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为什么享受不到高回报
2020-09-26汪标
汪标
过去2年,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的表现良好,然而基民并没有享受到基金带来的高回报,原因主要是入市资金较少和交易过于频繁。
投资的时候,很多人都希望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投资固定收益产品是难以实现这一愿望的,因为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是固定的,除了持有之外,很难获得交易性投资机会。相反,股市等高波动市场,存在较多的交易性机会,投资者总认为可以通过高抛低吸的方法,获得更高的收益。
事实真的能如大家所愿嗎?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份调查报告,在2016年1月到2019年6月之间,无论拥有的资金量是多少,个人投资者总体都是亏损的。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在择时方面均不成功,择时没有给任何一类投资者带来正收益,说明择时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投资模式。在选股方面,机构投资者和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大户表现良好,均取得了正收益,但中小投资者的选股能力就差了很多,全都是负收益。
如今,不少人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投资领域的不足,纷纷把钱投向了股票或混合型基金,希望能够借助基金的力量,获得更高的收益。结果又如何呢?去年和今年的基金表现可谓是风光无限,去年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了45%,今年这两类基金的表现依然出色,平均收益率超过了30%,更有多只基金年内的回报率超过了100%。可大家看一下自己的投资情况,回报率有没有这么高呢?
一些基金投资者告诉我,他们今年在基金上是赚了些钱,但收益率远没有基金表现得那么好。主要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入市的资金少。由于害怕基金净值的波动,他们普遍采取的是基金定投的方式,入市资金量较少。当基金净值上涨超过10%以后,又在理财师的建议下,止盈出局了。然后再开始新的基金定投,虽然风险小了不少,但赚钱的效率也低了不少。二是无法足额认购爆款基金。很多投资者特别热衷于追逐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的资金主要投向了爆款基金。但由于认购的热情过高,爆款基金往往要采取比例配售的方式发行,真正能买到的资金比例并不高,大部分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虽然部分爆款基金表现不错,但获配比例较低,赚到的钱也不算多。三是短线交易过于频繁。有的投资者把基金当股票炒,看到大盘连涨几天,就赎回手中的基金,想等大盘回落的时候再买回来。可这样的操作经常会出现问题,大盘涨的时候基金净值未必涨,大盘跌的时候基金净值未必跌,或者跌幅较小。中间的差价没赚到也就罢了,还损失了一定的手续费,更倒霉的是,很多人择时错误,在低位赎回了基金后,发现行情逆转,再想追入赎回基金又缺乏胆量,眼睁睁看着基金的净值越走越高,浪费了大好的赚钱机会。
从总体上看,基金的赚钱能力要高于个人投资者,我们对基金投资应该抱有信心,可以将长期资金交给基金进行打理。只要市场的总体估值还合理,没有出现过度高估的情况,就可以继续持有基金,享受基金带来的长期收益。无论是一次性还是分批将资金投入基金,只有尽量忽略基金净值的短期波动,才能在牛市中有不错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