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讲课本教读课文 服务中考阅读理解

2020-09-26陈益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阅读理解中考初中语文

陈益平

内容摘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一者,对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各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二,现今教育界对于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中包含着语言构建与运用这一重要内容,而语言构建与运用这一项核心素养则需要学生有着良好的读写能力做基础;其三,无论是在平时的语文考试还是在关键的语文中考考试中,阅读理解题目所占的比重也是相当大的。因此,重视课本教读课文的精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中考阅读理解服务,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所要深切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中考 阅读理解

为了做好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工作,本人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大方面来开展,通过长期地、逐渐地将以下几种措施渗透进教学内容中,来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阅读能力,从而在考试中面对阅读理解题目时具备提高成绩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有规划地、循序渐进地将以下几大方面融合到一块,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方能起到有效成果。

一.关于记叙文的阅读理解

在对记叙文的阅读理解上,要注意三大方面,即概括、赏析和人物形象分析。语文教师在平时讲记叙类课文的时候,就应当着重就这三个方面锻炼学生,并引起学生对这三个方面的重视。

1.关于概括。记叙文中的概括不仅限于对全篇文章的故事情节以及主旨的概括,还包括对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情节的概括,总之概括的能力对于学生在对记叙文的阅读理解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记叙文阅读中,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是需要学生具备的,而在考试中,概括题是出现在记叙文阅读理解题目中最多的一种题型。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通读能力和总结能力,而这些能力是教师要在平时的讲课中着重对学生训练的。在讲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本人就让大家用一句话来概括文中主要发生的事。当然主要讲的是父亲在火车站为儿子送行并买橘子给儿子的事。但是要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不仅仅要说出事件来,而应该突出文章的主旨情感。“父亲在火车站为儿子送行时,拖着肥胖的身躯,努力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则不仅起到了概括事件的作用,更体现了父爱的感人之处。

因此在对记叙文进行概括时,一定要抓住文章主旨所在,概括的时候不要忽视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感情。

2.关于人物形象分析。记叙文中总少不了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或者是侧面烘托,那么在对记叙文的阅读理解中,对于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则占有着重要地位。同样在阅读理解题目中,分析人物形象的题自然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那么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就要从人物的行为来看人物的品质性格。为此学生可以看人物形象在文章中有什么作为,然后从中总结人物的性格品质,注意在分析的时候要找出相关细节来,因为往往在细节中才会真正窥见一个人的特质。

如在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对长妈妈的人物形象分析,就要在细节上抓住这个人物的特质。文中对长妈妈的描述很多,细节的记述也很多。本人在讲这一课的时候,就让大家汇总出长妈妈的行为和习惯,以方便从中总结出长妈妈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文章起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称呼的由来和外形特点等基本信息,这些只不过体现了长妈妈的地位低微和不被尊重;关于她一些不好的习惯的描写比如喜欢“切切察察”、絮絮叨叨、睡觉爱摆个“大”字以及爱“告状”等,则体现了长妈妈的饶舌、不讨喜欢、朴实而粗俗的性格特点;接下来写她懂得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体现了长妈妈的愚蠢迷信、有许多繁文缛节;最后写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的事,则体现了长妈妈同时也是一个淳樸善良、关心孩子的劳动妇女。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挖掘人物行为习惯,从具体细节中分析人物的品质特点。

3.关于赏析。赏析在对记叙文的阅读理解中同样是一大重头戏。赏析一般是对文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进行鉴赏。一般我们可以从修辞手法、词语使用、描写手法人手,指出这样的描写有何妙处、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而这里的表达效果和妙处一般是指为文章内容所做的服务或者是凸显了作者所要抒发的怎样情感。

比如长妈妈睡觉爱摆个“大”字,这个“大”字,就很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长妈妈睡觉的姿势,颇具画面感和趣味性,这一描写为文章内容做服务,它体现了长妈妈朴素的品质。

在做赏析题的时候,学生可以以“以什么样的手法,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的句式进行解答。

二.关于议论文的阅读理解

在对议论文的阅读理解中,则主要包括对论证方法的分析和对论证过程的分析。那么,对学生关于议论文的讲解,就要注意讲这两个方面。

1.关于论证方法的分析。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答题的体系,首先教师要列举出主要考查的论证方法,其中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的作用是使论证更具体和有说服力;道理论证使得论证更为深入;对比论证的作用则是突出强调;比喻论证使得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而引用论证中,对名言警句的引用会使论证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对逸闻趣事的引用则增加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因此学生在答题中要注意,不同的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不同的,不要混淆。

2.关于论证过程的分析。

论证过程的分析其实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学生可以掌握一个答题格式,即“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的答题模式。然后要指出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从而在最后说明论证的思路证明了什么观点。

如分析《谈创造性思维》此文的论证思路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上文提到的答题模式来分析:文章先从“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通过道理论证法深入地论证了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其次又通过他人言论和创新事例来富有说服力地论证了养成创造性思维需要人积累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以及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最后总结出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并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学生要注意,在分析论证过程的时候,一定要沿着文章思路顺序进行,不要丢掉论证过程中的每一步骤。

三.关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在说明文方面,则要注意分析的有:对说明方法的分析和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分析。下面来分别阐述在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当中所要注意的点。

1.关于说明方法。关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其中对于说明方法的考查是较为频繁的。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对于各个说明方法的作用分析,举例子可以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具体真实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作比较把两者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则准确、严谨、客观地反映了事实情况,具有较强说服力;打比方则通过把某物比作某物,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说明更为通俗易懂。

另外,一段说明可以不仅限于一种说明方法,可能运用了好几种说明方法,因此学生在分析时,对于说明方法要熟记,并且在答题时要找准、写对、写全。

2.关于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说明文阅读理解的题目中,通常还要考查对文中一些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分析。而且很多题目都是“某语句能否去掉,为什么”之类的问题。那么,学生在作答时,就可以按照这样的答题模式:首先,一般这样的语句当然是不能去掉的,那么就要结合具体文章内容和该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该语句所起到的作用;然后论述去掉该语句以后的不好效果,如“太绝对,与实际不符”等,最后说明该语句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去掉。

学生按此模式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放到文中去,结合上下文里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

四.关于审题读材料的方法

最后在解答题目时,除了掌握关于三大文体的阅读和解题技巧,学生还应该掌握有效的审题读材料的方法。因此教师还应该总结一些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能够做到更快切入主题、更好解答问题、更精准地切中要点的方法技巧,将之传授给学生;也可以思考一下这些方法技巧可以运用在平时的哪些阅读理解和解题活动中,并将这些方法技巧融合进去,留给学生作为作业,以加强学生对此的练习,从而熟能生巧。

对于阅读理解题目上的文字材料,在第一遍读材料的时候要速读,以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不同文体所要考查的重点是不同的,比如说明文要考查文章中的详细数据,而记叙文更多地考查对文章主旨的体会,解题时要做好精读时的侧重方向,順便对文字材料的主题有一个初步了解。

那么接下来就要对文章进行第二遍通读,这次通读要对文章结构有整体认识,要熟悉各段行文的结构和或递进、或因果、或并列的逻辑顺序,从而理清文章思路。

最后,就要进行精读阅读理解了,这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进行搜索阅读或深入阅读。对于说明文,自然是前一种精读方式更为合适了;而对于记叙文,深入文章的主题内涵中的精读方式则更为有效,因为这两样的文体的题目考查重点是不同的。当然了,对于其它文体诸如议论文、散文、诗歌的精读方式则各有所侧重。

在精读过程中,有时要用“顺读法”,即先读文字材料后审题;有时要用“倒读法”,就是先审题后读文字材料,最后寻找答案。这两种方法其实和搜索阅读与深入阅读的划分有异曲同工之处。

参考文献

[1]欧家秀.立足文本整体的阅读理解——以2019年上海中考语文卷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20(01)

[2]李文娇.河北省十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与教学反思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3]邓云超.语文中考阅读复习误区分析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11)

[4]陈红.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力培养——基于201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的解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4(04)

[5]周江.浅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略[J].语文知识,2014(02)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中考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