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本特点,展开故事类文本的教学
2020-09-26关秀
关秀
[摘 要]统编教材选编了大量的故事类文本。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故事类文本的特点和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品读故事、讲述故事、创编故事,使学生走进故事和主人公进行对话,感受故事的神奇魅力,理解故事的结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故事浸润中,获得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故事类文本;文本特点;故事情节;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8-0022-02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故事类文本。相较于以往教材,篇目上明显增多,内容更为丰富,包含古今中外的各种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经典名著改写的故事和革命传统故事等。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故事类文本重视不够,主观认为故事类文本很容易读懂,只是让学生大致读读就算完事,根本没有发挥出故事类文本的教学价值,教学流于形式。那对这些故事类文本,教师怎样教学才能发挥它的教学价值,教出它的魅力呢?
一、整体感知故事情节,梳理文章脉络
在故事类文本教学中,理清文章脉络并对故事内容有初步的感知,是教师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学习此类文本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一)从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方面进行梳理
教学故事类文本,一般要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理清文章脉络,这样能促进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整体感知,为学生深入阅读奠定基础。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牛郎织女》这篇神话故事,教师可以把《牛郎织女(一、二)》兩篇文章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在感知的基础上,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经过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学生明白了故事发展的整个过程。起因——牛郎父母去世,哥嫂自私自利,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与老牛相依为伴;经过——老牛相助,牛郎织女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十分幸福;结果——事情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把织女抓走了,从此牛郎织女天河永隔。在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梳理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更清楚了,这有助于教师抓住重点部分引领学生学习课文。
(二)借助关键词句梳理脉络
教学故事类文本,梳理文章脉络的方法还有很多。除了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梳理之外,还可借助关键词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普罗米修斯》一课,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为学生呈现这样几组词语:
宙斯:气急败坏 严厉惩罚 鹫鹰啄食
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 决不屈服 忍受痛苦
赫拉克勒斯: 愤愤不平 挽弓搭箭 砸碎锁链
然后让学生横着读、竖着读,品味这些词语。在横着读中,学生对人物的所作所为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竖着读中,学生读出正反双方人物的较量。这样的引领,使学生学会阅读故事类文本,同时为今后的神话阅读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在许多神话故事中,都包含明显对立的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恨情感。抓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抓住了人物的矛盾冲突,这对学生了解故事的脉络,形成感知起到促进作用。
二、聚焦文本细节品味,感受故事魅力
在故事类文本教学中,不仅要从大处着手,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还要在小处细品,引导学生感知故事细节,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
(一)抓住文眼,巧设话题,重点品味
在故事类文本教学中,从文眼入手,巧设话题,引导学生进行细细品读,能促进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深刻感受,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这篇民间故事,为了使学生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师从题目入手提出这样的思辨性话题:“你同意猎人海力布的做法吗?他为了救村民,宁愿自己变成石头,这是不是很傻?”在话题的引领下,有的学生说:“他太傻了。白蛇送他宝石是为了方便他今后打猎,可是他却为了救乡亲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其实,他已经劝说过乡亲们了,算是仁至义尽了。乡亲们听与不听,都不能怨他。”也有的学生说:“海力布这样做,是他的本性使然。你看他平时就爱帮助别人,有了好东西都是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只是留下很少的一部分。牺牲他一个能够换取乡亲们的安全,他觉得值。他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有自己的做人准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乡亲们,无愧于天地。”在思考辩论中,学生真正走进了海力布的内心世界。
(二)关注语言,揣摩人物,活化文本
故事可以说是一个语言宝库,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它们都具有不真实中见真实、不存在中见存在的特点,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教学时,教师要聚焦文本的语言,引导学生细读慢品,深入感悟故事类文本语言的无限魅力。
如,四年级上册的《盘古开天地》一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写道:“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故事对巨人的描写充分地显示出神话故事神奇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引领学生就这些地方细细揣摩品味,使学生不仅感受到神话神奇的特点,而且对盘古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三、重视故事精彩讲述,讲中运用语言
故事类文本之所以被学生喜爱,是因为它那精彩的故事情节。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停留在读懂的层面上,而要提出高层次的要求,让学生体会文本的语言魅力。
(一)注重层次指导,提升学生的讲述能力
要想让学生把故事类文本的故事讲好,就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讲好故事情节,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是讲好故事细节,对故事的精彩部分,要求学生要绘声绘色地讲;三是要融入自己的想象,适当地添枝加叶。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猎人海力布》这篇民间故事,要想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津津有味,深深地吸引听众,就要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讲述。首先要让学生对故事的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一定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其次,要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讲得细致一些。有的学生觉得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特别吸引人,就让他用不同的语气把海力布和小白蛇不同的角色形象地表现出来,并加上表情和动作。如,小白蛇的话“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可以让学生用诚恳的语气、用报恩的心情来讲。在讲到大家看到海力布变成石头以后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语气要低沉、语速要慢,要尽力体现出乡亲们伤心和后悔的心情,还可以适当加上自己此时的感受。这样引导学生讲故事,为学生今后讲好故事奠定基础,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故事结构,轻松学讲故事
把握故事结构能使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得到提升。一些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常常使用反复性的结构形式。把握这种结构特点,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故事讲述更加流畅,而且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如,三年级上册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童话故事,每一段的开头都有“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往前走……”这样的描写。这些描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讲故事的时候娓娓道来、倍感轻松,而且为学生按这样的思路续编故事提供条件。除了反复性结构之外,还有对比性结构、单线性结构、“冰糖葫芦”结构等,这些都应引导学生掌握。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教师要帮助他们把握故事的结构特点,使学生把故事讲得更加精彩。
四、注重适当拓展想象,读写结合延伸故事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故事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练笔。这样读写结合,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极大提升。
(一)在想象中补白
在故事类文本中,并不是所有的情节都写得详细具体,有一些情节在文中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交代。这就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应找准切入点,引领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适当的想象补白。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文本故事的内容,而且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增强学生阅读的快乐感受。
如,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这篇神话故事中,普罗米修斯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后来,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经历了各种痛苦。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经受风吹雨淋、鹫鹰啄食之外,他还经历了哪些痛苦?普罗米修斯又是如何面对的?”并写下来。这样的补白,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普罗米修斯经受的痛苦有更多的了解与認识,而且使学生对普罗米修斯一心为老百姓着想的思想认识感受更加深刻,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想象中创编
学习故事类文本的意义不仅在于读懂故事内容,还在于创编故事,使学生获得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故事类文本的结构特点,并鼓励学生进行创编。如,在学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童话故事以后,教师让学生以“ 找妈妈”的形式进行创编。在学完《蜘蛛开店》以后,让学生以《 开店》为题目进行创编。在读完《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这些故事后,有的学生创编出了《三进玩具城》等童话作品。这种创编活动,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故事类文本是学生最喜欢的文本类型之一。教学时,教师要从故事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出发,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他们品味故事的精彩部分,并让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讲述故事、创编故事。这样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类文本的魅力,而且使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提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