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水热合成氧化铜纳米材料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2020-09-26李晶晶胡佳艳邱滢孙丽侠宋忠诚
李晶晶 胡佳艳 邱滢 孙丽侠 宋忠诚
摘 要:以氯化铜(CuCl2·2H2O)、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通过微波水热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铜纳米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ays Diffraction, XRD)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进行表征。以不同的吸附条件对甲基橙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其吸附率和单位吸附量。结果表明,5 mg CuO纳米材料在初始浓度为60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在40 ℃条件下吸附1.0 h,单位吸附量可达112 mg/g。该吸附剂对其他有机废水具有普适性,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氧化铜;微波水热;吸附
中图分类号:TB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20)04-0015-06
随着我国工业三废排放量的增长,水体污染也愈发严重。在废水处理中,有机废水的处理难度较高且排放量大。处理废水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法、催化氧化法和超滤法等,吸附法是目前應用最广泛的一种处理方法。纳米材料吸附剂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且无毒,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
纳米材料在制备中可以控制其尺寸、形貌和结晶性等,因此,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纳米氧化铜是一种带隙为1.2 eV的窄p型半导体材料,其在气体传感器、锂离子电极材料、光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2]。氧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固相法等[3]。对于沉淀法,往往通过煅烧的方式制备成氧化铜,但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反应后得到的纳米粒子易团聚且颗粒较大;溶胶凝胶法是以铜盐等为原料,通过水解形成溶胶体系,再经过一系列步骤形成相应结构的凝胶,然后再加以处理即可得到纳米氧化铜材料[4];水热法是以水为介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促进反应,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通过水热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铜形貌可控、结晶性好且粒径较均匀,但由于普通水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加热物体,可能存在材料受热不均匀的缺点。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频率在300 GHz~ 300 MHz、波长在100 cm~ 1 mm之间,位于红外辐射和天线电波之间[5]。微波水热法是在普通水热的基础上,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进行反应。微波加热的热量来源于材料本身,因此温度梯度几乎为零,可使微波反应釜内部受热均匀,且大大缩短加热时间,对于一些反应还能使产率增加,反应所得材料形貌均匀、结构可控、性能较佳。早在1992年, Komarneni等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出TiO2、Fe2O3、KNbO3等材料[6]。Zhu等通过微波辅助的方法合成了空心球状CuO,提出纳米片状结构自组装形成纳米球状空心结构的形成机理,经过对降解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性能研究,发现片状次级结构的空心CuO纳米球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7]。仇茉等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氧化铜纳米棒,该纳米棒自组装成微球结构[8]。Mukherjee以金属铜和硝酸铜溶液为原料制备出CuO薄膜,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对于废水处理有较高的价值[9]。
本文通过微波水热法合成氧化铜纳米粒子,并比较不同温度、时间和初始浓度,对氧化铜纳米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所用试剂及实验仪器见表1、表2。
1.2 氧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
准确称取0.5 g的CuCl2·2H2O和1.16 g的NaOH分别放于25 mL烧杯中,加入5 mL去离子水使其完全溶解,在搅拌器作用下,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CuCl2水溶液中,充分反应2 h后,得到前驱体溶液。将其完全转移至微波反应釜内衬中,将反应釜组装完成后放入微波水热合成仪中,以180 ℃烧结48 min①。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次,60 ℃下干燥12 h,得到CuO纳米材料。
1.3 CuO纳米材料吸附甲基橙溶液
准确称取5 mg甲基橙,完全溶解于小烧杯中。将该溶液定容到25 mL容量瓶中,得到200 mg/L甲基橙溶液。分别将稀释至不同浓度的甲基橙溶液置于25 mL容量瓶中。
取5 mg CuO纳米材料加入到离心管中,在无光条件下,对不同吸附温度(0 ℃、20 ℃、40 ℃)、不同吸附时间(0.5 h、1.0 h 、2.0 h)、不同初始浓度(20 mg/L、40 mg/L、60 mg/L)的甲基橙溶液进行吸附。完成后,对经过离心的上清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最大波长465 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吸附率[η](%)及单位吸附量qe(mg/g)。计算公式如下:
1.4 样品的表征
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PERT POWDER)分析样品的物相组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ZEISS MERLIN Compact)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2.1 X射线衍射分析
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氧化铜纳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见图2。从扫描电镜图中可以发现,微波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形貌较为均匀,呈片状结构,粒径大约在100 ~ 600 nm之间,还有一些小碎片分布在纳米片状结构中,小碎片增加了纳米材料的表面积。这种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展现出更好的吸附能力。由图3透射电镜图可以看出,该CuO纳米材料的晶格条纹尺寸约为0. 26 nm,且不同片状之间相互叠加。
2.3 CuO的吸附性能研究
2.3.1甲基橙标准曲线
配制2.0 mg/L、 3.0 mg/L、 4.0 mg/L、 5.0 mg/L、 6.0 mg/L、 7.0 mg/L、 8.0 mg/L的甲基橙标准溶液,在465 nm波长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去离子水为空白,测定甲基橙溶液吸光度,从而得到曲线方程为A=k0 +k1 C ,相关系数R2 = 0.999 0,k0 =-0.016 1,k1 = 0.098 4,标准曲线见图4。
甲基橙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之间的关系见公式(3):
2.3.2吸附性能研究
以CuO对甲基橙溶液的吸附量为依据,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吸附剂的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甲基橙初始浓度对CuO吸附性能的影响。(见表3、表4)
由表5可知,RD > RA > RB > RC ,说明各因素对CuO吸附性能的影响从主到次的顺序为:D(甲基橙初始浓度)、A(CuO的量)、 B(吸附温度)、 C(吸附时间)。由于在A因素列:K1 > K2 > K3,B因素列:K3 > K2 > K1,C因素列:K2 > K1 > K3,D因素列:K3 > K2 > K1。所以,以CuO對甲基橙溶液的吸附量为依据,最佳吸附条件为A1、B3、C2、D3,即微波法合成CuO纳米材料吸附甲基橙溶液的最佳条件为:CuO质量为5 mg、吸附温度为40 ℃、吸附时间为1.0 h、甲基橙初始浓度为60 mg/L。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吸附性能的CuO纳米材料,该材料在甲基橙溶液中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CuO的质量为5 mg、吸附温度为40 ℃、吸附时间为1.0 h和甲基橙初始浓度为60 mg/L时,CuO对甲基橙的单位吸附量最高。该纳米材料的结晶性好、制备工序简单、耗时较短,可有效治理有机废水。
注释:
① 由于其他不同的制备条件,如150 ℃烧结48 min,制备出的CuO纳米材料结晶性较差,形貌不佳,吸附性能比本文所采用方法制得的CuO纳米材料降低30%,故本文仅研究180 ℃条件下制备的CuO纳米材料。
参考文献:
[1] THEOPHIL A,S·JOHNS,KANIMOZHI K, et al. Microwave assisted green synthesis of CuO nanoparticles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J]. Materials Today: Proceedings,2020. DOI:10.1016/j.matpr.2020.04.881.
[2] 曹霄峰,张雷,李兆乾,等.微波辅助水热法制备花状氧化铜(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2, 28(11):2373-2378.
[3] 张灿英,朱海涛,王继鑫,等.超声和微波作用下制备纳米氧化铜[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A02):88-90.
[4] 邢静. 系列纳米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6.
[5] 崔礼生,韩跃新.微波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J].中国粉体工业,2005(5):8-12.
[6] KOMARNENI S, ROY R, LI Q H . Microwave-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ceramic powders[J].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1992,27(12):1393-1405.
[7] ZHU J, QIAN X. From 2-D CuO nanosheets to 3-D hollow nanospheres: interface-assisted synthesis, surface photovoltage properties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J].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10,183(7):1632-1639.
[8] 仇茉,朱连杰,马春燕,等.温和水热法合成具有纳米棒状次级结构的氧化铜微球及其光学性质[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2,28(2):58-61.
[9] MUKHERJEE N, SHOW B, MAJI S K, et al. CuO nano-whiskers: electrodeposition, Raman analysis, photoluminescence study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J]. Materials Letters, 2011,65(21/22):3248-3250.
责任编辑 祁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