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

2020-09-26朱志江

化学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考与实践教学衔接核心素养

朱志江

摘要: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衔接除了要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课程知识结构的连续性和整合性,更要注重学科认知方式、思维方法以及意义价值层面的融合和联结。在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开展从知识掌握到观念形成、从方法培养到意义发现的深度融合教学,努力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必修内容“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为例,重点阐释以科学素养培育为主线的衔接式教学实践。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衔接; 科学素养培育; 思考与实践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0)08004805

中图分类号: G633 8

文献标识码: B

1  素养发展的衔接教学思考

从知识本位和考试文化教学困境走向素养为本教学,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技术方法的支持。基于素养的发展思考教学的衔接过渡,抓住化学学科不同学段、不同知识特点和素养发展的可能衔接点,兼顾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认知结构,开展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对实践学科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1.1  衔接目的

基于素养发展的教学“衔接”与一般意义的衔接教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人的身心发展及认知特点看,初中生与高中生不同,高中不同时期也不一样。如初中生很多学习仍需建立在对经验和事实的感知上,其形式逻辑思维还没有发展到成熟运用阶段。从课程结构看,高中在宏微思维和抽象推理等方面比初中要求更高,高中各模块特点和各年级学生水平也不相同。显然,消弭学生发展差别和学习任务差别的矛盾,是一般意义的衔接教学的主旨。基于素养发展的教学衔接,除具有上述要义外还有更深层次的要求。因为素养化教学的本质是发展人,并非是“塑造知识人”,教学除了完成知识技能掌握外,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目前重点指向是: 实现学生从接受符号知识的浅表学习向发展素养的深度学习转变;实现教师从授受现成

知识向利用知识引导学生发展素养的转变;实现课堂由师生对考点知识纠缠模式向教学的文化交往模式转变。促进素养发展的教学衔接是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范式的实践创新,教学衔接意义与传统衔接教学不同,追求的目标更加宏大。本质上看是旧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行为向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范式的衔接过渡,是化学学科育人的行动优化和实践创新。

1.2  衔接什么

基于素养发展的教学衔接什么?其一,“课程即知识”,知识作为课程基础永不会变,知识是素养载体,知识衔接仍然重要。充分把握化学课程不同阶段层次核心知识,寻找合适衔接点,优化提升知识结构质量仍是衔接教学应有之义。泰勒曾强调在组织学习经验时,应遵守连续性和顺序性原则,“连续性是指直线式陈述主要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续学习经验要以前面经验为基础”[1]。据此审视知识衔接问题,必须关注核心知识教学的连续性。如“从微观原子分子视角认识物质”的学科认知特点应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过程;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从初中得氧失氧起步,到高中必修从基于物质到基于元素、化合价、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概念认知进阶,直到元素化合物后期电子守恒配平计算,以及陌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判断和方程式书写,这样的顺序衔接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对氧化还原知识的认知发展。

其二,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看,除知识衔接外还有更重要的知识背后的“知识”衔接,包括学科大概念(核心观念),学科认知方法,以及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科学本质认识等,这些内容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在核心素养目标要求中呈现。如学生在初中形成的物质变化(四个基本反应)和守恒(质量)概念是进一步发展化学变化观和守恒观的衔接基础,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互换的变化观念是学习各种无价态改变的“解”类反应大概念的基础,甚至可以延伸至有机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再如,对原子分子微观世界的模型化认知方法将会贯穿化学课程学习始终,基于实验现象事实的证据推理学习方法需要衔接强化,从初中已经运用的问题探究建构认知方法在高中化学课程学习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衔接提升等。

其三,素养化教学不再把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其根本要义是促进学生发展,即教学由知识中心转向学生中心,这种转变的可靠路径离不开知识的意义发现。从知识构成看,知识由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价值组成。符号表征是知识的外在形式,逻辑形式是知识结构过程和思维方法,意义是知识育人的价值系统[2]。随着教学研究和实践改革的深化,化学学科观念和思维方法教学似乎得到了发展,但学科育人的意义研究和实践操作仍然相当薄弱。从知识出发,衔接好知识掌握、思维发展、方法能力提升以及育人价值实现的素养化教学,是当下教学应有之义。该衔接内容包含着核心素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一切意义。

综上,如果说传统衔接教学是为了实现学生知识的有序高效发展,那么素养化衔接教学则是为了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多维发展,是对符号知识、逻辑方法以及意义价值的综合式衔接,既有对学生发展素养的纵向性深度顺序衔接,也有对学生发展素养的横向性广度融合衔接。

1.3  如何衔接

衔接教学原本是“循序渐进”“最近发展区”等教学原理的实际应用,但对素养化教学衔接认识不能仅限于此。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衔接”理解,在宏观上着眼于学生整个人生发展过程,在中觀上落实于整个化学教学时段,在微观课堂操作上考虑到任何衔接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在教学时清楚学生认知结构怎么样?弄懂材料内容触点在哪里?明白知识素养关联有哪些?这些都是建立在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水平层级意义基础上的,然后通过精心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实施。

例如,苏教版必修2“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专题,“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单元[3],教学材料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素养培育内容,教学可从初中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识的衔接开始,通过表中规律探究认识,学习信息模型化处理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化学建模能力和模型认知素养,实现知识衔接和素养发展衔接的统一。另外,在学生已有酸碱认识基础上,探究学习人类对酸碱认识历程中的科学事件和科学方法,并对刚刚学习的坐标模型认知法进行适时衔接、应用巩固,同时认识体会科学本质的“暂时性”“实证性”以及“方法多样性”,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在该学习过程中感受科学价值,实现知识学习、认知方法以及意义价值的综合融合衔接。该课视频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19年优课展示中可见,以下是该课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及教学概况的分析和介绍。

2  教学内容和教学分析

2.1  教学内容

主题是“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有“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两个单元。主要内容: 化学史是人类认识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历史,也是人类合成创造新物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发展离不开化学。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化学“认识和创造物质”的学科本质认知水平,产生化学促进人类文明进程的价值认同。知识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因子丰富,特别是“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部分,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深化学习,揭示了化学科学与人类利用金属材料的内在关联,证明了化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学生体会到了化学的价值。另外,通过“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资料学习,揭示“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深入的”科学道理[4],理解实验法是化学科学“实证”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该内容还蕴涵着“暂时性”“创造力和想象力”“方法多样性”等科学本质的认知价值。

2.2  教学分析

有的教师看不到该教学材料的教育发展潜质而放弃教学思考,认为这些知识属于了解性内容没有教学价值,有的教师甚至置之不顾,因而一般做法只是在知识点上着力,罗列其中可能的考点进行训练掌握。如对“金属活动性与人类开发利用金属的时间先后关系”探究,只学到“不活泼的金属人类利用较早、活泼的金属人类利用较迟”这个结论,然后对钠、铁制备方法和方程式进行掌握即可;对于“人类酸碱认识的发展历史”部分,只解答教材中某些问题,如NaHCO3电离方程式,与HCl、 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然后对NaHCO3作为两性物质的原因解释等。这种教学处理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只在内容表面思考教学,看不到内容核心素养的培育可能,当然也就没有素养发展的教学衔接,是“浅表性知识诠释、机械化训练教学”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教学误读,是对化学学科情怀和化学教学责任的放弃。针对此内容,可在学生初中及高中必修1学习经验基础上,进行素养化教学衔接,在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实现有关科学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3  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3.1  认知模型的理解与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探究学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该原理对学生认识金属性质反应、某些盐溶液中的置换反应以及制氢反应等都具有指导意义,与复分解反应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说是三大重要原理规律,是化学变化规律和变化质量关系的核心概念。苏教版必修2取此内容作为“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的学习支撑,很好地衔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但此处肯定不能停留在知识表面,要考虑科学方法培养衔接教学,发展学生在规律理解中的模型建构和模型认知素养。

[学习任务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规律发现和认知模型的理解运用。

从问题“初中学过哪些化学原理和规律”开始,回顾质量守恒定律、复分解反应原理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深化学习,揭示其中包含的三个规律: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性质规律、判断置换反应原理的变化规律、解释金属活动性强弱与人类利用先后关系的应用规律。该任务建立在对以下两个图表的讨论中,如: 根据图1你能说出哪些知识?图2怎么命名?从图2你能发现哪些新知识?

[评价任务1]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规律的认识、二维坐标图信息的处理,诊断学生对图表模型表征的适应能力和认知水平,诊断并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理解模型和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模型认知素养的培育。

3.2  化学学科价值的彰显——人类认识利用物质离不开化学

化学学科价值是多层次的,学科价值发现是学科情感认同的基础,如“物质利用促进人类发展离不开化学”就是价值认同。能够“列举事实说明化学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是“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最低要求[5]。人类对金属材料利用的化学事件具有化学价值发现和价值认同的教育潜能,具体如“活泼金属得到广泛应用没有电化学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学习任务2]人类利用金属时间先后原因探究和化学学科价值认同。

对图2进行信息挖掘筛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人类应用最早的金属是铜,想象铜是怎么被人类发现并制造出来的?可以设想6000年前的先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用孔雀羽毛般美丽颜色的石头垒起简单的灶,用木柴烧烤猎物。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发现了一种比石头还要硬的红色坚物,用它划割猎物的皮肉比“石刀”还要快。这是用孔雀石[Cu2(OH)2CO3]和木炭为原料获得单质铜的原始生产方法,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人类利用金属时间先后与金属活动性有关,总体趋势是金属活动性越强被应用越迟,金属活动性越弱被应用得越早。原因是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难易度不同,金属冶炼方法复杂程度以及获得代价不同。(3)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但人类直到1886年发明电解铝后才得以大量使用铝制品,原因是电化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解决了活动性强的铝的生产问题。电解原理的应用同样提高了其他活泼金属的产量,这就是坐标图中钾、钙、钠、镁、铝等活潑金属几乎同时被人类广泛应用的原因,如果没有电解法,铝比黄金还贵。如此,学生产生了“化学科学发展促进了金属应用”“化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贡献巨大”等价值情感体验。

[评价任务2]通过人类利用金属时间先后原因探究,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金属性质与存在、冶炼、应用之间关系的认识水平,彰显化学学科价值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学科情感认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3  科学史实的探究学习——认知模型建构和科学方法学习

能对多种形式呈现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能基于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获得合理结论[6],是科学探究中证据推理的主要方法。如果据此获得对相关事物本质认识的模型结构,就是化学学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发展表现。在对“金属活动性强弱与人类利用金属时间先后变化关系图”学习过程中,学生初步认识了坐标图模型意义,基本熟悉了运用该模型表征化学事件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适时教学衔接,进一步巩固坐标模型建构和应用的学习任务。下面以“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为知识载体进行教学衔接。

[学习任务3]人类对酸碱认识发展历程的探究学习。

教材阅读材料:

(1) 17世纪前,人们凭感觉判断酸碱,认为一切有酸味的物质都是酸,一切有涩味且有滑腻感的物质就是碱。

(2)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大约在1650年前后,无意中发现盐酸滴到紫罗兰花上变成红色的现象。经过实验研究,在1663年,他根据实验现象总结提出新的酸碱定义。他认为水溶液能溶解某些金属,且能使石蕊试剂变红的物质是酸,水溶液有苦涩味且能使石蕊试剂变蓝的物质是碱。

(3) 拉瓦锡在波义耳之后,于1787年提出一切非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后生成的物质是酸,一切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后生成的物质是碱。这种说法概括性较强,很快被广泛接受。

(4) 1883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创立电离学说。他提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这个定义在水溶液范围内对酸、碱作出了严密的概括。

(5) 1923年,由于人们研究范围的扩大,又有化学家提出了在非水溶液和无水条件下也适用的“酸碱质子理论”,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酸碱的认识。该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可称为酸碱两性物质。

交流讨论,完成任务:

(1) 以人类认识酸碱历程中的科学家代表“人物”为纵坐标,以认识成果取得“时间”为横坐标,在坐标平面内适当位置标注出人类对酸碱认识的主要“成果”内容,对你画出的坐标图进行命名。

(2) 讨论总结科学家们在不同阶段获得其相应认识成果时运用的主要科学方法。

[评价任务3]通过文字信息与图表信息转换的思维演算操作,诊断并发展学生信息处理和认知模型建构水平,发展学生对观察法、实验法、总结归纳法以及理论模型建构等科学方法的理解认知水平。

3.4  人类对酸碱认识发展历程的启示——对科学本质的认知和感悟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酸碱的认识,仅局限于对三大强酸物理性质的感性认识和有关酸碱盐的具体反应认识,以及必修1学习电解质后产生了对酸碱电离的微观抽象的理性认识。此处必修2中人类对酸碱认识历程的学习,目的并非为深化酸碱知识的认知,如酸碱质子理论,而是借助人类对酸碱认识发展的历程再现,让学生感悟到人类科学的认知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体会到化学主要是建立在经验实证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并能产生化学发展与人类文明具有内在关联的学科认同。所以,该材料教学的重点不是具体酸碱知识的衔接提高加深学习,而是通过对此科学事件意义的深入理解,期望实现对学生相关科学素养的培育发展。具体讲,教学应在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本质等素养培育方面着力衔接。基于此思考,承接学生自主建构的认识模型,再次利用坐标模型工具学习人类认识酸碱历程中蕴含的科学素养内容。

[学习任务4]根据“人类科学家代表对酸碱认识主要成果随时间变化关系图”,你能发现些什么?(至少说出1点)

学生讨论结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人类对酸碱的认识结论不断改变和修正,可能将来还会变;有的认识成果是集体智慧,比如早期“人们”凭感觉判断酸碱,后来“人们”研究范围扩大后提出酸碱质子理论,这些“人们”都是集体性的;人类研究方法不断变化,早期有观察总结法,后来有实验法,再后来又有理论假设法。还有学生发现,人类对酸碱认识成果速度是不断加快的,从横坐标上明显看出后面成果出现的时间间隔缩短了,还有学生说人类对酸碱的认识越来越“深难”,“不具体很抽象”了。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概括提炼,可以说明如下科学本质[7]: (1)科学的暂时性,科学事实和理论的不断发展,有新的证据和解释时科学认识是可以改变的;(2)科学的实证性,科学家发现的事实和实验证据推进了科学的发展;(3)科学方法的多样性,科学家利用多种方法解决科学问题;(4)创造力和想象力是科学创新和科学灵感的源泉,科学家进行研究时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如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人们对酸碱认识的想象空间。学习任务4的设计是基于“科学史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本身”[8]这一教学思想而展开的,从课堂效果看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

[评价任务4]通过对人类认识酸碱发展历程坐标模型意义的学习,诊断并发展学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态度的认知水平。

4  结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衔接重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的转变,从本课教学实践看,要将不同教学内容放到核心素养目标体系中去考量,把知识学习对接好素养发展,是现时教学最重要的“衔接”。概而言之,追求素养发展的化学教学衔接是在循序渐进、最近发展区等教学思想指导下,在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深耕疏通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熟悉学生认知基础,开展从知识掌握到观念形成及至方法培养到意义发现的融合式教学。努力实践如此素养化衔接式教学,才是促使核心素養早日落地生根的新时代教学追求。

参考文献:

[1]拉尔夫·泰勒. 施良方译. 课程教学的基本原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66.

[2]郭元祥. 知识的性质、 结构与深度教学[J]. 课程·教材·教法, 2009, (11): 17~23.

[3][4]王祖浩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 南京: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017: 92, 96.

[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91, 66.

[7]李桐, 刘瑞等. 运用融合模型进行科学史教学促进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9, (7): 25.

[8]美国科学促进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 科学素养的基准[M].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

猜你喜欢

思考与实践教学衔接核心素养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文言文教学进行思维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