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儿童声乐教育的实践途径及方法研究

2020-09-26安文静

求知导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声乐艺术儿童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儿童声乐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随着声乐教师综合能力的不断增强而日趋完善。在对儿童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让儿童的声乐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可行性。本文在儿童声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引出对我国儿童声乐教学的实践途径和方法研究的讨论,旨在让儿童通过对声乐的学习,丰富乐理知识,培养审美的情趣,并且为儿童未来人格的养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儿童;声乐艺术;教育途径;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8-0086-02

引 言

儿童时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接受教育对儿童的一生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人类语言与声乐表达是相通的。声乐也是人类最早演唱语言、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对人的影响作用难以估量。尤其是在儿童时期接受的声乐教学将对其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儿童声乐教学的现状

声乐教学工作在本质上说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项技术。声乐是一门综合乐感、律动及音色的学科,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而儿童正处于一个生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从声乐中所学到的各项知识对其思想感知能力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费奥迪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提道:声乐教育必须从小开始。声乐的学习相当于一门语言的学习,要在自然的基础上,把自己放入这种“语言的大环境中去”。

很多儿童都是第一次接触声乐,基本都是零基础。虽然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声音有一定的辨识能力,但是他们不能用身体器官去支配。儿童发出想要的声线,在短时间内想要获取声乐的相关技巧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对于儿童声乐的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儿童每一个发音到位,唱对、唱准的实操。但是这样,儿童唱出来的歌曲往往过于死板,没有情感的共鸣和活力。过多地重视声乐技巧,没有情感往往是儿童声乐教学中突出的问题[1]。

由于最近电视广告或者一些节目过分宣扬,很多儿童开始演绎大人的歌曲,表演大人的舞蹈。如果儿童过分地演艺大人的歌曲,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声带,同时,儿童演唱大人的歌曲并不理解歌曲、歌词的意境,很难真正地表达出歌曲的内涵,只能算是模仿。另外,儿童过度使用胸腔共鸣,还会影响自身的健康。

声乐启蒙教育应该是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是更具有发展性、开放性、前瞻性、丰富性的一项综合性教育活动。儿童可通过这样的专业训练提升自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自身学习声乐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自己的声乐表演能力,从而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自信和魅力,从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儿童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儿童对声音的审美、发音的方法和歌曲的情感表达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这就需要借助专业教师的引导,让儿童对声音、乐理、审美、情感表达能有很充分的认知。

1.声乐教育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

针对儿童声乐教学工作,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完美地表达声乐中的相关感情。例如,很多歌曲的编排都和祖国、美好事物、热爱劳动、合作互助有关。儿童对一些事物并没有清晰的概念,而歌曲的演绎和表达却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2.声乐教育有着专业的乐理知识

儿童声乐教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不仅包含音准、节奏、呼吸、咬字,还包含一定的艺术表演内容,这些综合起来,才能算是真正的儿童声乐教学[2]。

3.声乐教育能陶冶儿童良好的审美情操

儿童通过对声乐的学习,在愉悦自身的同时,还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断发掘美的旋律、美的形象、美的事物,并运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去发现美、创造美,这些都是儿童在长期学习声乐知识中学会的。

三、儿童声乐艺术教育的实践途径

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倡导“以学生为本”,以审美为中心,以兴趣爱好为推动力,互惠合作,开放共赢,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实现儿童声乐教学的课程标准要求,才能让儿童在声乐学习中更好地成长。

1.始终让儿童成为声乐教学的主体

在对儿童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努力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学校要始终把儿童放在首位,声乐教学内容应符合儿童生长的规律,教师应有条不紊地开展声乐教学工作。第二,在进行声乐深度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将声乐内容转化成儿童可以理解的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儿童声乐教学方案。第三,教师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唤起儿童的真善美,引导儿童积极向善,团结合作,同时,声乐教学也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制订的教学计划也要符合时代大趋势的方针战略,并弘扬我国传统的声乐文化,不断加强对兒童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儿童声乐教育不断得到发展[3]。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儿童出现了声乐学习方面的困难,那么教师需要引起重视,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如果儿童出现了逆反的情绪,教师也需要及时和他们沟通,找到问题所在,因材施教,重新点燃儿童学习声乐的热情。

2.促进校外音乐机构发展

校外儿童艺术教育机构也是儿童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门也要重视校外儿童艺术教育,促进少年宫、少年活动中心、少年之家、少年儿童图书馆、儿童乐园、儿童文化园、少年儿童业余艺校等校外的儿童声乐艺术教学组织机构不断创新发展。校外的音乐机构通过集中教学的方式,不仅能让儿童掌握扎实的乐理知识,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还能使其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会品鉴美、赏析美,大大提升自身综合素养[4]。

儿童通过声乐教师的专业培养,能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勇敢地对声乐知识进行整合和创新。因此,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声乐教学的重视,创建新的儿童声乐教学的场所和基地,聘请更优秀的声乐教师讲授声乐知识。此外,学校还可以把校外的声乐机构和学校的声乐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两者通力合作打造出更加专业的教学辅导团队,这样不仅会营造出良好的声乐教学氛围,还会对儿童的声乐教学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儿童声乐教学的方法

1.传授法

首先,口授法。即声乐教师用口头讲授的方式进行声乐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流畅地给儿童传授声乐的知识,或用描绘、叙述的方式,多应用灵活、有趣的语言,抓住儿童的注意力,让儿童更加专注地学习乐理知识。其次,讲解法。声乐教师先将课本上的专业的乐理知识进行拆分、论证、讲解,其中包含歌唱中的个体发声问题、呼吸方法的运用。在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概述之后,再给儿童进行示范,并对儿童在发声时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最后,讲读法。专业的声乐教师一边演唱,一边带着儿童做发声体验,让儿童感受各种腔体的共鸣,从而让声音更加饱满、圆润、透亮,随着歌词情感的变化而发生起伏变化[5]。

2.示范法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声乐专业知识比较少,这就需要儿童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学习、去领悟。对于那些刚接触声乐知识的儿童,教师一般要求其大声、有感情地演唱,这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演唱状态。教师一边指导儿童唱歌,一边让儿童深刻地感受声乐中那些情感的起伏变化,使其对那种无意识的演唱和有感情变化的演唱做深度的对比,最终找到这两种发音的差异所在。在进行声乐的示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决禁止儿童做单纯的模仿练习。儿童如果一味地模仿教师唱歌,并不利于自身的演唱个性的发展。

3.重复对比法

儿童如果想要学会更多的演唱技巧,需要在日常声乐学习中多积累、多练习。就算是再有天赋的儿童,也需要专业教师不断给予引导和帮助,这样,儿童才能形成良好的声乐学习习惯。教师要多鼓励儿童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做到反复练习,将练习的结果不断和上次的学习结果做深刻对比,寻找出前后演唱效果的差别,从而在对比中促进声乐教学的深化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练就一双灵敏的耳朵,在短时间内迅速找出学生演唱的细微差别,纠正学生那些错误的发音[6]。

教师在树立起儿童声乐歌唱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带领儿童参加一些歌唱比赛,让观众和评委老师去评判儿童的演唱水平,同时方便儿童们互相交流。这对于儿童来说,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结 语

儿童声乐在新时期有新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优秀的教师开始关注儿童声乐的教学工作,并始终将儿童嗓音的保护工作放在首位,发掘出儿童群体中那些比较好的音色,并不断培养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本文写作的终极目的,就是希望儿童声乐的教学工作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让人们更加重视培养儿童的声乐艺术素养,认识到儿童声乐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或者是有关未来成年人格的养成上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这样,儿童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就能用发现美和创造美的灵魂,把更多的美传递出去,感染身边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陈嬿羽.浅析音乐游戏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101-102.

刘珈.“绘本+音乐创编”模式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创新应用[J].大众文艺,2020(07):6-7.

顾玉亭.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06):31+33.

鐘超.儿童音乐教育形式单一的现状及其解决策略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6):226.

仇悦颖,李艳红,栗艺文.儿童音乐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及教学效果提升策略[J].大众文艺,2018(24):193.

何晓莉.优化教学策略 构建小学音乐魅力课堂[J].名师在线,2018(25):19-20.

作者简介:安文静(1982.9—),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声乐艺术儿童
审美定位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探析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研究
探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声乐艺术唱法及其跨界问题探讨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