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教学改革分析

2020-09-26罗丽娟赵岩

时代人物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

罗丽娟 赵岩

关键词:高校教育;培养方法;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

目前来看,开始进入到经济时代,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也需要主动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在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高素质的人才时,需要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有效的结合起来,从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终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

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所面临的问题

实践与理论教学安排缺乏合理性。在当前所开展的教育模式当中,高校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将重点集中在理论教育方面,而导致实践教育受到忽视。比如一些教师或者学校会主动选择打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理论教学增加更多课时,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但是却会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优秀人才成为当前新形势背景下最主要的目标,但是如果仍是将理论教学放在主位,那么就会凸显其所存在的局限性,不断暴露出学生缺失应用能力这一严重问题。实际在高校应当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对于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保持公平公正性,避免出现分布不均匀的重要性。如果出现该问题,那么就会导致所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成为社会所需的人用型。

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合理性。笔者在对一些高职院校当前阶段课程内容情况进行观察后发现,其中许多内容与结构设置方面缺乏合理性,特别是主干课程课时安排与内容丰富性,虽然能够得到保证,但是却未能将具备延展性的知识加入到课程体系当中来。即使在一些课程中有所体现,但是往往占据比例较少,容易受到学生的忽视。这就对学生扩宽知识体系的广度与深度带来影响。笔者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后发现,分支课程中也存在同样严重的缺失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导致学生知识掌握深度受到限制,所以通过研究后可知,高校在生成课程体系方面缺乏科学性,最终难以满足社会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所提出的需求。

教师知识水平极为有限。想要培养优秀人才,那么就需要高职院校重视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所具备的重要性,但是纵观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后笔者发现,教师评价水平与教学水平仍有待于提高,通常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缺乏完善的知识储备,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高速发展,但是很多教师在面对信息化系统与互联网基础操作时存在极大的短板的,有时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难以将教学工作与先进技术有效地融合起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开展各项教学工作,那么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二是一些高校因为缺乏实用且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培养人才时,难以快速进入到应用型模式当中来。同时一些高校在衡量学生学习情况时,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这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人感受受到忽视,难以保证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除此之外,采用统一评价标准会导致教学模式出现僵硬化,在培养人才时存在单一性,无法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未能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在当前阶段,虽然各大高校都开始建立与自身专业相匹配的实践基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想法是极好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较多问题,比采用教学资源往往存在形式化,缺乏较高的利用率。除此之外,一些教师未能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发展所带来的作用,同时实践教学开展时,也面临着资金缺乏、设备不完善等问题上,种种情况的出现,就会对实践教学产生影响。

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时采用的有效改革方法

提高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比例。具备极高的实践能力,成为将自身打造成应用性人才时,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素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具备独立处理问题能力。想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高职院校必须对于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所出现的时间和比例失调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在这时,不仅要提高实践教学课程时间在总课程中的比例,同时教师也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做好启发。通过设置问题与导向等方式,引发学生可以自主的探索与思考,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多层次、全方位的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引导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时,锻炼自身的应用能力,同时巩固理论知识。

依托于实践课程,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教师作为其中的指路人,应当保证自身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通过借助不同的技术要素,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起到领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共同对实践项目进行研讨。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教师也能从中受益,使自身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在完善评估与观察之后,选择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充足锻炼机会。通过这种合理控制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研究实践内容的机会,最终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使教学重点得到转移。教师需要对自身理论体系进行丰富,并且主动学习使用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平台,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转移教学重点,将其从理论教学不断转移到实践教学当中来,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准备时,可以对所收集的案例内容进行拓展,并且不断体现出与教学相关各种问题,鼓励学生能够积极的探索实践方案和理论应用,使学生在未来学习与工作中,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

利用开放式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中内容也呈现出丰富性,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了时间与空间所带来的限制,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变得更加开放化与多元化。作为高校教师,需要更好地面对这一趋势。随着网络资源日益丰富,学生在汲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同时,也应当主动将从网络中查阅到的先进理念与前沿知识加入其中,通过利用开放的教学平台,使得学习内容得到拓展。

优化教学设施,朝着专业化现代化方面发展。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面对面教学为主,这就缺乏一定的专业设施与设备作为辅助。在高校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引入到课堂上,并且教师也需要保证自身能够熟练的掌握与使用这些现代化设备,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有效地发挥不同教学设备具备的作用,体现教学设备内在优势,使各项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确定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设备对学生未来可能遇到的场景做好模擬,让学生提前练习,避免在日后工作中出现问题。除此之外,利用多元化设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最终保证学生更加满足社会发展内在需求,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中最主要的培养目标,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满足新时期人们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作为新一代教师,应当对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并且改变原有的视角,主动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对教育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重新的审视、通过改革与创新,有利于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最终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存宝.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分析[J]农家参谋,2020(05):237+298.

[2]郜小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教学的改革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08):166+171.

[3]茶古丽·吐尔达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海外英语,2019(08):140-141.

[4]唐晓波.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教学改革[J]科技风,2019(08):32.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