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苏北抗日根据地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2020-09-26朱成龙

铁军 2020年9期
关键词:淮海华中苏北

朱成龙

苏北抗日根据地是中共领导新四军在抗战时期创建的敌后根据地之一。苏北,一般是指江苏省北部地区[1]。1941年,中共将苏北划分为苏中和苏北两块抗日根据地,使得苏北抗日根据地仅仅包括苏北的北半部,又分为淮海区和盐阜区两个地区。由于苏北北邻山东,东靠黄海,西与皖北、豫东南接壤,成为联系华中、华北两地的枢纽,“这里既是国民党长期经营的首善之区,也是日伪占领的核心地带”[2],形势异常复杂。本文拟从苏北根据地的创建和统战两个方面对近来的学界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梳理,并提出展望。

关于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是异常艰难的。由于苏北当时的形势复杂,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相互争夺,新四军力量弱小,再加上受东南局错误思想影响,致使苏北抗日根据地失去绝佳的创建机会。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都是从分析领导人物入手,揭示重要领导人物在创建根据地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研究人物集中于刘少奇。

段星详细考察了刘少奇在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及时指出新四军的发展方向,指出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重大战略意义及困难所在,对部队建设也提出过相应策略[3]。

另一位对刘少奇在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中贡献进行考察的是北京大学沈继英,她也指出刘少奇的重大贡献在于通过分析当时的形势提出把苏北作为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建议八路军南下和新四军北上以建立新的军事指挥系统来应对严峻的军事形势,这一建议对开辟和扩大抗日根据地有重要意义[4]。柳宏为考察了刘少奇在淮海抗日根据地创建中所作的贡献,淮海抗日根据地是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一个区域,认为刘少奇的主要贡献有四个方面:为苏北、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把开辟淮海区作为全面实现发展华中战略任务的突击方面;坚定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为巩固和发展淮海抗日根据地提供指导;以身作则为广大干部提供模范,揭示了“刘少奇在巩固和发展淮海区抗日政权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5]。马儒林从新四军北上的筹划、对苏北的扼守、反顽反扫荡的领导、黄桥决战的部署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揭示正是由于刘少奇的正确领导才开创了苏北抗战的新局面[6]。虞宁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方面进行考察,论证刘少奇受命于危难之际发展华中、开辟苏北的贡献,同时还详细分析华中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及策略以及根据地的发展巩固,指出刘少奇所采取的策略是“加强军队建设,开展群众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7],为发展华中根据地和新四军作出了杰出贡献。

2019年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苑书耸等人,他们对刘少奇在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所作的贡献进行高度评价,并且详细分析根据地创建的过程以及相关决策,对于根据地的巩固措施也进行论述分析,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刘少奇表现出了杰出的领导才能,发挥了重要作用”[8]。

除了对刘少奇在根据地创建中的作用研究之外,还有学者对毛泽东的贡献也进行讨论。杨颖奇详细分析了毛泽东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指导,揭示毛泽东同志在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9]。

关于统一战线工作

统一战线工作一直是抗战期间我党工作的重点之一,在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罗咏梅从统战工作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一工作方针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创建及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统一战线工作奠定了我军开创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是我军立足苏北战胜敌顽的关键,也是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保证[10]。

對于统一战线工作进行全方面考察的是马宾等人,他们从反顽军事斗争,政权中的“三三制”建设,调整工人与资本家、农民与地主的关系,文化艺术统战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认为这些统战工作的积极开展是保证苏北抗日根据地巩固与建设的最主要因素[11]。

杨学功对统战工作的内容与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内容方面认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的对象主要有投靠日军的伪军、汉奸、国民党几个军事集团、地方上的土匪、苏北地区的帮会组织、苏北地方上的地主富农、绅士、农民、工人、新旧知识分子以及工商业者等人。特点方面,作者认为苏北地区统战工作除了具有统一战线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统一战线的对象极其复杂与广泛,统战的形式和方法灵活多变、注重实效性,统一战线中合作与对抗相互交织三个方面的独特性[12]。

朱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认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并详细分析各阶段的统战内容、对象[13]。相比于以往只是从某点、某一时间段、某个地区考察统战工作来看,从历史发展脉络整体考察,不仅能够研究各阶段统战工作的背景内容成效,同时还能从整体把握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实施情况。

王明前认为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内的统一战线工作是有差别的,从“三三制”实施和“两面派”政策来考察,同时注意分析政治差别,梳理苏北、苏中、苏南三区的政权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情况,揭示华中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的差异性[14]。

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需要合理的策略指导,杨颖奇通过考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巩固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探讨中央对于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指导策略。他认为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建过程中,中央的策略首先是要求新四军深入敌后,避免进入国民党后方,其次是要求新四军做足发展,将发展置于第一要务,同时要做到独立自主,不能处处受到国民党控制,最后是要求避免与国民党发生军事摩擦。同时他还分析了华中地区反摩擦的方针策略,对争取中间势力的策略进行分析,认为正是这些符合实际的策略才使得华中抗日根据地能够迅速发展巩固壮大[15]。另外,杨颖奇分析了毛泽东对苏北统战工作的政策指导,苏北中间阶级、国民党杂牌军、地方军的统战政策,指出政策的成功实施,为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重大帮助[16]。

陈昌福、蒋国宏详细论述了陈毅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对开明士绅进行统战工作的做法及成就,认为这些做法是可取的,有利于团结抗战力量[17]。

以上是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统战工作研究成果的简单梳理,总体来说成果相对突出,但是也有很多缺陷。首先,对于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主要是从刘少奇的贡献入手进行分析,没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研究深度不够。其次,对于统战工作的研究也只是从大领域进行分析,没有深入细致到具体。最后,研究的广度不足,都仅仅局限于苏北研究,没有把苏北植入华中抗日根据地甚至是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研究之中。显然由于这一不足,导致无法呈现苏北抗日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中的地位。

从文献数量和质量上来看,显然弱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研究成果,不仅发表的论文数量少,质量上也不尽如人意,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寥寥无几,学者关注的热度也明显不如其他根据地的研究。故而在今后应加大对于苏北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力度,深度和广度,同时要结合新四军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充分凸显苏北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委党史工委、江苏省档案馆编《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2]肖晓飞《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有关江苏敌后抗日根据地研究述评》,日本侵华史研究,2016(03):62-71.

[3]段星《刘少奇对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贡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8(04):20-23.

[4]沈繼英《刘少奇对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贡献》,教学与研究,1982(04):46-51.

[5]柳宏为《刘少奇与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淮阴师专学报,1995(02):4-7.

[6]马儒林《刘少奇领导开创苏北抗战新局面》,党史博览,2014(06):9-13.

[7]虞宁《刘少奇与华中抗日根据地》,世纪风采,2017(05):3-8.

[8]苑书耸 寇晓东 刘朝华《刘少奇与苏北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9(06):75-84.

[9]杨颖奇《毛泽东与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学海,1993(01):81-85.

[10]罗咏梅《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与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历史教学问题,1995(03):11-15.

[11]马宾《苏北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新四军第三师、北京新四军研究会,2001:511-527.

[12]杨学功《简论苏北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的内容与特点》,盐城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2):1-4.

[13]朱乐《中共在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党史文苑,2015(04):7-10.

[14]王明前《“三三制”与“两面派”——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统一战线》,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40(06):34-42.

[15]杨颖奇《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建中的中共统战策略指导》,档案与建设,2001(06):26-28.

[16]同[9],学海,1993(01):81-85.

[17]陈昌福 蒋国宏《论陈毅对华中抗日根据地开明士绅的统战工作》,南通工学院学报,1997(04):35-38.

(责任编辑 李赞庭)

猜你喜欢

淮海华中苏北
“母亲在,家就在!”
国内旅游资源研究简介
四牌楼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馥绿德雅上海淮海百盛专柜盛大开幕
淮海决战定乾坤 淮塔园林慰英灵
图表对比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