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以人为本

2020-09-25文/施

上海人大月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法条普适性法治化

文/施 政

在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举办的民法典培训班上,几乎每一位讲课老师都会从各自的角度阐述民法对于人民社会生活的意义。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光里,每一个人都是整个国家。而学习民法典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每个人都是生机勃勃的生命。

民法典对人民在社会发展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尽可能地做了回应,在法条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在物权编中关于居住权的入典,充分考虑到了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以房养老制度的完善、与继承制度的有效衔接以及年轻群体的购房前居住保障等实践应用问题。很多法条的制订都经历了激烈的学术争论,而争论地越激烈,立法也就越完善。作为后发国家,我们的编撰是在既存的民事单行法基础上,结合国际惯例与中国社会实际而求得的最大公约数。它既回应了我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法律需求,又秉承了传统中的固有文化观念,提供了国家与社会沟通的紧密渠道。

其次,法律很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定分止争。民法典统筹兼顾,适当划定了“公民社会”的权利范围与保护规范,对于规范中国市场经济与社会秩序的理性发展具有制度奠基意义。民法典吸纳了普适性的民法规则,强化了私权保障,拓展了私法自治,完善了交易规则,势必会促进法治化政府的建设。

猜你喜欢

法条普适性法治化
一种普适性的加权热带气旋风场重构方法
一种普适性LED屏智能参数配置系统设计
从法条的公司法到实践的公司法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音乐教学中的普适性审美特征阐释
论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从法条的公司法到实践的公司法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刑法“从业禁止”法条的法律性质及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