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集点画成字行不拘一格写春秋

2020-09-26刘英琼

名家名作 2020年7期
关键词:汉简点画石门

刘英琼

中国书法艺术漫漫几千年的辉煌历史离不开汉字的存在、依托和演变,汉字是中国书法艺术强有力的支撑和奠基石,意义非凡。中国书法与汉字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关联、唇齿相依的。可以这样说,书法艺术之母就是汉字。书法之妙就是建立在以汉字为载体的基础之上,用简简单单的一根线、一定的线构(线与线的排列与组合)和一定的章法就可以成就一幅书法作品的生命。一件优秀书法作品的诞生具有创作主体的生命情感、生命感受等因素的浓缩内在,成为生命的精魂、生命的内核所在。欣赏者在赏析的过程中,通过与书法作品的对晤,便能品味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达成欣赏者与创作者的沟通交流,引起欣賞者的共鸣。这样的书法作品是有着艺术生命力、有着艺术价值的活的艺术品。书法作品中呈现美的感染力是恒久的,影响深远,熏陶着中国人的艺术因子和精神灵魂。书法之于中国人犹如性命,生死相随。书法与中国人的关系是言志明心,血肉深情。正因为如此,书法艺术可称东方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所特有的传统艺术。

当代哲学家、书法家、学者熊秉明先生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可见,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中国的文字乃至书法艺术的特性,契合了中国文化的某种特质。从书法角度来观照中国文化,是一个比较便捷的方式。唐太宗李世民最喜王逸少书法的温柔敦厚、平和淡远的风格,既是出于初唐时期确立文化典范的政治需要,同时也是个人之喜好。后来,王逸少的《兰亭集序》竟成了李世民的陪葬品。可见,不论是历代君王,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无不喜欢书法。书法既是高雅艺术,也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是最能代表民族特质又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

巴蜀青年书法家邓荣康先生就是循着漫漫中国文化之路艰难前行的。荣康先生浸淫书法多年,以隶书和简书见长,兼攻其他书体。他研习隶书以《石门颂》为范本,兼及其他;其简书以汉简为主,兼学融合。孜孜矻矻,不仅得其形,而后能准确把握其神采风韵,体而范之,神而化之,点画之中,神采飞扬,令人神往。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邓荣康先生具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他作品中的点画无不入木三分,读来沉雄古拙,并且方圆兼备;线条质朴厚重,凝练概括,变化无穷。他书法的墨色讲究变化,干湿多态,内外有法;至于章法,在追求古人简书的萧散飘逸、隶书的古朴浑拙上,又有自己的创新和理解,在近几年的创作实践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令人称羡。

邓荣康先生深刻分析、理解和区别《石门颂》与其他隶书名碑的特点,了然于心,运用于笔。《石门颂》不同于《曹全碑》《华山碑》为正宗的那种起伏分明的用笔方法和点画形态,而是不怎么讲究,它是直接在高低不平的粗糙岩面上写的,书者也无法写得精细,形成了一种具有朦胧美的神韵。清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刘熙载云:“秦碑力劲,汉碑气厚。”(《书概》)荣康先生深明此理,尤其注重用笔中篆意的学习和把握。在学习《石门颂》时,注重通临的整体效果,并且注意结字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纵横劲拔,流露出天真飘逸的新奇之趣。所以,前人评《石门颂》为隶中之草,纵横变化更为突出。

此碑将隶书的整饬变为灵动,把规整变为奔放,它的笔画,逆入逆出,含蓄蕴藉,横画不平,竖画不直,行笔处又遒劲有力,如挽舟逆行,力愈千钧。转折处或方或圆,又往往断笔另起。笔画横竖撇捺粗细变化不大,就是燕尾或者捺画的末端,也不过分加重。其线条之流畅遒劲,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学习《石门颂》,如野鹤闲云,飘飘欲仙,可以说每一个字就如精灵一般,其艺术魅力影响久远。在邓荣康先生的隶书作品中,整个风格统一,字体结构考究,又富于变化,富于生命,充满灵动之感,古拙而飘逸。

荣康先生善于发现并打通《石门颂》与简书之间的关拗。像《石门颂》中许多字的结体与后来出现的竹木简牍的小字很相近,由于点画的错落,不但使许多字的结体出现新的体势,而且加强了字里行间的特殊趣味。有的字如“命”“升”“诵”等的竖笔特别长,这在汉隶中是少见的。但在竹木简牍中常可见到这些写法。此碑中的字有的结体可以说是放大了的竹木简上的结体,如“帝”“为”“废”“守”“寒”“厉”“八”“荒”。敦煌汉简的出土,为学书者开辟了另一种途径和可能。汉简书法承上启下,开启了后世的楷、行、草书。汉简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书写汉简书法时的“不规范”和“不标准”就是这种书法方式自由特点之所在。这种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如何来把握这种自由度。西汉简书有东汉正体隶书笔画那样严格的藏头护尾,起笔收笔较为随意。简书的线条变化一般比较大,而且节奏感非常强,一画之内,轻重粗细,起伏跌宕。用笔率意天真,颇具天然趣味。对比十分强烈,笔画粗者特粗,细者特细,而又不觉有丝毫违和感。这样的对比所产生的节奏,极具空灵质朴之韵格,其摆字布势、结字点画,均有浓厚的抒情意味。他准确地把握住了汉简的疏密、黑白、松紧、粗细、繁简等诸多矛盾和对比,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这些矛盾、对比所产生的节奏,要调和节奏,务使其和谐。

邓荣康先生在书法的探索之路上,一贯秉持“天人合一”“阴阳相生”的书学理念。他对刚柔相济、虚实相生、计白当黑、阴阳相生,“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矛盾对立关系,处理得统一而和谐、对立而辩证。这正如其人,忠厚淳朴,至真至纯。有俗语曰:“微瑕须细品,有得忌轻出。”他在书法艺术之路上,严格要求自己,甘于寂寞;并且不耻下问,请益多方,从不张扬自己的点点滴滴,书法艺术的每一步前行,需要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永不停息,他始终不会因为物质名利的诱惑而动摇自己的志向。我坚信,邓荣康先生将会继续秉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自强不息精神,在书法艺术之路上继续跋涉,以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猜你喜欢

汉简点画石门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论晚明立轴行草书风在清代的衰落
浅谈书法中的侧锋原理及运用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七绝·春雪
北魏·《石门铭》
图说书法(三十四)
游石门涧
神秘的图案
狮虎的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