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自主认知 建设数学思维
2020-09-26龚朱红
龚朱红
【摘要】数学学科是一门以数字和符号为语言,以事物之间数字关系和空间联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教学相比,该学科对学习者的综合思维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教育,我们就必须强化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认知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的、自觉的知识学习中获得思维上的训练。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该积极融入到当下课堂中学生的自主认知现状的探究与分析中,在问题中找方法,以有效的方式支持学生的自主认知活动,辅助学生在自主认知中内化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素养 自主认知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5-0078-02
最好的数学知识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只有当学生以自主、自觉的姿态加入到数学知识求索过程中时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才能达到充分地调动。而数学核心素养又是在学生思维情感的激荡和深化中形成的,所以要想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目标,我们就不得不重视对学生自主认知引领。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自主认知现状
在知识经济时代占据第一位的知识是会学习,只有会学习,学生才能在当下这个以脑力劳动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中彰显自己的价值。而要想让小学生会学数学知识,就要幫助学生改变固有的具象思维模式,发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维广度,让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用数学思维思考。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习引导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地指引并强化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认知行为,让学生可以在主动探究与思考中,锤炼思维能力,发展独立学习意识。
但“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却是骨感”的。虽然当下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都认识到了自主认知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在组织自主认知活动时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自主认知课堂秩序混乱
为较好地将自主认知理念落实到小学数学知识学习引导中,大部分的数学教师在组织数学课堂时都会给学生预留出一定的自主探究时间。但作为探究的主体的学生却并未完全理解教师的苦心,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知识的自主性探究之中,而是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比如,在小组讨论时,讨论玩具、游戏,在教师验收时,匆忙应对或以个人研究成果取代小组认知成果。
2.学生自主认知积极性不高
自主认知活动的顺利推进需要较高的自主认知积极性作支撑,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学习引导过程中,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求索积极性却并不怎么高。当教师抛出疑问时,课堂上大都是一片寂静,举手回答教师提问的学生很少,学生的课堂发言不活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到位。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小学数学知识认知过程中学生思维自觉调动和训练、升级,影响了数学课堂思维层次的提升,阻碍了小学生思维素质的充分增长。所以,要想最大限度的增强小学生的思维素养,我们就需要找到解决小学数学课堂自主认知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影响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自主求索活动的因素
“析原因”是“找方法”的有效办法,要想有效解决小学数学课堂自主认知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分析小学数学课堂自主认知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原因入手改变课堂自主认知结果,提出合理的小学数学自主认知引导策略,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认知活动进行探究和分析,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探究问题存在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1.学生思维基础
思维基础是影响学生课堂自主认知行为的重要因素。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处于思维认知初级阶段,他们的自主思维素养不高,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而数学知识又多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所以,在小学数学自主认知环节中,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思维注意力投注到应该理解的知识之中,很容易受到外物干扰,转移自身的注意力,进而投身到与课堂学习无关的活动之中。
2.教师引导方法
教师引导是否恰当也是影响小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重要方法。只有当教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科学的组织学习引导活动时,学生的自主认知活动才能在教师的支持之下向深度化方向推进。但在目前的数学学习引导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的学习引导措施都是比较生硬的,他们过分重视课堂知识性,忽视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层次性,使得课堂引导措施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自主认知积极性,阻碍了小学数学课堂自主认知活动的顺利推进和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顺利成长。
三、构建自主探究型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素养的有效方法
“析其理”是为了“践于实”,我们对当下小学数学课堂自主认知现状和自主认知问题成因的探究,最终是要为数学课堂自主引导措施的优化服务的。那么我们该如何优化自主认知引导,让小学生在数学知识认知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素养呢?下面,我将对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动学生的自主认知活动的措施进行总结,并结合教学经验一一论述。
1.优势利用,奠定思维基础
“登高而招,见者广矣;顺风而呼,听者众矣”学会利用教学优势,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设备在各地小学校园内普及,该教学现状变化开启了学校教学新篇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会利用信息教学优势,优化自身的课前辅导行为,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认知活动奠定思维基础。
例如:在《因数与倍数》知识教学过程中,我先登录教学交流网站,搜索了相关教学资源,一边检索一边整理,最终将这些知识由细碎的知识点变成了系统化的数学预习资料。随后,我将上述教学资料以超链接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资料的帮助之下进行自主预习。当遇到疑惑性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进行网上讨论、查找网络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索。对于探索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可以暂时存疑,等待上课之时询问老师。
2.情境利用,情感驱动思维
人的行为活动往往是靠感情支配的,要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动的思考,就要想办法勾起学生的认知欲望。而以现实教学情境为依托进行情境探究引导,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探究资料获得,将知识探究活动从形而上的抽象思维维度拉回到真实可感的具象思维维度,而且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大脑中枢,发挥情感对学生行为的驱动作用,让学生在情感驱动下发展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
例如:在“负数”教学过程中,我问学生:“如果商店赚了一元钱用+1表示,那么赔了一元钱用什么表示呢?”“-1表示。”学生答。“恩,看来都是聪明的孩子呀!如果加表示增长,那么减表示什么呢?”我又问。“减少。”“下降。”学生答。“那这里的增长和下降是相对于谁而言的呢?”我继续问。“成本。”“商品原来的价格。”“商品的进价。”学生纷纷答道。“你们可以用图形表示出来吗?”我又引导道,随后学生在小组探究中确定用数轴表示正数和负数的方式,在对负数应用案例的类比式举例和分析中抽象出了负数概念,发展了自身的深度思维。
3.问题延展,引起思维激荡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就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会以问促思、引起学生的思维激荡,让学生对思维浪花的平复中,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延伸自身的思维隧道。而要想发挥问题对学生课堂行为的促进作用,我们也必须做到在提问之时坚持适度原则,不越俎代庖、过度干预,影响学生的自主性潜力发挥。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之时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俄罗斯套娃图片,然后让学生试着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下问题:
(1)上图中工艺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如果不按比例去制作该工艺品是否还能如此精美?
(2)观察套娃制作的比例,你是否有所发现?给出其中一个套娃的尺寸,你是否可以在比例的帮助下求出所有套娃的尺寸。
随后,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寻求了与同伴的合作,在对与同伴的交流中学会了站在不同的视角上思考数学问题,在对数学本身蕴含的艺术美的感知中,发展了整体数学素养,建立了良好的数学意识。
4.以问促思,提升思维层次
小学生毕竟处于思维成长阶段,当其以自主认知的方式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时,所获的结论是不完全的、不严谨的。而针对学生探究结论中的思维漏洞进行提问,既是提升课堂引导针对性的有效方法,也是辅助学生进入更高思维层次的合理路径。教师针对学生结论漏洞展开提问,能够有效引起学生对结论的反思,让学生在自主反思中发现个人思维问题,进而在对问题的解决中加速思维运转,进入更高一阶思维阶段。
例如:在对“角”进行感知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合作探究将“角”的概念定义为两条相交线段构成的图形。
这显然是不够精确的,但我并没有直接给出更精确的答案,而是问了学生这样两个问题“你们构成的角是一个还是两个呢?边的长短是否影响角的度数呢?”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很快引起了学生对个人自主探究结论的反思,学生在自主认知中进入了全新的认知高度,获得了对数学问题的深度认知。
在该课堂中,我以针对学生探究结论的提问进行自主认知引领,有效地利用了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提升了课堂学习引导活动与实际学情之间的贴合度,发展了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
5.融入生活,升級挑战难度
生活是知识的最终服务对象,融入生活既是强化数学知识与生活技能之间的练习的需要,也是升级数学课堂自主认知任务难度,提升数学自主训练活动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的需要。对生活问题的探究过程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创造性应用过程,而创造性的知识应用活动能够起到有效的思维强化作用。故融入生活,升级挑战难度,也是优化课堂自主认知引导,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素质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引导学生对“比”的概念进行深度的了解和认知之后,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大小不一的五星红旗,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五星红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五星红旗看起来都一样吗?”我又问。随后,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对五星红旗进行了描述和探究,并在综合讨论中从多个维度发掘了五星红旗中的“比”。比如,红旗中的五角星大小和数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不同大小的红旗的边长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等等。
在对该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作为教师的我并没有给学生任何提示,学生是在完全自主的情境下展开探究的。这样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且也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思维过程,获得了思维上的训练。
综上所述,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与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认知行为的强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采取适宜的方法,降低学生的自主认知难度、拓展学生的自主认知空间、增加对小学生的自主认知支持、优化对小学生的自主认知引导,学生的思维才能在主动学习与思考中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00-101.
[2]窦新东.转变理念,综合发展——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212.
[3]张艳.数学核心素养之计算能力培养浅议[J].青海教育,2017(12):42.
[4]严苗苗.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25-26.
[5]白夫玲.培养数学思维关注核心发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