用[8]。将P(AM-AMPS)微球粉末加入不同矿化度的模拟地层水中,50℃下搅拌8h,得到分散均一的溶液。实验温度分别设定为90℃、125℃与150℃,使用Brookfield旋转黏度计,在转速6r·min-1下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温度和矿化度对P(AM-AMPS)微球表观黏度的影响
由表1数据可知,矿化度一定时,微球的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有所降低,但下降幅度不大,仍保持了18.6mPa·s的表观黏度。而温度恒定时,矿化度对微球表观黏度的影响总体不是很明显,在较高的矿化度下,微球仍能保持良好的表观黏度。
2.3.2 高温高盐条件对P(AM-AMPS)微球溶胀性能的影响
依据作业区地层情况,设定了4种不同温度与矿化度梯度,测试了P(AM-AMPS)微球在不同条件下溶胀率的变化,探究微球的耐温抗盐能力,实验结果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微球在90℃、51200mg·L-1条件下的膨胀性能最好,150h时溶胀率达到了12倍。随着温度与矿化度增加,微球溶胀率略有下降,但幅度不大,在120℃、85053mg·L-1的条件下,微球在150h时的溶胀率仍达10倍,相比于常规的聚丙烯酰胺微球[9]有较好的耐温抗盐能力。
图3 不同温度与矿化度对微球溶胀率的影响图
3 结论
1)以丙烯酰胺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氮氮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向乳液聚合制备了P(AM-AMPS)微球,该微球有良好的耐温抗盐能力。
2)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AM-AMPS)微球,微球的形状规则,球形度好,粒径为2μm。
3)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P(AM-AMPS)微球的耐温抗盐能力优良,在150℃、矿化度为85053mg·L-1的条件下,表观黏度仍为18.6 mPa·s,溶胀率达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