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楚青大姐
2020-09-26鞠开
鞠开
楚青大姐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在这1800多天里,我们没有一天不思念她。
楚青大姐是粟裕大將的夫人,我是粟裕大将的秘书,大姐虽贵为大将夫人,待我却亲如弟弟。在大姐去世的纪念日,我的记忆又回到了1946年。
1946年,楚青大姐在华中分局任机要秘书,我在华中军区机要科任机要员,由于工作关系,我们接触比较多,相互也就有了了解。后来我调到粟裕身边工作,联系就更多了,也就更加了解了。因此,我与楚青大姐结下了深厚情谊。
楚青大姐是扬州人,典型的扬州美女。中等个儿,不胖不瘦,身材匀称,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在华中分局称得上才貌出众。早在1939年,粟裕到军部开会,见到楚青大姐,怦然心动,一见钟情,从此开始追求楚青大姐。开始的几次表白,遭到楚青大姐的拒绝。陈老总知道后,很是生气,对粟裕说:我们这里小白菜(漂亮姑娘)有的是,她楚青有什么了不起。可粟裕看不上别人,还是对楚青大姐紧追不放。楚青有自己的想法,独立性很强,她不愿意做大首长的夫人。但首长追了她3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楚青终于同意了,但她与粟裕有个“君子协议”:不要将她看成首长夫人;她不要以首长夫人出面;首长不要带她去公开场合。粟裕完全同意,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我没有看到首长带她去过公开场合,以夫人的身份出面。这种精神令我感动。
上世纪80年代,上级要给干部调级,也给楚青一个名额,副军调到正军。这是难得的好机会,多少人向往,但楚青不想要这个名额,她将这个名额让给了当时撰写粟裕传的一个同志。该同志调级后,生怕人家不知道他是副军少将,特写文章登报说这件事。而楚青大姐一直到驾鹤西去,还是个副军干部,并且从没后悔。
粟裕首长曾三次让贤,楚青大姐也让贤一次,他们品德好,风格高是公认的,这就是共产党员特征的具体体现。
我在粟裕首长身边工作期间,和首长住在一起,与楚青大姐也就天天见面。她的一切我看得真真切切。那时,她的职务已经到了局级,首长的车她却从没用过,单位的车她也不用。她买个月票,上下班就乘公交,上午早早去上班,晚上天黑才到家。有人曾劝过她:你不要这样拼命干了,身体要紧。她却说:为人民服务,就得这样豁出去。
楚青大姐很有才华,她聪明伶俐,脑子反应快。她钢笔、毛笔字写得都很好,字如其人,很清秀;她的文章也写得好,她写的报告周总理看了说很好,李先念看了也说好,还当众表扬过她。不夸张地说,她可称得上单位的一个笔杆子。楚青大姐还当过速记员,速记很好。这一切都是她平时勤学苦练的结果。晚年时许多往事都能记得。
离休后的楚青大姐,天天练书法,越练越好,练字的纸堆在那儿,有一人多高。
楚青大姐是个朴素的人,生活简朴。我从没见过她打扮自己,她不描眉,不烫发,不涂口红,更不戴耳环、戒指和手镯,我也没见过她穿高跟鞋和花哨衣服,脚上总是一双布鞋。其实,楚青是职员家庭出身,家庭条件很好,但是她从不讲究,从穿到吃一概不讲究。
楚青大姐为人和善,她和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处得很融洽,大家都说她好。她把我们夫妇,一个当亲弟弟,一个当亲妹妹。我们院子里有梨树、枣树,秋天果子熟了,打下来的枣子,摘下的梨子她都分给大家吃,连我们秘书的老母亲她也很关心,时常买些东西送给老人。如今,我也90多岁了,还是忘不了她,她做的好事太多太多,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责任编辑 孙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