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文化背景下幼儿教育理念差异研究
2020-09-26张倩
内容摘要: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知识。因此不同文化背景总是能对幼儿个体发展产生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文化的差異造成了教育理念的差异,同时也体现在对幼儿的培养上。多元文化背景是全球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发展好本国的幼儿教育才是我们该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 幼儿园 教育理念
《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是约瑟夫·托宾、薛烨、唐泽真弓等知名幼教专家通过“用录像引发的多重解释比较民族志研究法”对中国、日本以及美国幼儿园进行实地拍摄和访谈的基础上成书的。幼儿园是社会各个领域、各种利益和各类社会成员的交汇之处,是幼儿保育与教育、父母与老师、家庭和学校的首次汇聚之所;是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女性需求与社会对幼儿优质保教、培养未来人才的需求的结合之地。因此作者选择在幼儿园进行此项研究,作者通过对不同国家的幼儿园进行访问和讨论,从而得到不同文化背景对幼儿个体发展所产生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教育理念的差异,同时也体现在对幼儿的培养上。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
在开始本次研究之前,作者曾经在1984-1985年期间对三个国家的幼儿园已经做过研究,二十年后的三个国家飞速发展,作者再次与中国达成合作。而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发展速度令作者感到中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机会大增,其发展状况既令人欣慰又面对着诸多挑战,再加上中国学者的加入,作者再次进行本次研究,不仅是跨文化研究,还是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意识到文化的差异,同时将过去与现在对比,考虑到时空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方法用一句总的话来说,就是“用录像引发的多重解释比较民族志研究法”。将民族志与历史研究方法相结合,同时考虑文化差异与历史差异,具体实施(1)拍摄每种文化中的幼儿园的一日生活;(2)把拍摄到的录像剪辑成二十分钟的短片;(3)将剪辑好的录像给所拍摄班级的老师观看;(4)请该所幼儿园的其他老师观看;(5)请这个国家里其他幼儿园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们观看;(6)最后请其他两个国家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们观看。
二.教育与文化
教育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作为其中一个部分对教育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也是具有差异的。文化既是教育的氛围、土壤和环境,是教育活动的精神、依据和内容; 教育是文化的存在和传承形式,即是文化传递、继承、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外在方式。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如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是“学而优则仕”,于是古代的教育目的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需要的人才,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教育内容也是经过统治者精心挑选后的儒家经典。教育方法则是强调死记硬背。而新时代中国的教育秉持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这样的文化价值观的主导下,教育旨在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合格人才。
本书中在拍摄中国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时,中国教师表现得更加真实,因为在中国教师上课被观摩、实地评价和拍摄早就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所以中国教师在对视频进行评论时更加真实和客观,而对于日本和美国人来说,由于他们重视隐私的传统,所以在拍摄期间就会显得紧张、陌生。
三.三种文化下的幼教理念的差异解读
(一)身体文化
身体羞涩的出现是与现代化进程相联系的,但不同文化背景对身体的解读和对待也是不同的。在中国的幼儿园中,二十年前厕所是不分男女的,直到最近二十多年才将男女分开,中国人崇尚的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讲求团结合作,再加上历史上对儿童的长期忽略,导致了中国对幼儿的性别、身体的轻视,近些年来频繁爆出的儿童性侵,让中国人开始重视儿童的身体,也会在幼儿园课程中加入身体保护等相关课程。而日本幼儿园中的身体文化却是与我们大不相同的,我们在录像中可以看到野上老师和吉泽洋志搂抱孩子,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交流。孩子们把头枕在这位胡子拉碴的男老师的腿上,让他在自己的脸颊上画国旗;孩子们从游泳池中出来赤身裸体。让只穿着大裤衩肌肉发达的校车男司机给他们擦拭身子。这一幕不仅让中国人惊讶,也同样让重视身体隐私的美国人不能接受,在日本教育工作者眼中的文化核心理念是:儿童首先是身体的存在,他们肢体的发展和表达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日本注重通过身体表达情感,而中国则将身体看作不可侵犯的存在,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是也强调身体神圣不可侵犯,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会将身体神秘化,明令禁止不能触碰的东西往往会让人更想触犯雷池。日本通过鼓励幼儿之间的身体接触、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体,中国也应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不忽视幼儿头脑中对于身体的好奇,可以利用相关文学作品来帮助儿童理解自己的身体。
(二)纠纷解决方式
在对日本幼儿园进行访谈时,日本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之间的纠纷时一般是不干预的,以一种消极等待的方式等待幼儿自己解决与同伴的纠纷。小松谷保育园的教职工认为这种纠纷并不是暴力,而是一种社会性游戏,最先“惹事儿”的孩子其实是最先发起社会性互动的人,因此教师会在一旁等待观察孩子们自己解决彼此之间的纠纷,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社会性的成长,日本幼儿教育工作者更看重的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社会性的发展而不是学习,而在中国和美国,儿童之间如果有了纠纷,教师会第一时间干预其中,美国和中国同行观看日本幼儿争执时,表示无法理解,认为教师放任孩子争执对孩子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是不负责任的。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来说是有能力去独立解决同伴之间的纠纷的,所以教师可以在小班时及时制止幼儿之间的冲突,给幼儿学习解决同伴冲突搭脚手架,但是到了中、大班,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同伴冲突,这对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有利的。当代孩子接受学前教育应该是使孩子有机会体验到家庭所不能给予的较高层次的、更复杂的社会活动,而成年人的过多干涉则是有碍于儿童对这种复杂社会的体验,而且同伴冲突也是个建构的契机,不要将儿童冲突总贴上不好、负面的标签,孩子在冲突中学会移情、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而且童年习得的经验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
(三)儿童的自由与选择
“让孩子有选择”依然是美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法的重要特征。美国幼儿园一天的开始于教师询问幼儿今天选择什么,比如材料、场地、等,教师都会让幼儿自己说要选择什么。而在日本则更强调自由。在美国的录像里,老师以不同的形式给孩子提供一套可供选择的东西。相反,在日本的小松谷保育园和真荼香幼稚园,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游荡在教室与操场之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老师没有提供或限定选择范围。美国是一个倡导民主的国家,倾向于倾听各方的意见,即使是孩子的意见也不会刻意忽略,在美国的文化理念中,他的公民都是享有不可剥夺的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力的,个人选择的活动会比被安排的活动更有内在意义,自己选择的事物更能保持学习的动力,从认知主义理论来看,自我选择更能激起个体的内部动机,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通过内部动机的维持,幼儿更有进步的空间,所以美国幼儿园中教师才会热衷于让儿童自由选择,而日本幼儿园则是“让孩子感觉自由自在”的,日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大多数主张幼稚园应该强调社会和情感的发展而不是注重学习;集体游戏比个体活动更有价值;总体氛围应是放松的而不是严格束缚。在幼儿园中没有像中国和美国那样固定好的课程和安排,教师尽量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因此日本会批评美国在准备材料让儿童选择时就已经剥夺了儿童的自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日本培養了忠于民族的集体主义者,而美国培养出的是重视自己的个人主义者。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幼儿教育该怎么做
在一次对托宾教授的访谈中提到,在对三种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访谈后的对中国学前教育有什么建议,托宾教授说:我在中国最常给出的建议就是:“重视你们的文化,重视你们的传统,请继续向其他国家学习,但不要急于借鉴新的想法,这样你失去了宝贵的传统,世界也少了多样性。”这是在提醒我们要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当然,从国外移植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很多国家的做法,很多国家也从其中得到了甜头,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出现拿来主义与本土主义之间的矛盾,移植失败的案例警醒我们在对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引进过程中还要关注本国的国情,立足于本国文化,进行改造后的引进,使其更加适合本国的发展,我们都知道瑞吉欧模式很好,如果每个国家都引进瑞吉欧,世界都一样的教育模式也就失去了文化改有的生命力,没有本土文化参与的教育,没有本土文化支持的学习,跨文化最终也只是个失败品。
参考文献
[1][2][5][6][7](美)约瑟夫·托宾,薛烨,(日)唐泽真弓.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M].朱家雄,薛烨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2;4.
[3]张传燧,刘欢.教育文化的迷失与重塑[J].教育文化论坛,2018(4).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4-06-10.
[8]张婕,约瑟夫·杰·托宾,薛烨.用视频引发多重声音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源起、应用、对质疑的回应及其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8(9).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建国70年来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研究(BHA190139)”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张倩,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8级学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