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理学“修德”的思政教学思考

2020-09-26张起辉季金苟杨丰庆穆晓静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修德思政教学药理学

张起辉 季金苟 杨丰庆 穆晓静

【摘要】目前,“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各药学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从而成为思想和行动上统一的药学专业人才,所以思政教学改革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修德”角度对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高校  药理学  思政教学  教学改革

【Abstract】At presen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s in full bloom in various pharmaceut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raining students to form the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of life. And thus, they become unified 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als in thought and action, s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pharmacology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cultivation.

【Keywords】universities; pharmac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he teaching reform

【基金项目】1.2018年重庆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cquyjg18208;2.2018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83139,项目名称:实践教学推进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无缝对接(子项目号:0903005107004/002/096);3.2018专业学位教学案例,项目编号:201802022,子项目号:0201001104419/23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5-0019-02

我国于2014年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这要求全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这一改革使得高校的课程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极大意义的变化,所有的理论课程中都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将思想政治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成为高素养的专业人才的同时,具有着高尚的思想。这使得高校的课程充满着思政特色,逐步形成全国思政教育体系。“思政教育”就是加强学生在思想层面上的教育,注重道德实践,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的药学专业人才。“药理学思政”就要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在实践和思想上的双重教育,实现全方面教育,让学生具有正确的精神价值标准[1]。

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解释着药物的作用机制、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等问题,为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的应用途径以及其它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研究方法。

如何加强和改进药理学思政教学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都将大学生原本的认识带上了歧途,严重影响着思政课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取得。因此,当前急需探索行之有效的药理学思政教学改革模式,进而凸显药学思政课主阵地的作用和价值。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其作用是治疗和预防人的疾病,应用效果与用药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药理学思政教学的改革尤为关键和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以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思政”的实施,依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育德能力,也依赖于教师全体深刻的育德意识。要在教师团队中搭建一个易于集中研讨、备课、培训的平台,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的紧密结合思政教育的方法、目标进行不断研讨;对教师团队的“课程思政”意识进行不断强化和专题培训;同时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及难点集中解决,为“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提供一个易于管理和推广的机制[2]。此外,“课程思政”还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及知识水平,因此加强教師个体的科学文化底蕴、个人素质修养及眼界,有助于实现基础知识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及思政教育之间的相互转化;有助于学生对学习与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知。例如: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这一章节的讲授,它是一个非常严格复杂严谨的过程,可以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检测三个阶段,这符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观点,这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各科的任课教师是主要接触学生,为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引导方向的群体,亦是学生意识形态形成的“风向标”,肩负着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主要历史使命的正确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育德能力及育德意识将切实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品德修养,每一位在教学一线的工作者都肩负着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责[3]。因此,实施“课程思政”加强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的育德能力及育德意识尤为重要。

二、以“修德”为导向,加强学生立德能力和立德意识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品德教育

以“德育为先,明理入心,精神成人”为主题,围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进全体教师深入思考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学院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课堂教学等各方面,形成课程思政育人的圈层效应。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教学需要具备时代特色,也就是说思政教学既要加强实践教学又要突出时代特色,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主体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要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4]。例如,我们药学专业学生要进入制药企业进行生产实习,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企业管理人员会为学生讲解关于制药行业的“良心意识”、“生产管理制度化”和“诚信互利”的发展原则,促进学生良好的制药职业意识,从而满足素质型药学人才培养需求。

让药理学的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且必须随着中国药学实践的步伐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改革,才能 形成健全的思想道德体系,我们广大教师也是药学发展的助力者,促进药学专业的大学生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从而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将思想道德教育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依靠学生来接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依靠学生来奋斗。广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如何,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的前途和发展状况。对于广大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在理论素质教育和体育素质教育上进行,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当前和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针主要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时刻注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当代广大学生的特点,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在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素质,在德、智、体、美、劳上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具有积极思想和高尚品质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努力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和法制环境,形成尊重、爱护、关心和帮助学生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总结当代学生思想教育状况,努力探索和构建好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体系,把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学校也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学习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党团活动,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历代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復兴而奉献自己一生的伟人的故居并且聆听他们的故事。此外,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思想道德竞赛,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论

药理学“修德”的思政教学包括着方方面面,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让老师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素质教育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另一方面,要注重调动学生主动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养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此外,结合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中国自身情况结合起来,走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道路。

参考文献:

[1]梁欣,钱希曦,刘建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药理学教学改革开放的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17(43):60-61.

[2]冯素香,李晓坤,麻秋娟,等.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4(7):31.

[3]李奕华.基于需求分析探索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127-129.

[4]Dali Luo. Pharmacology[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张起辉(1979-),男,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物化学。

猜你喜欢

修德思政教学药理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艺术药理学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做官与“修德”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