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输液港管理模式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2020-09-25王希楠
周 芬,王希楠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盐城临床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本研究探究肿瘤化疗中应用医护一体化输液港方式展开管理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是108例肿瘤化疗患者,就诊时间为2017年3月~2 0 1 9年6月,按照摸球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在研究组中,男27例,女27例;年龄24~72岁,平均(43.22±4.13)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27例;年龄25~71岁,平均(41.55±5.14)岁。两组基本资料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士遵医嘱首先对患者的血管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给主治医生,医生要与患者家属沟通,最后开始植入输液港工作。
研究组行医护一体化输液港管理:医护共同组建团队来实施护理。管理组长由医师担任,副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对输液港的相关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1)人员培训。
建立健全的系统培训课程体系,内容为:输液港相关知识、常见并发症、并发症预防方法和后续处理方法。还必须要定期考核相关人员对输液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成绩不合格的人员要进行重新培训。
(2)制定科学化的管理流程。
对患者的实际化疗疗程以及药物的实际使用状况全面的了解,与患者沟通交流在植港过程中要做好配合,合理的规划置管之后的护理时间。
(3)路径式宣教。
建立相应的宣教模式,确保患者能够明确植港目的、植港方法以及植港过程中需要进行配合的要点,在植港结束当天,想要缓解患者的焦躁心理,医护人员必须要对患者讲解正确的处理方式。对于需要进行持续输液的患者,必须要告知患者应当在七天之后更换蝶翼针。在患者出院之前,医护人员必须要告知患者下次维护的具体时间[1]。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对医护一体输液港管理模式治疗的满意度。
(2)对患者出现回抽无血、导管堵塞、输液不畅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植入输液港之后的并发症
研究组患者在植入输液港之后,出现回抽无血、导管堵塞、输液不畅以及感染等症状的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情况[n(%)]
2.2 对比两组患者以及医护人员满意程度
研究组患者以及医护人员满意程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人员满意度[n(%)]
3 讨 论
在治疗肿瘤时,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式就是化学治疗,而化学治疗中化学药物的一种主要输入途径就是静脉给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注射座以及静脉导管系统,是现阶段的静脉输液治疗中一种最新的技术[2-3]。但是如果操作不当时会发生回抽无血、导管堵塞、输液不畅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要想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医护人员高度警惕,以最佳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护理,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
医护一体化输液港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医生与护士在合作过程中都对医护合作的方式表示认同和接受,医护人员在对自身的行为范围以及责任范围认可并接受的基础之上,实现共同的目标。在实施了医护一体化输液港管理模式之后,通过对医院中的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医护合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护士对于患者的关注度得到了提升,并使护理服务得到了优化。
即使108名患者在治疗时全部成功植入输液港,但是由于对照组的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导致对照组中出现了30例回抽无血现象,研究组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针对回抽无血现象的发生与责任医生进行了交流,并有针对性的对此进行了改进,从而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出现机率。
在医护合作过程中,合理应用医护一体化的输液港管理模式,能够确保医护合作顺利开展,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控制输液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确保化学治疗能够顺利开展。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