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合一以美育德
2020-09-26李丽娜
李丽娜
马克思说:“美是一切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特征,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强烈,审美需求和审美水平也随之提高。儿童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一个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如何在生命早期准确有效地培育其心灵美、行为美,使儿童在全然感知生命“真、善、美”的同时,获得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身心健康发展,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精神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一、貫通古今中外的美育教育
古今中外,人们对美育教育“以美育德”的研究与实践由来已久。“美育”一词为西方泊来,由席勒提出,意旨在美感教育中形成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柏拉图认为美是对美的理念的分有,康德认为美是善的象征,黑格尔认为美是具体化的理念,叔本华认为美是意志的客体化,弗洛伊德认为美是性的升华,克罗齐认为美是直觉的成功,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就是生活”。[1]人类对美的崇尚与追求来源于本能,通过审美体验可以实现人性的完满与人格的健全。纵观西方美育,从鲍姆嘉通的“感性教育”、席勒的“情感教育”,到伽达默尔的“审美教育”,从未停止过对审美育人的探索。
中国的美育思想及实践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国自古有“琴能表德”、“以德立艺”等礼乐教化的传统。追溯到进入古代文明的西周时代,“制礼作乐”即是治理国家的法律、制度,又是进行大众教育的方式。到了春秋末期,孔子把教育从国家政治中独立出来,将他的美育思想在“六艺”(礼、乐、书、数、射、御)中进行传授,并提出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说。到了盛唐,梨园的建立更是将美育渗透到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悠久的艺术教育传统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审美,这种独特的审美态度铸就了中华美学精神,在生活中形成琴、棋、书、画、乐、舞、建筑、园林等方面的艺术化体现。近代,王国维将西方“美育”介绍到中国,蔡元培首次倡导 “以美育代宗教”,他认为,“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为中国近代美育教育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王国维认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之三德”,梁启超主张“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鲁迅则提倡“发扬真美,以娱人情”,费孝通总结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箴言。可见,中华民族从古自今都极为重视美与德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美育,不仅是人的自我完善与重塑,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将道德的健全与完善至于核心地位,提倡通过对“美”的觉察、体验、感悟形成“德”的塑造,通过外在行为改变内在思维,这是中西方“以美育德”思想的共同之处。中西方对“以美育德”的交叉融汇与积极实践为人类开辟了一条人性自由、精神完满的人生美学之路。
二、舞蹈治疗中的身心合一
身心是一种奇妙的连接,身体上的任何改变,都会对内心产生影响。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观。他认为,只有通过“行”,才能重新认识自己的“心”,再从新的认识上调节自己的行为,加深认知世界、与世界互动的能力,从而提升对本心的觉察与理解。知与行的过程是运用身心的过程。“身”与“心”从未分离,知行合一即身心合一。
在我国近代,蔡元培先生将西方美学、哲学、科学与我国的传统美育精神融会贯通,他认为,“美育涉及不同的学科,以美学为理论根基,以心理学为依据,依托教育来实施。”[2]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对应着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意志表现为行为,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与调节,而认知与情感是产生内在情感的重要因素。所以,美育教育离不开对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培养与塑造。
舞蹈治疗是以“身心整合”为主要特色的心理治疗,源于西方心理学,又称舞蹈动作治疗,是利用舞蹈或身体动作的方式对躯体化障碍或身体功能障碍进行干预的治疗方式,帮助来访者在表达性沟通中进行自我觉察,得到认知、情感、行为等层面的修复与重塑。人的心理属于完整人格的一部分,当身体发生改变时,内在的心灵和外在的身体必会同时交织在一起发生变化。这与王阳明的哲学观,以及蔡元培先生对美育教育的观点不谋而合。
西方在舞蹈治疗领域做了大量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案例研究,通过舞蹈治疗进行表达性沟通,在打通外在身体与内在情感的连接中对身体行为进行调谐,促进内在心理的成长、重塑与整合,使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得到改善与提升。实践证明,舞蹈治疗内在机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具有促进“身心合一”的功能,如果将这些重塑理念衍生应用于儿童美育教育,通过对身体有意识地改变与塑造,势必会更加有效地促进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以及觉察外界事物的敏锐度,在身心整合性成长的基础上促进人格的完善,深化对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美的体验与感悟,在净化心灵的同时,开拓儿童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建构更加积极正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夯实铺垫。
三、在身体连通模式中开启儿童美育之门
美是无形的,是一种感性认识,是身体接收到美的体验后产生于内心的一种感受。所谓儿童美育,即“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培养形成健全的协调的审美心理结构,通过促进儿童的审美发展,来促进儿童丰富、完整个性的形成。”[3]儿童美育是关于美的感性教育,而一切烂漫的感性,终会闪烁于人格的波光中。[4]山川之美、云霞之美、日月之美、飞絮落英之美,甚至荒漠、废墟之美,这些各种各样的美感来源于个体对美的体验与感知,而鲜活的、敏锐的感觉是产生审美的前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身体来认知世界、探索世界,所有的认知都来源于身体最直接、最真实的体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身体认知是基础,只有建立好儿童身体的内在发展,才有助于儿童与外部世界的连接,如果在家庭教育中能够有意识地刺激、协助儿童的身体发展,可有效地促进认知、情感、身体三者在更多维度中的融合,为美育教育奠定基石。
家庭是儿童美育教育的开启者,儿童美育的培育要从家庭做起,家长首先要打开儿童对美的认知与感受。
西方儿童舞蹈治疗理论中的拉班·芭特妮夫动作体系认为,儿童在身体自我连接中与外部世界产生连接,外在身体与内在思维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儿童通过自身与外界的觉察与关注,进行身体意识与心理意识的相互融合,以达到身心合一,平衡完整的状态。该体系还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审视身体的发展过程,提炼出有关身体连通性的六个模式。通过身体连通模式的建立,促进意识层面的发展与形成,拓展思维空间的维度。如果家长在家庭养育过程中有意识强化这六种连通性模式的发展,会更有效的增进儿童身体的内在连通性,对身体产生更多的认知与感受,扩展与外界产生连接的边界,有助于刺激大脑神经元的增长与连接,促进智力发育,提高儿童心智,带动思维模式、审美能力的提升。
这六种模式主要包括:第一个模式是呼吸模式,增强动作的流动性,是内在塑形的关键,也是建立自我存在感、信任感的萌芽。第二个模式是核心——末端连通性模式,加强内在核心的发展与支持,减少对外在核心的过度依赖。用来协调四肢与核心的关系,有助于自我认知,调谐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第三个模式是头——尾连通性模式,有助于构建自我链接,更好地关注外在世界。第四个模式是上——下半身连通性模式,有助于建构个人力量感,向下扎根于大地,向上伸展于天空,建立个体顺从、拉回、推压的能力。第五个模式是身体左——右半边连通性模式,身体形成了独立半边运动的能力,推进大脑方向性功能模式的建立,既然有了左右的意识,就意味着具备了选择的能力,有助于澄清问题。第六个模式是横向交错连通性模式,通过身体发展对角的链接,来促进三位空间动作在水平变化以及螺旋转动的能力,身体与思维在意识层面的连接变得更为复杂,为多位关系思维和付诸行动做好准备。
身体内在连通模式对自我认知具有一定的价值,当儿童对自我身体有了更直接、真实、深入地认知后,才会与外界产生更鲜活、紧密地连接。因为当一个人关注自我身体感受的时候才会更多的接收到外界带来的刺激,春天的风暖暖地把植物吹出了嫩芽,夏天的溪水清澈甘甜沁润,秋天的落叶在空中曼妙飞舞,冬天的雪花落在皮肤上融化的感受都是那么真实、惊艳、美妙,如果没有对自我身体的深刻认知,这些春夏秋冬的变化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法感受它赋予的美好。
围绕舞蹈治疗中的六个身体连通模式,身体可以发展出更多维度和空间的变化,使身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的内在连接意识。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目的地帮助儿童建立并激发身体内在连接意识,不断重复、强化身体的感知能力,有助于儿童更好的感受自己的身体、情绪,不断提升身体意识,明确情绪表达,在建立足够安全感的基础上更好地与外界产生连接,发展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成长过程中顺利高效地开启美育之门。
儿童美育是通过美的教育培育儿童认知世界、觉察世界、融入社会、创造社会的能力,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儿童在生活中吸纳养分,全然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美的品质,对“美”产生更高的判断标准和欣赏标准,为美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创造美做好铺设。
儿童美育的意义是让儿童在成人之后,能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觉察与关注,进行身体意识与心理意识的相互融合,以达到身心合一,平衡完整的状态。结合西方舞蹈治疗的技法进行衍生化应用,促进儿童在“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得到身心整合的培育与发展,使美育教育更具综合性和艺术性,真正实现将无形的美化为有形的美,再升华为崇高的美的过程。这与我国美育教育自古弘扬身体的美与内心的德相统一,讲求身心合一,这正与舞蹈治疗中所追求的身心整合性发展目标相一致。将西方有关儿童舞蹈治疗的科学性理念与我国儿童的美育教育精髓相结合,通过对儿童内在心理和外在身体不同纬度的改变与重塑,培养并建立儿童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内在能动性,开拓儿童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促进美好心灵与德行的建立与发展,推动文明的进展与提升,在“身心合一”中践行“以美育德”的宗旨,也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更多思考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79.
[2]郭勇:《蔡元培美育思想研究》,华中師范大学出版社,2011.6.
[3]杜卫主编:《儿童美育概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4]曾繁仁著:《美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13页。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