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苹果矮化密植栽培调查及思考
2020-09-26陈鹏靳托托
陈鹏 靳托托
摘 要: 通过对甘肃苹果产区矮化密植栽培现状、运营模式、资金投入、生产成本、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立足我国国情实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矮化密植模式,是加快我国苹果产业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矮化密植在甘肃的应用经验,认为要很好的将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与我国国情衔接,矮化密植栽培将成为我国苹果栽植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苹果;矮化密植;现状;发展建议
文章编号:2096-8108(2020)04-0023-03 中图分类号:S661.1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n dwarf and Close Planting of Apple in Gansu Province
CHEN Peng,JIN Tuotuo
(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 of Jingning County, Jingning 7434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peration mode, capital investment, production cost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warfing and close planting in Gansu apple production area, the development of dwarfing and close planting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pple industry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dwarfing and close planting in Gansu Province, dwarf close planting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apple planting in China.
Keywords: apple; dwarf close planting;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suggestion
矮化密植是世界苹果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特别在工业化程度高的欧美,大行其道。由于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有高度发达的机械相配备,先进的信息作保障,规模的田庄作基础,已成为主要栽培模式。就苹果产业而言,具有进入结果期早、管理较省工、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2012年,我国引进这一模式,在我国各苹果产区进行推广普及。各地相继打造了一批示范园,但总体上观赏的成分大于实用成分,受多种因素限制,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在我国发展是缓慢的,在我国苹果栽培中所占的比例是較小的。
为什么好模式在我国发展起来很缓慢?如何将这一先进模式与中共国情相衔接?这是矮化密植苹果在中国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带着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在甘肃苹果产区进行了微型调查。
1 现状
甘肃作为全国苹果栽培面积第二大省,近年来苹果发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陇东南的平凉、庆阳、天水、陇南集中产区规模重视面积,已超过330 000 hm2,在种植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也积极引进新的建园模式和新经营体制,加快苹果现代化进程,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创建了一批公司制果园,促进了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在当地的发展。尤其庆阳的宁县、平凉的灵台、崆峒、崇信发展面积最大,目前全省矮化种植面积16 000~20 000 hm2,占种植总面积的5%~6%。
2 甘肃苹果矮化密植运营规模
通过对庆阳宁县、平凉灵台、崆峒、静宁等地的调查,甘肃苹果矮化密植运营规模主要有:
2.1 公司运营
这是主要的运营模式,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将有一定财力,有发展果业意向的企业的引进,通过土地流转,创建苹果矮化密植园,创建园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示范效应明显。灵台县引进海升等公司所建的示范园,宁县引进海升公司所建的矮化密植园已分别成为灵台县、宁县苹果生产的中间力量。
2.2 私人投资
近年来,苹果种植效益比较突出,吸引了社会闲散资金。有一部分私人资金也投入到该行业中,建办了一批矮化密植苹果园。
2.3 政府建办
由于矮化密植栽培管理要求高,建园后需筹建设备支架等设施,为达到新建园较整齐规模,近年来政府通过项目实施,创建了一批示范园,像静宁李店、余湾、城川等地都将老果园挖除更新,建立了一批矮化密植果园。
2.4 农产自建
有部分创新意识较强的果农,结合当地实际,采用短板型品种建立密植示范园,像静宁县细巷镇尹海平建立的乔砧+短枝型密植示范园。
3 存在问题
3.1 大量土地流转,农民失地失业问题突出
我国是农业为主的生产国家,特别是像甘肃等欠发达省份,经营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生计。从庄浪、平凉等地建办的公司制矮化密植示范园区域调查发现,由于土地流转后,有部分农民失地失业,变得无所事事,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变得游手好闲,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3.2 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
我们看到,大量资料介绍矮化密植具有省工的特点,但这种省工是有一定条件的。在欧美工业发达的国家,由于普遍实现了机械化,种植这个环节看似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就整个投资环节而言,是相当昂贵的。
例如,陕西建设面积为667 m2的高档矮化密植示范园,配套措施齐全,需1.8万~1.9万元,这还不包括机械购置,如果配套上先进的机械,每667 m2建园成本高达2万~3万元,加之新建园2~3年没有收益,往往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放弃经营或无力经营。再如,甘肃静宁学习海升集团,打算采用社会融资的方法,由农户贷款投资,仅建园有的农户已背债5万~6万元。崇信县有人经营煤炭积累了一定资本,于2013年在崆峒区投资建办12 hm2的矮化密植园,3年投入了100多万元,虽然果园开始挂果了,但再也无力投资了。静宁县有好多人到崆峒区承包经营果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灵台也有人有同样的经历。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确实是好模式,但“橘出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欧美由于土地是农场主自己的,农场主都有雄厚的资金投入作基础,因而经营的风生水起。
但我国要规模经营果园,要承包土地,要大量的投入劳动力,要配套相关设施(支架、肥料一体设施、田间作业机械等等),前期投入是非常大的,资金问题是最大的困扰。
3.3 经营单位小,梯田经营
机械化作业难以普及,矮化密植的优势难以体现。矮化密植省工是建立在高度机械化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规模,机械化是难以实现的。而我国农村经营单位以户为主,土地承包到户,按不同地带划分,分为山地和川地,且农户种植的土地相当零散,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械作业的实施,决定了我国苹果的生产将以人工作业为主,即使建立了矮化密植果园,仍雇佣大量的劳动劳动力来完成田间作业,机械代人进展缓慢,生产成本很难下降,矮化密植优势不明显。
3.4 土地条件差
树势衰弱明显。从甘肃苹果生产实际看,山地果园占绝对的比重,甘肃降水稀少,果区资源贫乏,土壤瘠薄,而矮化密植栽培,易过量结果,导致树势衰弱。因此,会严重影响产量和生产效益。矮化密植在甘肃已反复发展多次,但成功不多。主要是土地条件所限,因而除个别川塬区外,绝大部分地方栽植的矮化密植苹果树表现树势衰弱。
3.5 主栽品种不太适合矮化密植栽培
甘肃的陇东地区主栽品种为红富士,该品种成花难,进入结果期迟,树形控制难度大,不太适合矮化密植栽培。由于红富士品种优良,而替换红富士的品种目前还没有,这就导致了矮化密植的发展受到限制。
3.6 种植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要求严格,操作精细,由于苹果生产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矮化密植栽培的普及。
4 关于我国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的思考
立足我国国情实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矮化密植模式,是加快我国苹果产业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矮化密植在甘肃的应用经验,我们认为要很好的将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与我国国情衔接,应做到:
4.1 按照土地条件,分类实施
根据矮化密植树势易衰的特点,矮化密植栽培应以条件好的山塬区为重点,以克服土地条件差的不利影响。山旱地密植栽培应以矮枝型品种的栽植为主,这在静宁是成功的,是与矮化密植有异曲同工之效的。可推广乔砧+短枝型的模式,既可防止树衰,又不用设支架以及配套一体化的设施,如果采用宽行窄株栽培法,可改善通风采光条件,行间能进行一定的机械作业,是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4.2 大苗建园栽植密度适宜
由于红富士苹果成花较难,进入结果期较迟,生产中应普及大苗建园法,将苹果苗集中培育3~4年,定植采用有一定分叉且有成花能力的小树,以有效缩短定植的周期,尽早成花结果。根据红富士苹果生长的实际,栽植密度要适宜,可采用3 m×5 m的株行距栽植。
当进入大量结果期之后,可根据实际隔株挖除改造成(4~6) m×5 m。
4.3 改变栽培模式,为机械作业创造条件
推广宽行株定植模式,培养高干型树形,为施肥,松土、喷药、肥料及果品运送等作业的机械作业创造条件。
4.4 推广机械作业,降低果园劳动力强度
近年来,我国农机工作者根据我国小田生产的实际,研发了小型的旋耕机、施肥机、弥雾机、农田三轮车等机械,可部分的替代人工作业,降低果园劳动力强度,有条件的應加快普及,以解决果园用工工资日益上涨、成本上升的难题。
4.5 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创新一定要建立在吃透行情基础之上,只有熟悉果产业,才能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会想方设法的去解决。因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果农的创新能力,是加快矮化密植栽培关键之所在。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坚信,只有当矮化密植这一新模式与我国国情有效衔接之后,才能发挥其优势,加快发展进度,成为我国苹果栽植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