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20-09-26范庆刚
范庆刚
关键词:高校;线上教学;现存问题;优化策略
虽然线上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中时空因素对教学活动的限制,使得师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现代化电子设备进行学习,显著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线上教学的效果,也阻碍了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分析高校线上教学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应对策略具有具有重要的教育研究意义。
一、线上教学的分类
按照教学模式的完整性可将线上教学分成非完整性线上教学与完整性线上教学两种类型。非完整性线上教学指的是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前将部分教学内容拍摄成视频教学资源,并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在课堂授课期间,组织学生在观看学习的同时进行师生互动、答题、讨论等教学活动;这些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进行线上“翻转学习”的资源,帮助其进行预习或者复习。完整性线上教学指的是利用专业线上教学平台搭建互联网虚拟教室,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完成教学、实训、测验、考试、监督等全部教学环节[1]。
按照教学过程的实时性可将线上教学分成在线点播教学与在线直播教学两种类型。在线点播教学指的是高校各专业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微视频并上传到在线教学平台上,或者在自主制作教学微视频的同时,收集和上传一些名校名师的优质教学微视频,学生可随时随地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播放和观看上述教学资源,从而实现课程的在线自主学习。在线直播教学指的是师生根据提前约定好的时间,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直播教学功能,“面对面”的进行实时课程教学。
二、线上教学的优势
教学资源多元化。伴随着在线点播类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快速发展,高校线上教学的课程覆盖面越来越广。基于在线点播类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丰富性,高校线上教学能够更加便捷的使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教师既可以利用学习平台上优秀的教学视频,提升自身线上教学能力,又可以将这些资源用于实际授课中,提升线上教学效果;学生则可以利用教学平台中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进行多元化的知识自主学习[2]。
教学平台多样化。“互联网+教育”是网络时代背景下,教育模式发展的主要趋势。各大优质互联网技术公司纷纷意识到“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相关的研发工作,使得现阶段我国线上教学平台的数量显著增多、种类愈发丰富、功能愈发完善。教学平台内容及功能的多样化,使得高校师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自由选择合适的线上教育平台,如:对于喜欢录播或者点播教学的师生,可以选择视频上传、下载便捷,观看进度、发布时间可控的线上教学平台;对于喜欢直播教学的师生,则可以选择普及度、稳定性、操作性、感官性良好的,以视频直播功能为主的线上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便捷化。随着线上教学平台运营企业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高校领导对于线上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现阶段线上教学过程愈发便捷化。在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前,高校教务部会组织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研讨活动,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线上教学开展方案,并利用QQ、微信、钉钉等移动通信软件建立工作讨论群,及时对线上教学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平台技术人员也会在线上教学开展前深入到各大高校,一方面听取高校的使用需求,尽可能为其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对相关授课教师进行平台使用方法的细致培训,提升其线上教学平台的实操性,为线上授课的顺利和高校开展提供重要保障[3]。
三、现阶段高校线上教学存在的問题
教学内容缺乏适用性。虽然现阶段互联网上教学平台众多,教学资源也非常丰富,但是很多教学资源的内容并不符合高校的教学需求。比如:名师名校线上教学资源虽然授课方式先进且高效,但是授课内容过深、授课节奏也过快,并不适合大部分普通高校线上教学使用;而教学内容相对浅显,教学节奏相对缓慢的线上教学资源,又大多为普通院校所录制,其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又不具备普遍性。教学内容上的差异性,导致“网上资源丰富却很难找到适用的”这一尴尬教学局面[4]。
教学过程缺乏有效互动。虽然线上教学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时空限制,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形式更加自由,能够随时随地利用教学视频进行翻转学习,但是,这种隔着屏幕进行教学的方式,会严重阻碍师生间的互动,降低教学效率。面授是传统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表情、语言、肢体动作甚至情绪和语气,能够与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互动,并在有效的互动中,自然地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保证教学质量。而线上教学虽然具有,签到、点名、提问、问卷调查、随堂测验等活动功能,但明显缺乏情感特性,导致互动缺乏实效性。
缺少教学反馈与反思。随着线上教学平台功能的日渐完善,教师进行线上授课的方式也愈发固定,基本上都是按照平台的功能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与教学手段的设计。长此以往,教师的优化创新意识会被抑制,满足或者麻木于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效果,忽视对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另外,对于点播型线上教学模式而言,学生的学习时间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教师只能将线上教学批阅时间固定于某一个时间点,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反馈具有一定滞后性,不能够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5]。
教学平台功能仍需简化。当前很多线上教学平台为了抢占市场,突出自身的功能强大,不断地进行功能拓展,过度追求网上教学平台、手机APP、微信小程序三者之间的联系,导致线上教学平台的页面布局和操作流程愈发复杂,使用稳定性逐渐下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功能并不实用,不仅没有提升平台的使用效率,反而严重影响了使用者视觉上和操作上的体验感。另外,功能的愈发复杂也为高校教师的培训带来了许多不便,教师不仅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如何操作平台,还会因为授课过程中繁琐的操作,提升操作失误的几率,降低授课效率。
易受设备和其他外界因素干扰。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的差异性是现阶段,影响高校线上教学的主要因素。随着线上教学的广泛普及,优质线上教学平台的访问量迅速增长,这对于平台运营企业的网络服务器设备的稳定性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很多平台因为服务器性能不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而发生无法正常访问、内容无法更新、资源无法上传和使用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同时,线上教学平台的系统兼容性也是一个比价明显的问题,很多平台不能良好的兼顾MAC OS、Windows、安卓、IOS等系统,导致不同硬件设备的使用者体验感不同。另外,网络环境对于线上教学的干扰也很明显,对于网络环境不好的地区,很难进行线上直播教学[6]。
四、提升高校线上教学效果的对策
合理运用资源,提升线上教学内容适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想要让网络上丰富的在线教学课程都完全符合不同学校的在线教学需求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高校的一线教师,在明确自身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收集、分析和整合优质的线上教学课程资源,以自录教学微视频作为核心,进行多种资源的合理整合与利用,从而全面提升线上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例如,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之前,可以预先浏览网上相关的优秀教学视频资源,归纳出共同的教学重点内容,并结合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效仿名校名师授课技巧,自行录制本节课的主体教学视频以及相关习题与讲解视频。然后,从网上众多资源中,筛选出个别符合教学需求的优质资源,通过录屏加画外音讲解的方式,将其作为教学的辅助性视频。这样,既能够丰富线上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又能够确保教学内容的适用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7]。
丰富互动环节,提升师生情感互动有效性。教师应提升线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意识,通过设计多元化、趣味化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提升授课效果。对于非实时性线上教学模式而言,教师应在细致观察学情数据的同时,积极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互动类功能,开展在线讨论、抢答、问卷调查、随堂测验等互动活动,一方面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消除非面对面教学所带来的师生隔阂,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实时性线上教学模式而言,教师在直播过程中,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语气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授课氛围,鼓励学生合理利用“弹幕”进行学习交流,并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手段,增加直播过程中的师生互动频率。也可以在下播后,利用微信群、钉钉群、教学平台等途径,组织学生利用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形式,进行学习交流,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积极评价、提出相应的学习述与改进策略,在开放自由的互动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师生情感互动的有效性,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8]。
开展专项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是高校线上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线上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应结合现阶段教师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教师专项培训主要包含能力提升和技能提升两方面内容。能力提升主要指,通过多种培训手段,对教师反思能力、判断能力、换位思考能力等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使之能够更好的与线上教学相结合,从而提升线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技能提升主要指,通过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教学微视频录制和剪辑技术、线上平台操作技术、新媒体应用技术等。通过对教师进行专项化培训,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还能够对高校线上教学工作的优化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进行功能优化,提升线上教学平台操作性。精简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功能和操作方式,提升平台操作性,对于提升高校线上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名校名师普遍年龄较大,在学习和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及其他信息化工具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性,为充分发挥出名师的教学能力,高校应联合线上教学平台运营企业,结合实际教学需求,积极开展平台功能及操作方法的优化和精简工作。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对线上教学平台功能进行精简和优化,不仅具有“去粕留精”的作用,全面提升平台的体验感和稳定性,还能够显著提升平台的操作性和适应性,使其利用效率更高[9]。
引进先进设备,提升线上教学平台的稳定性。线上教学平台的稳定性是高校线上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平台运营管理企业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提升平台的稳定性,还要从硬件设备层面进行优化与更新。首先,主流线上教学平台应及时引进功能更加强大、性能更加稳定的服务器,以便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访问量,避免因访问量过大而产生的平台崩溃问题;其次,学校及电信运营商应积极进行网络线路的更新和升级工作,增加网络传输速度以及网络覆盖率,确保直播教学的速度与质量;最后,教师及学生应提升提升线上教学抗干扰意识,一方面及时更换影响教学的单子设备,另一方面通过相关技术操作,避免蹭网、占网等现象[10]。
综上所述,面对高校线上教学存在的内容缺乏适用性、互动缺乏有效性、教学绝少反馈与反思、平台功能复杂、易受设备及网络因素干扰等问题,学校及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资源、丰富互动环节、开展专项培训、优化平台功能、引进先进设备等方式进行应对,从而全面提升高校的线上教学能力与效果,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任锁平,刘瑞儒,王宇.疫情期间高职院校在线教学实践及启示——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2020,19(08):44-50.
[2]林庆娟,周宝莲.信息化環境下高等教育线上教学活动研究——高校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20):180.
[3]赵鸿洲,张艺,周荣伟.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停课不停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广东某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7):15-18.
[4]王文苑.职业院校线上教学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富时代,2020(06):66.
[5]夏桂云.高等院校线上教学存在问题探究及对策思考——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选课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6):192-193.
[6]李柔.高校课程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3):126-128.
[7]于康存.在线教学模式下教学问题与对策的探究[J]现代信息科技,2020,4(10):191-193.
[8]付斌.浅析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6):16-17.
[9]张超,吕淑云.疫情期高校线上教学质量保障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学,2020,11(09):32-33.
[10]马畅.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线上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