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军教授微传
2020-09-26甘小盼
邹建军,四川威远县人,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大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华中师大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诗歌》杂志副主编。兼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川大湖北校友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研会理事、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理事。曾任《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世界文学评论》主编、湖北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外国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文学地理学、文学伦理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在三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一共编著有30多本著作出版,公开发表400多篇学术论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参考消息》、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和人大复印资料各卷全文转载。其著作和论文多次获奖,包括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湖北省优秀文艺论文奖、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学奖、湖北省学术期刊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外国文学教研会优秀著作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优秀著作一等奖、中国新诗九十周年优秀论文奖等。1998年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诗歌评论家”,2020年入选“2020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最具有影响力学者”。
从四川盆地走出来的人,似乎大都受到了上天的眷顾,从扬雄到陈寿,从李白到东坡,从司马相如到虞允文,从郭沫若到罗念生,都是名垂青史的大家。四川钟灵毓秀之地,滋养人的心灵,也滋养文的灵魂。邹老师的老家在四川省威远县一个名为越溪镇的乡下,小镇处于群山的环抱之中,高山群簇,深谷凌然。少年时代的邹老师曾经跨越山水,到数公里外求学。重重深山影响了邹老师的性格,使他如山一般沉稳踏实,也如山一般内蕴丰富,深藏万千。就像他老家那一条小河,一直向西流二百六十公里,与岷江相伴而行,最后在长江附近又汇入了伟大的岷江。
一.学者:志存高远,辟土开疆
邹老师履历丰富,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中南民族学院中文系(现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任教,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曾任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学科带头人。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到武汉大学中文系作访问学者,从事《二十世纪中国诗学》课题研究。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0年担任中南民族大学女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女书文化研究,前后六次到湖南南部和广西北部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许多重要课题和文创设计。2003年,调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任副主编,直到2013年调任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日常工作长达11年。老师在任期间,该杂志于2005年开始为美国三大权威数据库之一的AHCI收录,并在201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2006年创办学术集刊《世界文学评论》并任副主编,2010年开始担任主编。2008年开始,担任《中国诗歌》杂志副主编,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2013年至2015年曾任学术集刊《华中学术》副主编三年。广泛的研究兴趣和曲折的学术经历,拓宽了邹老师的学术研究视野,长期的杂志编辑工作使老师长期关注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
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邹建军,一腔热情洒在中国新诗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在诗学研究和诗歌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治学伊始,邹老师就以开阔的视野与广阔的胸怀审视中外诗歌的走向。他早年对台湾诗人所做的研究,曾被相关专家称之为“难度极大”的项目,研究成果主要收录在《台港现代诗论十二家》与《中国新诗理论研究》等著作中,为老师带来良好的学术声誉。在对现代诗歌批评理论的研究中,老师提出“学院诗歌批评”的主张,提炼出“情真”“意藏”“象美”“言凝”的艺术标准,获得诗界的广泛认同。以此为基础,他在中国新诗的走向、诗歌的本质、诗歌意象艺术以及诗体形式的构建等方面,撰写多篇论文进行探讨,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构建,一直走在中国新诗研究的前沿。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老师以华裔美籍作家谭恩美的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为准确、科学地解读美国华人文学,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术语和概念,体现在著作《“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一书和系列学术论文中。2005年开始,他发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立品质与兼容品格》《从分离到融合:〈通灵女孩〉中的三个伦理维度》《“和”:谭恩美长篇小说伦理思想的核心》等系列论文,积极探索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2017年又发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关键词阐释》,在从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本质问题,并将这一思路延伸至2019年的两篇论文《伦理文学与非伦理文学的区分及其理论意义》和《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单向性》,不断进行理论反思和深化论述。在批评方法上,老师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学地理学批评,并归纳出一整套的术语与概念,依然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我们应当如何开展文学地理学研究》《文学地理学关键词研究》等,从理论角度阐述文学地理学的诸多关键术语,为中国的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老师在文学伦理学和文学地理学方面有许多创见,特别是他提出和发展起来的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影响了一代学人的学术研究。
老师对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著作《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中,他深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于是深入阐述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三种模式,特别针对“下潜”模式提出了新颖的观点,重点论证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基础存在的“文学间性”问题。强烈的学术问题意识、高远的国际视域和对比较文学学科的深刻反思,对于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文学是一个大的研究领域,他既有宏观上的思考,也有微观上的探析,并且取得了切实的学术成果。近几年,老师的学术兴趣转移到了民間文学的国际旅行现象,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同时,对文创产业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福建和四川诸多地方设计了文创方案,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邹老师是一位富于激情、充满干劲的学者,每一次学术转变都能迅速地投入,并做出令人惊叹的成果。在治学上,老师常常要求自己志存高远,且勇于实践。因为,学者需要做的是从现有的文本或现象中看清其本质,挖掘其隐藏的深层次的内容,体现出创新性的基本要求。既要立足实际,又要登高望远,自成体系,从无到有,方可为一“家”。
二.教师:教书育人,以身为则
1998年,老师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迄今,老师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与访问学者,有近40位考上了重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得以继续深造,成为国家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他自己也培养了17位博士研究生,成为了中国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生力军。邹老师不仅教书育人,圆满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更不断调试教学的方式,提出了研究生教学的多重策略,践行于教学实践中。他对学生总是十分照顾,很多学生与老师都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邹老师执教三十年之际,学生们自发收集、汇编相关的论文和文学作品,出版了《银桂飘香的岁月》(2013年)和《一山飞峙大江边》(2014年)。这两本厚重的著作所记录的,就是他在中南民族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所指导的本、硕、博三个学习阶段的学生们,对老师的点滴回忆,表达了学生们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三十六年的教学经历和丰富的经验,使邹老师深深认识到教师的责任与品质。他十分注重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训练,授学生以“渔”。在教学上,老师总结出一套“读”、“写”、“讲”的教学方针,首先要求学生们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此为“读”。读后便要“思”,他便指定主题,要求讨论全新的学术问题。答案明了之后,便要“讲”。于是老师放开课堂,要求学生脱稿报告。“讲”完之后,就要“写”,将自己的思考整理为文。由于“讲”是“集大成者”,老师为此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了许多发言机会,创办学术交流平台——中外文学讲坛,此平台在2009年获得了教育部研究生创新计划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专项经费资助,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老师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体现在论文《为研究生的成长搭建学术平台》,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引起了反响。他成功的教学经验,也被已经开始工作的学生们带入到自己的课堂,承袭并延续着“邹门传统”。
对于学生的学术训练,邹老师从来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与书斋研读。他每年都会要求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并推动了中国文学地理学会每一届年会中的“硕博论坛”的形成,完善了奖励机制,鼓励青年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在学术生活之外,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带着学生们不断亲近山水。他几乎每半年就会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学生们感受自然山水,领悟人生。
多年来,邹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懈地耕耘,更是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向上。他常说:“硕士要成为专业人才,博士要成为一流人才。”为了让学生成为“一流人才”,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老师的眼中,“人才”首先要立德,德行兼备,与人为善,互爱互助;其次,要成“才”,因而治学要严谨,脚踏实地,善于听取批评意见。每年开学时,老师都会与新生开个小玩笑:“如果你的同门在南门和人闹矛盾了,怎么办啊?”然后,笑呵呵地说:“这时候,王金黄就要上前去,把他们吊在树上!”这么一说,我们全都笑了起来,他自己也哈哈大笑,告诉我们,在求学的路上,大家相聚就是缘,希望我们能将“异乡”当成“故乡”,将师友当成家人,所有人都是可以倾诉、可以依靠的亲人。师门内融洽和睦、互助互爱,师门外乐于助人、与人为善,渐渐地成为了我们不可剥离的习惯。
邹老师很善于利用时间碎片和工具,进行研究和工作。手机于他而言,是一个非常便捷的学习工具。每每出差,动车的飞机便成为了他的工作场所。他在手机上的认真比划,在两三个小时之后,全都成了美丽的诗文。老师是真的将学习溶解为生活的一部分,并希望我们也是如此,不是为了学位、为了名利学习,而是真心喜欢、真切投入。所以,他希望我们也能将学习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在校时能成为优秀的学生,离校后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邹老师总是时刻牵挂着他的学生们,一面担心他们没有好的学习场所,就将自己的办公室充分利用起来;一面又担心他们忙于学习忽略身体,常常要求他们每学习半小时,就要走动;他总是担心他们不认真刻苦,暮年白头空余悲恨;又担心他们只重学习,错过陌上杨柳青。
三.诗人:诗赋立言,文章千古
诗歌是邹老师已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老师最得意的文学创作当属十四行诗,他出版的《时光的年轮》《邹惟山十四行抒情诗集》《汉语十四行实验诗集》等作品,在国内外具有领先水平。从早期的诗歌实践开始,老师在诗歌的创作中不断加入新的元素,不断进行着新的尝试,古体和新体、自由体和格律体、十四行和古言,最终从中冶炼出成熟的十四行体诗歌。
邹老师早期的十四行诗,寄情山水,书写人情,尤其擅长描摹自然风物。诗人總是游历各地,记述评判,像是游记,加上奇特的想象与灵动飘逸的语言,又恍若游仙。老师总以人的生存处境而画龙点睛,许多人生都活跃在他的诗中。组诗《海之问》、《四季之游》和《俩母山的石头》等,是他的心灵与自然山水的对话,看似不经意,却偏偏扣人心弦。缘事而发,触景动情,对文化有着深刻的感悟。《九凤神鸟》《读〈离骚〉》等组诗,展现了诗人对楚地文化的独特理解,又寄寓了诗人的无限感慨。在浓郁的诗意中,古典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碰撞,具有强烈的互文性,具有了强大的思想艺术张力。
邹老师的诗歌是想象的荟聚,不避神鬼,大胆挥墨,记录下了四川众多的人文景观与民间传说。老师是一位细腻敏锐的观察者,对于故乡的民风民俗,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经常与我们分享威远的民俗风情,讲俩母仙山的龙脉走向,讲老屋旧阁楼上的红色绣花鞋,讲屋后山上奇异的牛石头。老师对自己老家的一切都抱有强烈的兴趣,兴致勃勃地听闻着一切奇闻异事。威远县各处的民俗节庆、故事传说,甚至家族起源、村名由来,他都可以如数家珍。正是这强烈的好奇心,加上老师潇洒飘逸的想象力,才形成了他大量诗作中的“龙宫”与“神鬼”,成就了神秘绮丽的艺术色彩。
邹老师对诗歌的体裁和形式进行了丰富的实验,最终还是回到了十四行的创作。自2018年以来,老师开始对寒山的诗歌产生兴趣,慢慢仿照寒山诗歌中的精巧隐喻,以极俗的语言写极雅,开始了“拟寒山体”的创作。许多诗作在一种大俗之中,寄寓了深刻的主题。经过多年的实践,老师积累下丰富的创作经验,写作已经成为他的“下意识”行为。2020年春节前后,《俩母山中拟寒山体》在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公众号发布,组诗记录了邹老师春节前后在家乡的生活细节,既饱含着诗人对故乡土地、故乡乡邻的怀念和充满童趣的回忆,又有多年离家物是人非的淡淡愁绪,人与地的相互关系,就诞生在离与别的人生际遇里。最近两年老师集中于二十行体的写作,在原有的十四行诗的基础上,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发展出了许多新的文体和技巧要素。邹老师是一位情感丰富、想象丰富的诗人,在普通、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到温情脉脉的生活瞬间,在山川风月中体味到自然之美,凝练成诗人铮铮的风骨,既笑对一切可爱之物,也怒对一切不平之事。正因此,他的十四行诗和拟寒山体,包括他的二十行体,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邹老师也很热心于散文的写作,创作了一百篇抒情散文,编成了两本精美的散文集。在散文集《此情可待》中,他抒发了美好的人情与人性,其中收录的作品,如《“末代地主”王有余先生》《怀念陆耀东先生》《怀念黄曼君教授》等,都是以作者久久不能平复的深厚情感为媒,以生活点滴为基,复活了王有余等乡邻和陆耀东、黄曼君等恩师的动人形象,满含着作者的敬意与怀念。和他的诗歌一样,这些作品充满了真挚的感情,文风平易晓畅,多了几分天真的诗意,总是让人沉浸其中。老师十分热心于赋的写作,已经完成了各种赋体一百篇,编成了两本赋集,正待出版。他还花了十年的时间,以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为对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成了五部《惟山哲学笔记》,厚达一百万字。这显然是受到西方学者惯于哲学思考的影响,以笔记体的形式记录下对人生的感悟与辩证思考,内容涉及处世、为人、为学、哲思等多个方面,内容朴实,暗含哲思。老师总能在平凡中见到不平凡,在岁月的磨砺中更显现出稚子般的赤诚与天真。我们读他的每一篇作品,都像是一场穿越,跨过时间和空间,穿越人生的厚度,既品味到孩童般的天真浪漫,又体味到长者的智慧与深沉。
邹老师大半生的时光,都是和学生一起度过的。他把自己居所命名为“江南云台”,房中全部堆满了书刊。有幸曾与师妹们一起帮忙整理过,将藏在床头和铺在过道上的书,挑挑拣拣又摆了八九个书柜,内容包容万千。我们正震惊咋舌时,他却轻描淡写一句:“哦,是以前看过的书,五花八门的。”他的一句略帶嫌弃的不以为意,不知饱含了多少年的灯火与星夜,惟其如此,沉浸学界数十年的他,才会在多条兴趣的枝蔓上,结出辉煌的果实吧!时至今日,他依然沉醉书海,每每有新发现新感悟,总是乐呵呵地和我们分享。
过往繁华如云烟,邹老师总是在不经意中曾经攀爬到的高峰,而以谦逊的姿态,兴致勃勃地开启了下一个论题。他严谨的治学态度、饱满热情的探索精神,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都指引着我们一路向前,不断进取,不断收获!
甘小盼,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间文学,神话理论,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