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驱动课堂 用探究深入文本

2020-09-26刘传菠

新校园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诸葛诸葛亮杜甫

刘传菠

《蜀相》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寄寓着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内容和主旨,让他们深切感受到诗中的意蕴和情感,这是学习《蜀相》的重点。如果单纯地把故事背景介绍给学生,带领学生多读几遍诗歌,让他们总结出艺术手法及思想情感,这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流于表面,容易游离于诗歌之外,很难让学生真正走进这首诗歌。

鉴于此,笔者采取了问题驱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组间补充的教学策略,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推动课堂的主力军。

根据这首诗的特点,笔者把它分成五个问题:

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凭吊,为什么题目用“蜀相”而不用“诸葛祠”?

2.“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柏”有什么特殊用意吗?可否换成“树森森”或“柳依依”?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哪两个字与此诗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4.?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概括诸葛亮的功绩?

5.“英雄”包括杜甫吗?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主旨内容、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问题设置。学生自由选择问题,相互交流观点,组长总结,其他小组补充。整个教学过程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学生思维相互碰撞,参与度极高,其中不乏深刻、精彩的言论,也拓展了笔者的教学思路。本文将撷取课堂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一、“蜀相”可否换成“诸葛祠”?

孙绍振教授在其《名作细读》中提出,词语替换法可以发现文字的妙处。通常在熟识的语境下,我们很难感受到语言的魅力。通过替换其他的词语,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走进文本,直面文字,感受词语使用的唯一性。

镜头一

师:请大家根据PPT的五个问题,任意选择一个问题回答。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最后由组长发言。(讨论时间两分钟)

生:我们小组选择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意见是不可替换。理由有三:第一,这首诗主要写诸葛亮这个人而非建筑物,如果换成“诸葛祠”给人的感觉就是介绍“诸葛祠”这个建筑物。第二,“蜀相”主要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身份,表现了杜甫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敬仰,“诸葛祠”不能体现诗人的情感。第三,“蜀相”让我们感觉很温暖,看到题目就想到了那个为报先帝遗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千古贤相,想到了那个六出祁山、病逝五丈原的英雄豪杰。“诸葛祠”感觉冷冰冰的,不能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

师:说得真好,尤其是最后的“情感共鸣”,多么专业的文学鉴赏术语。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的?

生:我们小组也选择了这个问题。我们也认为不可替换。“蜀相”即为“蜀国的丞相”,除了表明诸葛亮的身份外,我们感觉的更多的是一份责任。

师:责任?你们说说看。

生: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这表明诸葛亮担任蜀国的丞相之后时刻把刘备的政治愿望放在肩头,这种责任意识扛着蜀国前行。

师:“扛着蜀国前行”,真形象。结合《出师表》分析问题,有理有据,真是把书读到骨子里了。非常好!还有其他小组要补充的吗?

生:我们小组也认为不能替换,不过和他们的角度不同。我们认为“蜀相”这个题目包含诗人杜甫的理想。杜甫一直想成为像诸葛亮一样的贤相,一直都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风俗存”的政治理想。辅佐皇帝成为历史上的有道明君,让社会风俗变得淳朴,这是杜甫一生的愿望。我们认为“蜀相”寄托着杜甫的政治理想,而“诸葛祠”却没有这层意思。

师:你们好像是杜甫的知音,读懂了诗人的内心。成为辅弼良臣是多数读书人的愿望。诸葛亮官拜丞相,辅佐刘备开疆拓土,三分天下有其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读书人的楷模,读书人的偶像。

《蜀相》是本诗的标题,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单纯地讲解标题作用,会弱化学生对这首诗主旨情感的理解能力。替换标题旨在让学生深入诗歌,在对比分析中做出判断,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柏”有什么特殊用意吗?可否换成“树森森”或“柳依依”?

“柏”这个意象很容易被忽略掉,即使提及也只是泛泛一说,很难触及诗歌的精神内核。这个问题主要引导学生对“柏”进行深入挖掘,带领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

镜头二

师:我们接着讨论,还有哪些小组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生:我们小组选择第二个问题。我们查的词典。柏树,常绿乔木,木质坚硬,四季常青。这里用柏树来象征诸葛亮的精神长存。此外,柏树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使用,为栋梁之才,寓意诸葛亮为蜀汉栋梁,而“树”和“柳”却没有此意。

师:学会用工具书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这个小组的同学能将“柏”的字典义抽离出来,并转化为语境义,转化成了诸葛亮的崇高的精神品质,非常好!还有其他小组需要补充的吗?

生:我们小组也选择了这个问题。孔子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乃挺拔之木,不会像其他植物一样凋谢,以“柏”入诗,凸显诸葛亮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意志、坚守初心的品格。“树”与“柳”不能表现这种情感。

师:这个小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用孔子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让自己论点更有说服力,而且结合柏树的特点解读诸葛亮的意志与品格,让人信服,非常好!还有其他小组需要补充的吗?

生:我们小组也选择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锦官城外柏树森森,静谧清幽,这里的丞相祠堂无人问津,鲜有人迹,想必也是残缺破败,极度荒凉,具有厚重的历史苍凉感。

师:你们能从字面上读出“静谧清幽”来,真是了不起。那为什么会有“柏森森”局面呢?

生:因为柏树很多。

师:谁种的?仅仅是诸葛亮时代的人种植的吗?

生:不是,还有后来的人,包括杜甫所处的唐代。

师:为什么后人也加入到了种植的行列呢?

生:(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诸葛亮去世后的数百年中,有无数的人去植柏凭吊,才形成如今“森森”的局面,可见诸葛亮对后世深远的影响,以及后人对他的无限仰慕之情。

师:说得真好,由树到人,再由人到树,树人一体,这才是会读书的人。真好!

学生对于“柏”字的解读已经超出预期。他们能结合工具书,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储备,把“柏”字背后的思想感情挖掘得很透、很深。

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哪两个字与此诗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位的重要手段,探讨诗歌中“炼字”的艺术,准确体会“字”的表达效果,这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镜头三

师:还有哪些小组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生:我们小组选择第三个问题。我们认为“自”与“空”这两个字与此诗关系最为密切。“自”是“来自”,“碧草”能够“映阶”完全是来自春天,无需借助外力;“空”是“徒劳地、白白地”,清脆婉转的黄鹂声无人欣赏。草很茂盛,无人打理,树叶也很茂密,这两个字充分展现诸葛祠的荒凉,这与杜甫的心境是相吻合的。

师:能从“自”和“空”两个字读出诗人内心的荒凉感,真是不一般。很棒!还有哪个小组选择的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也选择这个问题,不过和他们观点不一样。我们认为这里风景很美,并不荒凉。试想碧草映阶,绿树成荫,还有黄鹂鸟在树林中自由歌唱,颜色鲜艳,有动有静,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师:你把我带进了美妙的世界中。解读得真好,能从字面上勾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写作手法,真是会读书。你们小组真是高手如云,你的答案也启发了我,谢谢你!

文字不仅是一种符号,它还是作者思想与情感、生命与灵魂的寄托。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决不能给学生指出哪两个字与诗歌关系密切,必须让学生俯下身子去阅读,去体会,选择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更是性情洗练、心灵建构的过程。

四、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概括诸葛亮的功绩?

首联和颔联主要是从环境渲染的角度描写丞相祠堂,凸显诸葛祠的古朴清幽,并未涉及主角诸葛亮的生平事迹。颈联中,杜甫用十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把对诸葛亮的复杂的情感浓缩在其中。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并与诸葛亮的功绩建立联系,让学生真正走进诸葛亮。

镜头四

师:有没有选择第四个问题的小组?

生:我们小组选择了第四个问题。我们认为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是“天下计”和“老臣心”。“天下计”是诸葛亮“才”的体现,诸葛亮未出茅庐已三分天下,具有高超的政治才能,他是那个时代的精英;“老臣心”是诸葛亮“德”的体现,为完成先帝遗愿,南征北战,六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德才兼备,堪称后世学习的表率。

师:概括得真好,从“德”与“才”两个角度概括诸葛亮的一生,准确精练。很棒!还有哪个组选择这个问题?

生:我们也选择了这个问题,不过我们认为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是“频烦”和“开济”。“频烦”是因,“开济”是果,正是因为刘备的“频烦”才使得诸葛亮“开济”。诸葛亮尽其一生都在酬答刘备三顾之恩。帮助刘备“开国”,建立蜀汉政权,后来又辅佐后主刘禅渡过难关。诸葛亮的这种“涌泉相报”的感恩意识和竭尽全力辅佐刘氏父子的忠君情怀,深刻诠释了儒家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涵。

师:能从诸葛亮的生平解读其精神,又从诸葛亮的精神上升到儒家思想,真是会读书,会思考。让我很受启发。谢谢你们!还有要发言的小组吗?

生:老师,我们小组也选择了“天下计”和“老臣心”,不过我们读到的不是“德”与“才”,我们读到了时间。可能和功绩无关。

师:没关系,能详细说说吗?

生:当为刘备谋划“天下计”时,诸葛亮未出茅庐,当时他一定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早就为刘备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江山图,马上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诸葛亮出山后,尽心尽力辅佐两朝天子,时刻铭记先帝嘱托,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已由翩翩少年郎变成了两鬓苍苍的“老臣”。这两个关键词让我读到了岁月的流逝,时光的无情。

(众生鼓掌)

师:我都被你说感动了。用心揣摩文字,用文字触摸情感,非真阅读者不能为之。谢谢你启发了我!

“走进小说呈现的‘他人的世界’,在他人的世界中思考自己的问题,在阅读中融入情感,生成个性化的体验,完成自身的成长。”读小说如此,读诗歌也是如此。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和品味语言,让学生在语言中体会情感,并将书本知识与个人体验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五、“英雄”包括杜甫吗?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什么样的人被称为“英雄”?很多学生往往将对英雄的理解固化为驰骋疆场、保家卫国的将士,或者为民请命、英勇无畏的勇士。一介书生的杜甫是否能称得上“英雄”,为何常使后世英雄“泪满襟”?这是解读这首诗歌的切口,也是把握诗人情感的重要抓手。

镜头五

师:我们一起来解决最后一个问题,有没有选择最后一个问题的?

生:我们组选择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认为这里的英雄是泛指,指那些包括诗人在内忧国忧民且又壮志难酬的人。后世壮志难酬之人读后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我认为这也是这首诗歌成为经典的原因。

师:很好!不拘泥于“英雄”的理解,独辟蹊径并能自圆其说,真是用心去读了。还有哪个组选择这个问题?

生:老师,我们组也选择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英雄包括杜甫。诸葛亮和杜甫一样身处乱世,杜甫在《春望》中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战乱给杜甫带来多大的痛苦。面对国家纷乱的局面,诸葛亮站出来了,他想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所以南征北战,以求统一,结果还是出师未捷,病逝于五丈原。杜甫又何尝不想效仿诸葛亮呢?诗人想到了国家危难、黎民倒悬,胸怀天下却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诗人也想到了自古君臣难以遇和,这让多少仁人志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我们小组认为杜甫是天下有志难酬之士的“泪”,是同情泪、惋惜泪、敬仰泪、惆怅泪、感慨泪。

(众生鼓掌)

师:解读得真漂亮!一个“泪”字竟然让你们解释得这么多元,小到杜甫,大到普天之下的仁人志士,无论是怀揣梦想还是壮志难酬都是可敬之人,你们小组的观点稍加整理就可以发表了。

《唐诗钞》中曾言:“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杜甫借古抒今,唱出了普天下壮志难酬者的心声。学生分析诗歌时能够知人论世,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以及生活的时代背景,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之人,真正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蜀相》这首诗歌很容易上成鸡肋课。学生们通过多种资料已经了解到杜甫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对于抒发的情感更是了如指掌,如果让学生装着答案去找答案,整堂课就会机械生硬,毫无纵深,更不会产生思维碰撞和情感共鸣,“这一篇”的意义也就难以凸显。

用问题牵引学生,以探究深入诗歌,引导学生细读诗歌、思考诗歌,不断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正如特级教师肖培东所说,“利用文本的发现来审视自己的思维,自我否定之中体现着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拔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丰富人生经历,从而促进其思想发育和精神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

猜你喜欢

诸葛诸葛亮杜甫
诸葛恪:人萌嘴甜“小机灵”
登高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恪:人萌嘴甜小机灵
诸葛亮隆中决策
绝句
三国演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