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9-27徐建
徐 建
(乌当区新场卫生院,贵州 贵阳 550021)
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症一旦发生,则患儿以头痛、气促、咳嗽、发热等主要症状表现,且累及多系统、器官,因而对其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存在严重影响[1]。由于患儿病情易反复发作,所以早期确诊率较低,若患儿发病后治疗不及时,则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并造成病情延误,从而对其健康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在治疗小儿肺炎的过程中,目前常用的方法为药物治疗,而抗菌药物则为基层医院常用药物[2]。因此本文于2018年10月~2019年12月,选取我院小儿肺炎80例,予以随机对照分组,分2组各40例,即分析了基层医院对小儿肺炎应用抗菌药物序贯治疗的效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8年10月~2019年12月,选取我院小儿肺炎80例,予以随机对照分组,分2组各40例。统计基础资料:试验组年龄值为8个月~6(3.6±1.1)岁;性别比例男/女为21/19;病程4~16(9.1±2.2)d。控制组年龄值为7个月~6(3.5±1.2)岁;性别比例男/女为23/17;病程4~16(9.3±2.1)d。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结果P值>0.05。
入选及排除条件[3]:均符合小儿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患儿家属均知晓本次试验,且自愿参与;均无本次用药过敏史。排除合并肺部感染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者、合并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者;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者。
1.2 方法
入院后,两个组别患儿均实施对症治疗,即消炎、止咳、平喘等。采用持续静滴治疗控制组,用药为头孢呋辛(国药准字H20093742,产自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次/d,100 mg/(kg·d),持续治疗2 w。采用抗菌药物序贯治疗试验组,即先采用头孢呋辛80~100 mg/(kg·d)行静脉滴注,治疗5 d后,对患儿采用头孢拉定颗粒口服治疗,3次/d,30~50 mg/(kg·d),持续治疗9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个组别治疗情况(包括肺啰音消失、咳嗽消失、退热、住院等时间)及总有效率(评估依据[4]:患儿治疗后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X线检查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为显效;患儿治疗后各症状、体征有所减轻,X线检查各项指标有所改善为有效;未达到前两项要求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汇总并分析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百分比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值<0.05时,说明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2.1 两个组别治疗情况观察对比
下表1显示,两个组别肺啰音消失、咳嗽消失、退热、住院等时间对比发现试验组优于控制(P<0.05),有统计学价值。
表1 两个组别治疗情况观察对比(±s,d)
表1 两个组别治疗情况观察对比(±s,d)
注:与控制组相比,*P<0.05
?
2.2 两个组别总有效率观察对比
下表2显示,两个组别总有效率对比发现试验组优于控制(P<0.05),有统计学价值。
表2 两个组别总有效率观察对比[n(%)]
3 讨 论
在临床上,小儿肺炎发病的主要群体为婴幼儿,且患儿发病诱因主要为病毒、细菌等感染等,该病症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关键原因。患儿发病后病情易反复发作,加之疗程较长,所以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目前在治疗此类患儿的过程中,首选的方法为药物治疗,以往主要采取抗菌药物持续静脉滴注,但长时间静滴会对患儿血管完整性造成破坏,且还会导致并发症风险增加,如静脉炎等,所以会对患儿造成较大的创伤。同时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尽管可改善患儿症状,但不良反应会有所增加,所以预后欠佳。而通过对患儿实施抗菌药物序贯治疗,即先采用药物静脉滴注,待其病情好转、稳定后,则对患者采用同类抗生素口服治疗,这样不仅能对患儿病情予以显著改善,还可促进其病情快速康复[5]。本文的研究中,两个组别肺啰音消失、咳嗽消失、退热、住院等时间、总有效率对比发现试验组优于控制(P<0.05),有统计学价值。可见,基层医院对小儿肺炎应用抗菌药物序贯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对小儿肺炎应用抗菌药物序贯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可快速、有效改善患儿各种症状,利于其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