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贡市沱江流域盐文化聚落选址特征研究

2020-09-26胡耀丹刘磊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17期

胡耀丹 刘磊

摘要 对自贡市沱江流域内的13个典型盐文化聚落选址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些盐文化传统聚落选址的原因和规律。研究表明:自贡市沱江流域盐文化聚落整体呈现出沿运输河流线性均匀分布的特征,体现出以产盐地为中心聚集的特点;同时大部分聚落选址上具有临水缓丘坡面地带、河谷急弯浅滩地带和水陆交通交汇处的特征。其原因与当时内战的时代背景、盐运的运输交易功能需求和沱江流域自然地理特征有关。该研究可为相关盐文化聚落的地方文化保育、风貌特色打造、旅游价值挖掘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川盐古道;聚落;盐文化;选址特征

中图分类号 TU 9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17-0083-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7.02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lt Cultural Settlements Location in Tuojiang River Basin of Zigong City

HU Yaodan,LIU Lei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13 typical salt cultural settlements in the Tuojiang River basin of Zigong City, and reveals the reasons and rules of site selection of these traditional salt cultural settlements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shows that the salt cultural settlements in the Tuojiang River basin of Zigong Cit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ear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along the transport river, which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lt production land as the center. At the same time, most of the settlement sit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lly area, the shallow area of the sharp bend of the valley and the interchanges of land and water. The reasons are related to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ivil war, the functional demand of salt transportation and trade, and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ojiang River basin.This study can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such as the local cultural conservation, the creation of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ourism value of relevant salt cultural settlements.

Key words Sichuan ancient salt road;Settlement;Salt cultur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川鹽古道作为历史时期因盐运而形成的道路系统,对川渝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古道上分布的传统聚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传统聚落的景观节点、山水结构、选址环境都与聚落形成时的历史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近年来,对川盐古道上传统聚落的研究逐渐增加,涉及传统聚落的概念和范围[1-2]、聚落的可持续发展[3]、聚落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4]、聚落价值保护与旅游发展[5]、聚落空间形态特征[6]等。

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川盐古道的传统聚落有了更多的研究和分析,但目前对古道上传统聚落的选址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具体到自贡市沱江流域的更是匮乏。一是因为此类传统聚落多分布范围广且大部分位置偏僻,历史资料匮乏,实地考察资料和文本资料的获取都较为困难。二是因为大部分传统聚落目前经济发展情况较差,当地对单个传统聚落文化价值的挖掘和保护力度尚且不足,更加缺乏结合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对多个传统聚落系统性、规律性的研究。对于类型化聚落的选址研究,从最早的相地术到现代的生态适应性理论和西方聚落选址理论[7],研究内容基本都是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历史人文因素三部分,分析经济历史文化对研究对象周边山水地形等物质特征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一些资源开始流向乡镇,这些沉寂多年的历史聚落也缓缓迈开发展的步伐。沱江流域的部分盐文化聚落也希望能在抓住这次发展旅游业的机遇,开始了对聚落内部古建遗迹和整体景观的打造。该研究从“流域”的尺度,从“川盐古道”的角度,分析了在同样历史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13个典型聚落,总结这些聚落在自然因素的限制下体现出的布局和选址特征,为同行学者对这些传统聚落景观的独特性、文化的标志性、开发的价值性进行深入探讨提供帮助。

1 自贡市沱江流域聚落的盐文化背景

自贡市作为典型因盐而生的城市,其市域范围内沱江流域附近的聚落成因大多与当时川盐的生产运输有关,在当时因两次“川盐济楚”事件而繁荣的川盐行业大背景下,承载盐运的川盐古道和古道周边聚落也因此兴盛,在当时水陆交错的川盐古道中,自贡市沱江流域是重要且典型的盐运线路之一。

1.1 川盐古道概况

川盐古道是指历史时期将川渝地区的产盐销往川渝、鄂楚、滇黔甚至秦晋等地形成的盐文化线路,物质载体由分枝状水路航道和网状的陆路构成。之前被当地百姓称为“盐大路”或“老大路”,在2007年由赵逵等正式提出“川盐古道”这一名称[8]。川盐古道历史悠久,雏形产生于明代,当时的盐销售范围基本限于老四川地区;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开始逐渐扩散到贵州的威宁、遵义等地;直到1851年和1937年前后两次由内战引发的“川盐济楚”事件发生,导致国内各地对四川井盐的需求猛增,川盐古道的线路因此迅速拓展,走向极盛时期,并逐渐形成最后的格局。第二次“川盐济楚”事件结束后,海盐的进入致使川盐滞销,盐井封停,盐道也不复兴旺。最后随着当地公路铁路替代水路成为人们新的主要货运交通方式,川盐古道彻底走向衰落。

川盐古道主要有3个特点:①其道路主体是当时官方的国家道路,国家会在道路上重要的据点安排官员设置关卡,即官道或国家驿道;②川盐古道不是单一的一条主要运输通道,而是以川渝产盐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的多条水陆运输线路网;③川盐古道存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对沿途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

1.2 川盐古道沱江流域概况

川盐古道根据盐运目的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运输路线,主要可分为4条线路,即川滇古盐道、川黔古盐道、川鄂古盐道以及川湘古盐道。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这些古道都是以水路运输为主体, 陆路运输为辅助形成的复杂道路网络,各盐道之间也会不同程度上产生交叉和重合。川鄂古道以汉水、长江、清江、酉水为主;川湘古盐道以湖南的湘、资、沅、澧四大水系为主;川黔古盐道以永按、仁岸、綦岸和涪岸为主;川滇古道以“蜀身毒道”“润盐古道”“五尺道”等陆路为主体[10-11]。除了这些主体道路外,还有许多以沿途聚落为中心连接起周边的大小城镇和村落的石板小道,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由于川盐古道的线路多,范围广,许多道路崎岖,聚落偏僻,研究难度大。该研究将研究范围缩小到因盐而生的典型城市——自贡,研究自贡市范围内沱江流域盐道上的聚落。自贡市沱江流域范围内的川盐古道是当时自贡和富顺盐场产盐出川的重要通道,也是川鄂和川滇古盐道的出川前段,是被当地人称为“东大道下川路”的主要部分。由沱江的支流旭水河、釜溪河和干流沱江构成,旭水河为釜溪河前段,在自贡市区与威远河交汇后称为釜溪河,在东南方向在富顺县汇入沱江干流,并在泸州市与长江交汇。

2 自贡市沱江流域聚落分类和布局

2.1 聚落统计与分类

东大道下川水路沿途与盐业有关的传统商贸聚落主要聚落有艾叶镇、自贡市区、仙市镇、沿滩区、詹家井村、邓关镇、富顺县、牛佛镇、沙溪村、狮市镇、琵琶镇、赵化镇、长滩镇等。

48卷17期胡耀丹等 自贡市沱江流域盐文化聚落选址特征研究

研究范围内的沱江流域盐文化影响下形成的13个商贸聚落中,按照聚落形成原因,可以将其分为因产盐而兴和因运盐而兴的两种聚落,其中大部分都是运盐而兴的聚落(表1)。但比较之下,可以看出因产盐而兴的聚落虽少但发展更好,其中自贡和富顺都已经发展成为城市级别,进行了经济的转型,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但随着这些城市的快速拓展和更新换代,聚落原有的格局基本已经不复存在,仅剩部分遗址遗迹散点分布在现代城市之中。因运盐而兴的聚落,隨着盐业的衰落,往来人流量减少让当地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同时水运的衰落和陆运的兴盛,使得这些聚落不再具有曾经的区位优势。这些聚落发展缓慢,基本限于村、镇的水平,但也因此许多古镇的原始聚落空间格局、庙宇建筑、牌坊码头等遗迹保留得更加完整。随着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资源开始流向村镇,如何在保留这些聚落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参与到现代经济的发展中需进一步探讨。

2.2 聚落布局特征

自贡市沱江流域内各盐文化聚落的整体布局,呈现出以两个产盐地为中心的聚集特点和在各河道沿途均匀分布的特点(图1)。中心聚集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的产盐地——自贡市区和富顺县城,以此两地为中心10 km为半径的辐射范围内,覆盖了各方向散点分布多个城镇和码头。自贡市区为中心10 km范围内,主要的城镇有艾叶古镇和仙市古镇,码头方面,还分布有艾叶滩大码头、艾叶顺海井盐码头、中桥码头、雷公滩码头、熊家沱码头、五皇洞码头、重滩码头、自流井老街盐运码头、火井沱码头 、张家沱码头、仙市盐运码头等。同样的富顺县城10 km范围内,形成了狮市古镇和邓关镇等盐运集散聚落,同时附近也分布有詹家井盐码头、太源井码头、邓井关盐码头、狮市盐码头、富顺小南门码头及东门码头等。形成这样聚落和码头布局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将本地产盐快速分销到各个方向的需求[12]。

沿河道进行线性分析,沿途主要聚落之间的距离不长,基本在十几千米上下浮动,这既与当时的盐业船只的河道运行效率有关,也与当时的盐道关卡设立有关。当时在洪水期船只顺流下行效率大概为日行20km左右,照此算来平均一日内经过2~3个主要的聚落较为合理,在这些聚落水运盐道上的人员可以靠岸进行盐运的交换或是购买基本的补给。同时在沱江干流上半段,即内江至富顺县城段的流域,几个主要聚落之间的距离基本都在10 km左右,只有其他河道间距的一半,这与当时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向有关,富顺至内江段的盐运方向是由南往北运输,与沱江流向相反,当时逆水上行的效率也比顺水下行的效率低,相应此河段沿途主要聚落的沿河段分布也相应更为密集。

3 自貢市沱江流域聚落选址特点

3.1 丘陵地貌下的聚落选址特点

研究范围内的沱江流域地貌以丘陵为主,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缓坡低山丘地貌类型。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平均海拔为300~400m,无连续明显主体山脉。丘陵地貌的地形高差虽然没有山地地貌那么大,但与平原地区的城镇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别,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聚落的地表是立体起伏的。如图2所示,按照聚落选址在丘陵地貌的空间关系来看,最为常见的选址主要有低丘山岗地带、低丘平缓地带、缓丘坡面地带3种,也有部分聚落的选址是多种地形的复合组合。选址于低丘山岗的聚落位于山体的高处较平坦地区,居高临下,选址主要是出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防卫安全考虑,自贡市域内典型的以三多寨、大安寨为例,此类聚落的选址多以寨、堡为称号。选址于低丘平缓地带聚落内部不会有明显的高差,土地相对平整充裕,从数量来看是沱江流域最多的,但此类聚落最初多是靠小农经济发展起来,一般与盐道贸易无关,典型的以回龙镇、瓦市镇为例。选址于缓丘坡面地带的聚落一般存在几十米的高差,同时内部的街道坡面或阶梯有明显朝向,以仙市镇、狮市镇为例。

沱江流域盐文化聚落作为盐运河道而兴盛的聚落,码头都是必要且重要的部分,因此这些聚落都是面水而建。为了便于码头货物卸运,聚落不能与河面高差过大;但出于防洪的需求,聚落也需要与河面有一定高差。同时出于建筑建设和聚落发展的需求,聚落整体的坡面坡度不能过大。因此同时满足以上要求的临水缓丘坡面地带也被作为大部分沱江流域盐文化聚落的选址,这些聚落主体海拔基本都高于河面常水位10~40m,这些聚落空间上也具有层层迭起的立体式景观特征和沿河岸水平带状延展的空间特点。在沱江流域盐运河道的沿途聚落中,仙市镇、牛佛镇、赵化镇、长滩镇等大部分聚落都具有这一选址特点。同时,也有少部分聚落属于多种地形的组合,例如狮市镇主体就是临水缓丘坡面和低丘山岗的结合,聚落从河边沿山脊线到山顶发展,山顶也有寨落的形成。

因此,从地形地貌来分析,在盐文化背景和沱江流域丘陵地貌共同影响下,这些典型聚落选址呈现以出临水缓丘坡面地带为主,偶尔有其他地带结合的复合型选址特征(图2)。同时这样的地形选址特征也影响了聚落在现代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运衰落陆运兴盛,聚落逐渐向平坦地形区集中。单从地形地貌这一方面来说,这些承载着盐文化背景的聚落,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并不占据优势,许多聚落发展已经停滞甚至倒退。

3.2 水文地貌下的聚落选址特点

如图3所示,沱江流域在漫长演化过程中,河道初期由于落差大流速快,逐渐向两岸侵蚀,河谷不断延长,从深而窄的“V”型变为横剖面宽而浅的“U”槽型。现状的沱江流域的河谷在许多河段都出现了“V”和“U”,这致使河道变得曲折蜿蜒,沿途的急弯卡口处处皆是,许多地方的岸线和河床面都极不规则,江心或江畔偶有巨石。因为盐道以水运为主的功能需求,盐文化背景下的聚落大部分都是临水而建,也就是河谷地带。但有的流域河道急弯形成的滩洄水流急、漩涡多,有的河道狭窄在洪旱两季水位差距大,或是河床面过高在水浅时会形成浅滩或是露出地面,这些特点的河道都给沿途路过的盐运船只通行造成了巨大的阻碍。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后来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应对,比如特有的船只“歪脑壳船”的发明,沿途水闸堰口的修建等[13]。但在当时最直接也最保险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这些险滩急弯的区域卸货下船,让挑夫或牛马驮运货物通过这一段流域,同时让纤夫在岸上拉着船只通过这一段流域,这也是沱江流域大部分盐文化聚落最初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统计发现,在研究范围内典型的13个沱江流域盐文化背景聚落里,6个聚落附近是有急弯的,5个聚落附近是有浅滩的,而同时有浅滩和急弯这两种特征的共3个聚落。

总的来说,从水文地貌而言,在盐文化背景和沱江水文地貌共同影响下,这些典型的聚落选址多位于河谷急弯浅滩处,且呈现出在河流交汇处易形成大型聚落的特征。

3.3 道路交通影响下的聚落选址特点

道路按照承载基址的不同可以分为陆路和水路两种,在沱江流域的研究背景下,水路交通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选取的典型聚落也都是选址于河道沿途两岸的。在一些河流交汇处,作为水路交通的节点,物流人流容易在此聚集,因此河流交汇处通常会在此发展形成规模较大的聚落组团;同理,一些盐道水路陆路交汇的地段也容易形成聚落,仙市镇、牛佛镇等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14]。除此之外,水路交通也会影响当地陆路交通的发展,水路依存于水道无法遍及各地,川盐若要运销到各级村镇依旧需要依靠陆路的帮助,因此沿江的盐文化聚落作为分销点也成为附近各村镇盐运陆路的交汇节点,同时聚落码头的出现也使得河道两岸被连接起来,聚落水路的兴盛促进了当地陆路的繁荣,使得聚落逐渐成为水路陆路交汇的重要节点。

从道路交通来说,在盐文化背景和水陆盐道的共同影响下,聚落易在河流交汇处或水陆通道交汇处形成,同时这些聚落的出现会极大促进聚落与附近村镇陆路交通的发展,使聚落逐渐发展成为水陆通道的交通节点。

4 结论

通过对自贡市沱江流域同一年代背景下传统聚落的选址共性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发现传统聚落在整体布局上具有运盐聚落线性均匀分布,产盐聚落中心聚集分布的特点。单个传统聚落选址上具有临水缓丘坡面地带、河谷急弯浅滩地带和水陆交通交汇处的特征。这些特征的探讨对自贡市沱江流域以及整个川盐古道上传统聚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在这个古镇旅游开始趋向同质化、模式化的现状下,选址特征中凸显出传统聚落景观的独特性、文化的标志性,可能会在自贡市沱江流域的旅游整体规划和单个聚落的发展规划中,帮助其找到属于盐文化聚落的独特魅力的依据,为川渝乡村振兴的风貌特色、品牌营造、文化价值的挖掘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獻

[1] 赵逵,杨雪松,张钰.“川盐古道”文化线路之研究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314-317.

[2] 杨雪松,赵逵.“川盐古道”文化线路的特征解析[J].华中建筑,2008(10):211-214,240.

[3] MARSCHALEK L. The concept of participatory local sustainability projects in seven Chinese villag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 87(2):226-235.

[4] 邓军.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5):35-44.

[5] 王玮.仙市镇历史街区和新区观光与传统商业街打造:基于人文历史与现代营销管理视角[M]//曾凡英.中国盐文化(第10辑).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6] 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7] 潘莹,段佳卉,施瑛.环境选择视角下的广东汉民系传统聚落选址与景观格局分析[J].建筑遗产,2019(2):24-31.

[8] 赵逵,张钰,杨雪松.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研究[C]//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07:294-297.

[9] 邓军.川盐古道研究刍论:基于川盐古道的实地考察[J].盐业史研究,2015(2):41-50.

[10] 赵逵.川盐古道的形成与线路分布[J].中国三峡,2014(10):28-45.

[11] 邓军.文化线路视阈下川黔古盐道遗产体系与协同保护[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2(6):19-25.

[12] 李飞,刘真珍,王彦玉,等.四川自贡井盐遗址及盐运古道考察简报[J].南方文物,2016(1):132-137.

[13] 王文君.近30年来清代民国川江航运研究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09(2):188-192.

[14] 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