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合金钢中Mo对α- Fe/NbC界面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20-09-26陈万超张恒华

上海金属 2020年5期
关键词:原子界面稳定性

程 汉 陈万超 张恒华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444)

微合金钢的强化机制有固溶强化、位错强化、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4种,而析出强化是最有效的一种强化方式,通过分散的析出相显著提高钢的屈服强度与抗脆断性能。由于细小的析出相钉扎位错和晶界,抑制了热处理过程中的晶粒长大,晶粒细化有效地提高了钢的强韧性,从而改善了钢的力学性能[1- 5]。

Nb是一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为了得到更好的强韧化效果,通常将Nb- Mo复合加入微合金钢中实现元素的优势互补[6- 8]。Zhang等[9]在含Nb低碳轴承钢中添加Mo元素,使Nb- Mo轴承钢中的(Nb, Mo)C颗粒呈现出优异的抗粗化性。Cao等[10]发现,相较于Nb- Ti微合金钢,Nb- Mo微合金钢中的碳化物更弥散、细小,且沉淀强化造成的屈服强度增量更大。Jang和Wang等[6,11]也报道了Mo能显著细化(Ti, Nb)C颗粒并增加其析出量。

前人研究表明,析出相的尺寸和分布取决于临界形核位点的数量、溶质原子的扩散系数、基体与析出相之间的错配度和界面能[12]。析出相的尺寸可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而界面能等参数却难以通过试验手段获得,但可通过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 theory)计算来获取析出相与基体的界面结构等相关信息。前人已对Fe/WC[13- 15]、Fe/TiX (X=C,N或O)[16]、Fe/VN[17- 18]等界面原子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另外,Li等[19]对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孪晶界能和VC/TiC、TiN/TiC界面的黏附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过渡金属碳氮化物机械超硬膜。Lekakh等[20]发现,与其他过渡金属碳化物相比,NbC(001)表面对Fe有较强的吸附性,表明NbC析出相具有较强的形核能力。然而,对于复合析出相(Nb,Mo)C与α- Fe界面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Mo的掺杂对α- Fe与NaCl型结构的NbC之间形成微观界面性质的影响,以解析Mo影响NbC在铁素体中形核的微观机制。

1 计算方法与模型建立

1.1 计算方法

本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结合平面波赝势方法的CASTEP[21- 22]软件包,采用超软赝势描述原子核与电子的相互作用。为了合理选取计算参数,采用3种电子的交换- 相关作用泛函 (GGA- PBE, GGA- PW91, LDA- CAPZ) 对α- Fe (体心立方,空间群IM- 3M)与NbC (面心立方,空间群FM- 3M) 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其晶胞参数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GGA- PBE泛函方法计算的结果较其他两种更接近试验值,故后面的研究均采用GGA- PBE泛函进行计算。本文对于第一布里渊区的积分计算均采用Monkhorst- Pack形式的特殊K点方法。对于体相α- Fe与NbC,K点网格划分为8×8×8;对于所有的表面和界面模型,K点划分均为8×8×1,同时建立2×1×1的超胞模型,最大平面波截断能为410 eV,采用Broyden- Fletcher- Goldfarb- Shanno (BFGS)算法进行几何优化,实现原子的充分弛豫。收敛条件是自洽计算的最后两个循环能量之差小于1×10-5eV/atom,作用在每个原子上的力不大于0.03 eV/Å,内应力不大于0.05 GPa。

表1 α- Fe和NbC点阵常数的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

1.2 表面结构优化

研究α- Fe/NbC界面性质前,需先确定α- Fe与NbC表面模型合适的原子层数,使远离界面处的原子呈现体相特征。研究表明:α- Fe与NbC两相符合Baker- Nutting取向关系[25- 26],(100)α- Fe//(100)NbC,分别取α- Fe(100)和NbC(100)建立表面模型进行收敛性测试。其表面能(γ)可通过Botteger公式计算求出[27]:

(1)

表2 α- Fe(100)和NbC(100)表面能收敛趋势

1.3 α- Fe/NbC界面结构模型

根据α- Fe/NbC的取向关系,其界面结构有两种堆垛方式,如图1所示,分别是Fe原子在C原子上方和Fe原子在Nb原子上方两种结构(共38个原子),分别命名为“C- top”型与“Nb- top”型界面。将7层NbC(100)堆垛在5层α- Fe(100)表面上,并在上下表面添加15 Å的真空层以消除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1 α- Fe(100)/NbC(100)界面结构示意图

黏附功(Wad)通常用来表征一个界面的结合强度,可定义为将凝聚相组成的界面分离成两个自由表面时,单位面积所需的可逆功。α- Fe/NbC界面的黏附功可通过式(2)求出[28- 29]:

Wad=(EFe+ENbC-EFe/NbC)/A

(2)

式中:EFe、ENbC分别表示弛豫的、游离的Fe和NbC板块的总能量,EFe/NbC表示该界面的总能量,A表示界面面积。

常与界面稳定性联系起来的另一个热力学参量是界面能(γint),定义为体系中形成界面后单位面积上的多余能量,其本质上来源于界面处原子化学键的改变和结构应变,其数值越小,表明该界面越稳定。界面能可通过式(3)表示[30]:

(3)

γs=[Eslab(n)-nEbulk]/(2A)

(4)

式(3)中:EbulkFe和EbulkNbC分别表示α- Fe和NbC相中单个原子(或分子)的能量,x和y是界面模型中两相原子(或分子)的个数;γFe与γNbC表示两相的表面能(由式(4)得出),Eslab(n)表示该相表面结构的总能量,n表示原子(或分子)的个数。

两种界面的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可见Nb- top型界面的平衡界面距离与界面能均比C- top型的大得多,表明C- top型界面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二者的黏附功均为负值,即亚稳态,但C- top界面的黏附功更高,为0.677 J/m2,表明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是由于C- top型界面的Fe原子和C原子距离较近,电负性相差较大,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比Fe- Nb金属键更强的结合键。

表3 C- top和Nb- top型界面的稳定性和平衡界面距离

因此,本文选用C- top型界面来研究Mo元素掺杂对α- Fe/NbC界面体系的影响。将C- top型未掺杂界面作为对比,研究单个Mo原子进入界面α- Fe(100)侧的第1、2层置换Fe原子和NbC(100)侧的第1、2、3、4层置换Nb原子时的界面性能,模型分别记为CaseⅠ、Ⅱ、Ⅲ、Ⅳ、Ⅴ、Ⅵ,如图2所示,计算时合金化界面均被充分弛豫。

图2 各界面Mo原子不同置换位置示意图

2 计算结果与讨论

2.1 Mo对α- Fe/NbC界面稳定性的影响

根据式(2)和式(3),对Mo原子置换前后界面的黏附功和界面能进行了计算,结果如图3和表4所示。可以看出,Mo元素的置换对α- Fe(100)/NbC(100)界面有一定的影响。与未掺杂界面相比,Mo元素置换Nb原子进入NbC侧,不论其置换位置如何,其界面能与平衡界面距离均比掺杂前的界面(4.531 J/m2、1.855 Å)要小,表明Mo元素进入α- Fe/NbC界面的NbC侧所形成的α- Fe/(Nb,Mo)C型界面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同时α- Fe/(Nb,Mo)C型界面的黏附功均比未掺杂界面的高,故α- Fe/(Nb,Mo)C型界面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而当Mo元素进入界面的Fe侧置换Fe原子时,界面不同原子层位置的结果有所差异。对于Case Ⅰ界面,即Mo原子进入Fe侧第一层结构时,其界面能与平衡界面距离均大于未掺杂界面,界面结合较弱,黏附功(-0.948 J/m2)比其他界面低得多,表明Case Ⅰ界面的稳定性最差。对于Case Ⅱ界面,即Mo原子进入Fe侧第二层结构时,其平衡界面距离(1.865 Å)比未掺杂界面的略大,界面能(4.400 J/m2)也略有降低,黏附功有所提升,说明该界面的稳定性略有提高。

表4 Mo原子掺杂前后α- Fe/NbC界面的平衡界面距离

图3 Mo原子掺杂前后α- Fe/NbC界面的黏附功与界面能

对于Mo元素进入α- Fe/NbC界面的NbC侧所形成的4种α- Fe/(Nb,Mo)C型界面,从黏附功、界面能、平衡界面距离3个角度看,Mo元素能有效强化α- Fe/NbC界面。这是由于Mo元素与Nb元素的性质更接近,且Mo原子半径比Nb的略小,可减小平衡界面距离,强化界面。反之,Fe原子半径与Mo原子半径相差较大,Mo原子进入界面Fe侧引起较大的结构应变,同时增大了平衡界面距离,导致界面两侧原子相互作用减弱。

从以上结果可以发现,Mo更倾向于进入α- Fe/NbC界面的NbC侧,但也可能会进入Fe侧的体相深处,具体可能与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平衡浓度有关。在含Nb微合金钢中添加Mo元素时,Mo将进入NbC形成(Nb,Mo)C,达到沉淀强化的效果,这一反应存在一个平衡常数。事实上,微合金钢中仅添加微量Nb元素[10],同时由于Mo元素在α- Fe基体中的固溶度较大[31],反应剩余的Mo原子即大量进入α- Fe基体,起到固溶强化的效果。Zhang等[9]研究发现,Mo元素能偏聚到α- Fe/NbC界面并形成细小的(Nb,Mo)C复合相,即Mo抑制NbC的长大,并细化晶粒[10],这也间接说明了Mo能提高α- Fe/NbC界面的结合强度与稳定性。

2.2 电子性质分析

为了进一步解析上述界面性质的形成原因,计算了Mo元素掺杂前后α- Fe/NbC界面的电荷密度、态密度和布居数等。根据2.1节分析可知,Case Ⅲ、Ⅳ、Ⅴ、Ⅵ界面计算结果相似,故仅对α- Fe/(Nb,Mo)C型的Case Ⅰ、Ⅱ、Ⅲ界面及未掺杂界面进行分析。

图4是掺杂Mo元素前后α- Fe/NbC界面的(101)面的差分电荷密度分布。可以看出,4种界面的电荷转移均出现局域化特征,且界面碳原子的电荷转移量较内层更多,表明该界面呈现一定的离子性特征。由于C原子的电负性较强,吸引电子能力强,所以界面存在较强的极性共价键(Fe- C)。CaseⅠ界面中Mo原子取代了界面处的Fe原子,由于Mo原子的核外电荷量较大,故较其他界面对应的Fe原子转移了更多的电荷到对侧的C原子上,导致界面形成的C- Mo键略强于其他界面对应的C- Fe键。但由于Mo原子半径较大,导致晶格畸变严重,使界面距离增加,键长也略有增加,进而弱化了界面结合力。在CaseⅠ、Ⅱ界面中Mo原子转移了一部分电荷到其周围的Fe原子上,使Fe原子间金属键略有强化。但较之CaseⅠ界面,CaseⅡ界面的Mo原子能转移更多电荷到界面第一层Fe原子上,使得界面上的C- Fe键也稍有强化。对于Case Ⅲ界面,Mo原子能转移更多电荷到界面的两个C原子上,形成很强的共价键,同时C负电荷增加,导致对界面Fe原子的作用力加强,加之Mo原子取代Nb原子引起的结构畸变减小,使界面完全弛豫后间距更小,界面结合力得到强化,从而揭示了Mo掺杂的α- Fe/(Nb,Mo)C界面结合强度最高的原因。

图4 Mo原子掺杂前后α- Fe/NbC界面的(101)面的差分电荷密度

布居分析可以半定量地测量电荷转移[32],通过计算原子间的重叠布居数来评价原子间成键情况。共价键重叠布居数越大,表明原子间交互作用越强,键合力越大。表5 为界面层原子键的平均重叠布居数和原子键长,对比未掺杂界面与CaseⅠ、Ⅱ界面可以发现,Mo取代Fe侧的Fe原子,使Fe侧金属键强化,同时使界面的C- Fe(Mo)共价键级数有所增加,但CaseⅠ界面的C- Mo键长(2.096 Å)明显更长,弱化了键合力。且CaseⅡ界面中C- Nb键的强度与未掺杂界面的相当时,CaseⅠ界面的C- Nb键明显弱化。总体上看,Mo原子取代Fe侧第一层的Fe原子时,界面稳定性明显变差。而随着Mo原子向Fe侧内层的转移,界面结合力逐渐增强。而当Mo原子取代NbC侧的Nb原子后,形成的C- Mo键强度明显高于上述3种界面的C- Nb键,且键能更大,键长更短。同时由于界面间距的缩短,界面上C- Fe键长也明显减小。这与2.1节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Mo原子进入α- Fe/NbC界面时,更倾向于进入界面的NbC侧,得到更稳定的界面结构。

表5 界面层原子键的平均重叠布居数和原子键长

界面原子的分态密度与界面结构的总态密度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4种界面结构均在电子态-0.67~-0.35 eV范围内与-11.68 eV处产生明显的轨道杂化,并出现较强的共振峰。这是由于界面处Nb- d(Mo- d)与C- s、C- p轨道形成了很强的共价键,但Mo- d轨道的电子峰更集中。4种界面的总态密度曲线较为相似,主要分为 3个区域,即最低共价带、中间较高共价带和非占有导电态,在费米面处的态密度值不为0,说明该类界面结构具有金属性。费米能级处态密度的大小能反映结构的稳定性,态密度越低,结构越稳定。从图6同样可见,CaseⅢ界面结构最稳定,CaseⅡ其次,CaseⅠ稳定性最差,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计算的准确性。

图6 4种界面的总态密度

图5 不同界面弛豫后的界面原子分态密度

3 结论

(1)对于α- Fe/NbC界面,当C原子位于Fe原子顶部时界面结构最稳定,其界面能为4.531 J/m2;当Mo元素掺入界面结构时,Mo原子更易进入界面的NbC侧。

(2)与未掺杂界面相比,Mo原子进入α- Fe/NbC界面的NbC侧能明显降低界面能,减小平衡界面距离,提高界面的结合强度,其黏附功也比未掺杂界面的大,并随着Mo原子向NbC侧深层移动,界面能逐渐降低。

(3)当Mo取代α- Fe/NbC界面Fe侧第一层原子时,界面的结合强度显著降低。但随着Mo原子向Fe侧深层移动,界面的结合力增强,界面趋于稳定。

猜你喜欢

原子界面稳定性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抬升角对食蚜蝇飞行动稳定性的影响
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仿真分析
基于FLAC3D的巷道分步开挖支护稳定性模拟研究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一种可用于潮湿界面碳纤维加固配套用底胶的研究
扁平化设计在手机界面中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