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生态建设背景下孵化系统交互模式探究

2020-09-26周栋梁谭涛尚燕陈婷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

周栋梁 谭涛 尚燕 陈婷

摘  要:科技创新是由各创新主体组成的系统过程,创新主体间交互协调模式对创新活动的有效性影响甚大。本文在诊断现有行业内专业孵化交互渠道、模式的发展难点与核心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产业链孵化联盟+虚拟孵化平台、建设垂直行业信息沟通平台+多元创业活动、推动资源共享+创新协同的多元交互模式,为专业孵化平台创新交互模式研究提供借鉴意义,促进企业创新交流桥梁的通畅与升级。通过以上途径的改进,可以为专业孵化系统交互模式的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产业链孵化联盟+虚拟孵化平台  垂直行业信息沟通平台+多元创业活动  资源共享+创新协同  多元交互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7(a)-0246-03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cess composed of innovation subjects, and the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ion mode between innovation subject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diagnosis of the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and core needs of the existing professional incubation interaction channels and mod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ultiple interaction modes of building industry chain incubation alliance + virtual incubation platform, building vertical industr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latform + multipl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promoting resource sharing +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innovation interaction mode of professional Incubation Platform and promote the research of innovation interaction mode of professional incubation platform The smooth and upgrading of inno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ridge for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bove ways, we can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action mode of the professional incubation system.

Key Words: Industry chain incubation alliance + virtual Incubation Platform; Vertical industr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latform + multipl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Resource sharing +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Multiple interaction mode

2019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了最新修订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修订后的评价指标不仅包括服务能力、孵化绩效、可持续发展三个与孵化器绩效能力高度挂钩的一级指标,还包括了孵化器对区域创新创业的带动作用、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两个加分项指标。

新增加分项指标,进一步体现了我国对孵化系统交互模式建设的高度重视与更高要求,本文在深入研究我国专业孵化系统交互模式难点与需求的基础上,探究垂直产业多渠道、高频次、深层次的多元交互模式,为我国专业孵化系统交互机制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1  交互系统的一小步,科技创新的一大步

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孵化平台等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模式深刻影响着产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而影响产业整体的发展活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的交互模式,可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各创新主体各自为战带来的资源内耗。

(2)技术难关的攻克效率。对于极具挑战的技术难关,仅靠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个技术团队,在攻克过程中都极为艰难,交互系统可聚集多方资源与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性技术。

(3)创新生态的循环建设。创新主体间深度高频的交互,可有效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推动产业创新生态的良性循环。

2  创新主体间的交互失灵阻碍了学习创新的有效循环

由于我国专业孵化起步相对较晚,在专业孵化系统机制建设方面经验相对不足,在创新主体间交互系统建设上仍存在有待提升的版块,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交互渠道相对单一。政府、孵化平台、孵化企业、大学、投资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相对较少,不利于各主体间信息沟通与合作对接。

(2)交互模式相对较少。各创新主体之间交互方式相对较少,如部分孵化器与孵化企业之间,主要以服务的被动响应为主,且缺乏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动机制,不利于创新活动的高效开展。

(3)交互层次相对较浅。创新主体之间交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尚有待提升,如部分孵化平台与大学之间,主要以开展招聘培训活动为主,相对缺乏深层次的科研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搭建创新主体间的多元交互模式,促进各创新主体间的广泛交流与深度合作,共同促进产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成为专业孵化系统实现学习创新的有效循环的必要条件。

3  专业孵化系统多元交互模式建设探析

基于我国专业孵化交互系统交互渠道相对单一、交互模式相对较少、交互层次相对较浅的建设难点,专业孵化系统可通过打造多渠道、高频次、深层次的多元交互模式,增强创新主体间的互动交流,推动科技创新水平的有效提升。

3.1 多渠道

产业链孵化联盟+虚拟孵化平台,拓展创新主体间交互渠道。

专业孵化系统可通过成立产业链孵化联盟、搭建虚拟孵化平台等方式,聚集产业内优质创新资源,促进产业内互动交流与合作,打造完善的行业孵化架构体系。

(1)产业链孵化联盟:专业孵化系统可依托行业内核心龙头企业的行业品牌影响力,聚拢供应商、资本方、渠道方等产业链内多方资源,打造垂直产业内孵化联盟,为孵化企业提供丰富的产业资源支持,促进孵化企业、龙头企业、孵化平台之间的合作对接,促进初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2)虚拟孵化平台:随着“互联网+”的深化发展,线上虚拟孵化器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相比于传统线下传统孵化平台,虚拟孵化器具有不依赖物理实体的特征,可有效降低专业孵化系统的建设成本,实现创新主体间更加便利的沟通交流。

3.2 高频次

垂直行业信息沟通平台+多元创业活动,丰富创新主体间交互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专业孵化系统可搭建垂直行业信息沟通平台、组织多元创新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丰富创新主体间的交互模式,使创新主体之间保持密切沟通交流,从而实现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1)垂直行业信息沟通平台:专业孵化系统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建立有效的移动信息沟通平台,便于企业孵化机构、在孵企业、毕业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进行及时有效的线上沟通、经验借鉴、科技成果分享及合作交流,进一步促进信息的交流。

(2)多元创业分享活动:丰富优质的行业活动,可促进行业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助力企业家人脉等资源的拓展,从而发现更多的商机。

3.3 深层次

资源共享+创新协同,深化创新主体间交互层次。

在丰富交互渠道与交互模式的基础上,创新主体间合作交流的广度与深度需进一步提升,通过创新资源共享,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1)资源共享:不同创新主体拥有差异化的创新资源优势,通过创新资源共享,实现创新资源的快速流动,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2)创新协同:产学研用的紧密配合,取长补短,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更大合力,有利于突破产业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如北京大学与神州数码合作研究的“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对产业进步与产品性能提升有着重大意义。

4  结语

针对我国专业孵化交互系统建设痛点,专业孵化系统可通过打造多渠道、高频次、深层次的多元交互模式,促进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升级发展。此外,政府、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应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与渠道,加强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孵化系统交互模式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

政府可通过组建高新技术园区等方式,促进产业企业集聚发展,引导创新企业间的合作与互动;龙头企业可依托其行业影响力,通过组织行业交流会等方式,促进产业内交流与对接;科研院所可通过合同科研等方式,将自身科研优势与企业市场化优势深度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

根据产业的特定需求,各创新主体可协力打造以政府为引导、龙头企业为依托、中小科技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进一步促进创新主体间的合作交流与对接。

参考文献

[1] 晁媛媛.在孵企业与孵化平台价值互动模式探索——以甘肃融创立方加速器为例[J].商讯,2020(3):108,110.

[2] 张玲.区域企业孵化网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9.

[3] 王卓,李奕辰.基于产学研合作机制下体育创新孵化项目的落地及推广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7226-7228.

[4] 肖琳.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9.

[5] 张芷若.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6] 叶妍.技术能力对产品升级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7] 尤荻, 戚安邦. 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服务互动模式研究——以天津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001):1-4.

[8] 胡偉, 徐超, 韩秀萍,等. 科技型创业企业孵化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J]. 经济视野, 2017(7):73-74.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如何处理教学局域网资源共享中的常见故障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新疆:发展远程医学 促资源共享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大学城体育课程资源共享初探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道、势、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