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招聘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机制探析
2020-09-26胡敏
胡敏
关键词:高校;人才招聘;思想政治素质;素质评价机制
高校是培养和教育人才的关键场所,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则是保障高校对大学生知识和素养良好培育的关键。因此,近年来,随着高校数量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于高校人才招聘方面也开始加大重视,并颁布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将提升高校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与职业水平作为高校需要面对的首要任务,将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放在高校人才招聘的第一位。因此,在具体的人才招聘过程中,高校应该建立和健全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机制,以此来保障高校师资团队的整体素质,实现高校的办学目标,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发展。
高校人才招聘中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标准的科学设置
评价内容的完善。在目前很多高校的人才招聘过程中,注重的仅仅是其业务能力,所以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通常也仅仅是对人才的学历、专业、工作情况及其学术成果等加以重视,进而忽略了对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考评。而在当今的高校发展需求与社会实际需求带动下,高校应全面落实我国关于高校人才招聘方面的相关规定,遵循相关的指导意见,在具体的人才招聘与考评中设立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评价标准,并对其评价内容加以完善。具体考核过程中,应通过三个方面的标准来进行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其一是政治立场,其二是思想观念,其三是价值观念。这样才可以让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养得以有效保障,在保障高校知识与技能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提升高校的德育教育效果。
评价标准的明确。在高校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因为思想政治以及道德品质方面的考核都有着比较抽象的条件,且不具备足够强的可操作性,这就使得很多高校人才招聘中的思想政治素质考核成为了一种形式,并不会对实际的人才招聘起到多大的影响作用。基于这一情况,高校应该对評价的标准予以明确,以此来保障人才招聘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评价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具体评价过程中,高校应该将对师德的评价内容作为指导,借助于可操作性的评价原则,对各项指标进行分层评价,让被评价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以一种最客观的形式反映出来,以此来充分了解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比如,在对价值取向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将一级评价指标设定为价值观评价;然后将价值观划分成各项的二级指标,包括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的多项指标。通过这样的形式,就可以使其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导向性作用得以更加充分的体现,以此来保障高校人才招聘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评价质量。
评价方法的客观应用
多元化的招聘评价主体。在高校进行人才招聘评价时,如果评价主体过于单一,也就很容易出现片面性的评价结果。所以在当今的人才招聘评价中,高校应该通过多维度的形式进行评价,按照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价主体的丰富。具体评价中,不仅需要通过招聘专家组来进行评价,同时也应该将导师评价、同事评价、同学评价以及学生评价等多方面的评价内容引入到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中。这样才可以有效保障高校人才招聘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以及可接受性。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提升高校招聘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和民主性,应该在应聘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引进导师评价以及同学评价等的各项评价,以此来避免应聘者向相关人员“打招呼”的情况。在进行社会评价的估计过程中,可由专人到应聘者原来的学校、单位、社区以及公安部门等进行实地调查,也可以采用电话调查或者是发函调查的形式来展开调查,以此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层次、立体化建立,让应聘者的实际思想政治表现得到更加全面、充分的了解,以此来保障高校师资团队的综合素质。
评价过程的监督和评价结果的应用。为保障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在具体的人才招聘评价中,高校不可以将任何影响评价实施的主体纳入到评价范围中,并杜绝现行评价主体的随意性和片面性情况。为保障评价质量,高校应进行人才招聘监督机制的建立,比如公开招聘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等的设置,并将拟录用人选的信息在相关网页上予以公布。
另外,针对人才招聘过程中的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结果,高校也应该做到足够重视,对于思想政治素质考评不过关的应聘者,高校应该取消其录用资格;对于通过了思想素质考核但是依然没有被录用的人才,高校也应该给予其客观公正的解释。同时,为避免对应聘者造成社会压力,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结果不可明确呈现在公开性的信息资料中。
综上所述,在高校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考核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因此,高校应注重此项内容,并通过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有效的评价方法来进行评价,以此来保障高校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高校的教书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潘玉梅,张雪君,董琳琳.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4):85-86+92.
[2]王一楠.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三有”素质模型构建[J].公关世界,2020(12):134-135.
[3]王杨.加强高校管理育人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9(12):107-111.
[4]刘志.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需突破三方面关键瓶颈[J].思想教育研究,2019(06):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