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院感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观察

2020-09-26王梅英刘佳微杨冬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22期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感染满意度

王梅英 刘佳微 杨冬华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院感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院感质量管理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模式质量管理)和实验组(50例,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质量改进情况。结果 实验组整体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P<0.05)。实验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院感质量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院感质量持续改进中推广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院感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保证医院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院感质量;满意度;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2..02

品管圈(QCC)指的是互补、相近或是相同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自动组成一个小组,通过集思广益、群体合作的方式,按照特定流产以及品管圈活动的七大手法,切实解决在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品管圈的主要特征在于关注人员的参与性,实现员工、技术人员和领导的结合。从医院内的感染情况来看,系统科学的降低院内感染风险,不仅是临床医师和患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医学发展研究的主要方向,更是医学上研究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难题。本研究对品管圈活动在院感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8例,女42例,年龄20~63岁,平均(41.7±20.3)岁。按照不同的院感质量管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5±18.6)岁,实验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0.6±19.2)岁,差异对比意义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质量管理,结合临床表现和常规检查结果,告知患者疾病情况。实验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模式,具体措施:由7名护理人员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选择护士长作为圈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和策划,由1名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辅导员,主要负责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其余人员负责活动的实施。确定活动主题后,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开展品管圈活动,持续改进质量,并按照共同的标准进行评分,本次活动主题为“质改圈”,即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本次品管圈活动时长确定为6个月,共分为选定主体、活动计划拟定、把握现状、设定目标、解析、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对策、确认效果、标准化、改进与检讨等流程,定期组织会议确定活动的细节。

品管圈活动改进和巩固措施:第一,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改进;第二,组织品管圈小组成员定期接受学习和培训,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授课,加强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第三,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的护理流程,保证严格执行医嘱,对患者药物治疗方法的准确性进行核实,保证临床护理效果;第四,通过定期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消毒安全意识,了解卫生消毒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联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保证严格按流程清洁手部,同时,加强医院内洗手液的管理,定时核对数量,并将其放置在便于取用的位置上。

1.3 观察指标

①通过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观察对象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总分100分,满意为80分以上,比较满意为60分以上,不滿意为59分以下,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病例总数×100%。②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感染发生情况。③对比两组观察对象质量改进措施实施前后,卫生工未做到一桌一巾、消毒剂过期或是未标注时间、无菌盘过期或是未标注时间、棉签过期或是未标注时间等质量问题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借助版本为SPSS 22.0的软件包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并实施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50例观察对象中,感染患者1例,约占2.0%,对照组50例观察对象中,感染患者3例,约占6.0%,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质量问题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观察对象质量改进措施实施前院感质量问题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院感质量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如表2所示。

3 讨 论

品管圈活动指的是通过集思广益的方法,由品管圈小组成员从实际需求出发,指定和实施品管圈活动方案,保证活动课题完成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这一质量管理模式相对较为活泼,因而能够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1-2]。在品管圈活动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能够利用新的品管方法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人员参与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开发出小组成员的智慧和能力,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激发员工的自主自发精神[3-4]。

在院感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模式,有助于医护人员感染预防能力、护理能力和抗感染意识的增强,进而保证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医护人员更加规范地工作,保证医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5-6]。同时,医院也能够不断改进医疗环境,降低医院感染的客观发生风险,综合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有效控制突发事件,患者也能够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改善自身的身心状态,提高自我防护能力[7-8]。按照PDCA循环的方式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保证每个问题的逐步解决,进而保证工作质量的持续阶梯式上升,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分析和总结经验,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指导,提高品管圈活动的有效性,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自律性,最大限度开发出员工的管理能力[9-10]。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实验组整体满意度为9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0%(P<0.05)。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P<0.05)。实验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院感质量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由此可见,在院感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模式,整体效果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在院感质量持续改进中推广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院感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保证医院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盈霞,马笑含,靳文英.品管圈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与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7):893-894.

[2] 张彩虹,罗 英,薛杏娟,等.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手术器械灭菌后湿包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1):109-110.

[3] 王 欢.品管圈用于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9,6(3):196-197.

[4] 成智慧.神经外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281-282.

[5] 柴春英.品管圈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探索[J].内蒙古中医药,2014,2(17):88-89.

[6] 罗 玲.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5):5,8.

[7] 罗晓华.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0):157-158.

[8] 董馨潞,王 莉,唐婷婷.等.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9):135,137.

[9] 李淑娟.品管圈在神经亦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5):26-28.

[10] 申 苗.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科技视界,2019(1):182-183.

猜你喜欢

品管圈活动感染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效果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QCC在提升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