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的鼻内镜治疗及疗效分析
2020-09-24黄若葵柴先奇丁明虹
黄若葵 柴先奇 丁明虹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的鼻内镜治疗疗效。方法 76例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8例。对照组使用传统鼻孔填塞法治疗, 观察组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71.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3%与对照组的5.26%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5.26%低于对照组的31.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的鼻内镜治疗的疗效显著, 能阻断出血部位血供, 达到良好止血效果, 抑制复发, 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顽固性鼻出血;鼻内镜;疗效;复发;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4.038
顽固性鼻出血是一种特殊的鼻出血类型, 多为动脉性出血, 呈阵发性、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较难根治。老年人是顽固性鼻出血的主要人群之一, 发病原因可由鼻腔疾病引起, 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 但以全身疾病较多[1]。老年顽固性鼻出血与其他年龄段顽固性鼻出血有明显不同, 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的出血量多, 且出血部位深, 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危及生命。因此, 临床治疗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的关键在于快速明确病因、探明出血部位、有效止血。传统鼻孔填塞治疗虽有一定疗效, 但盲目性大, 给患者的痛苦也较大, 且去除填塞后容易复发, 总体疗效有限[2]。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 并选择适宜的方法, 如电凝、微填塞等, 达到快速止血、防止再出血的目的, 效果良好[3]。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的鼻内镜治疗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耳鼻喉科治疗的76例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8例。观察组男22例, 女16例;年龄61~85岁, 平均年龄(72.3±6.8)岁;病程7 d~3个月, 平均病程(1.5±0.5)个月;左侧鼻出血20例, 右侧鼻出血17例, 双侧鼻出血1例。
对照组男23例, 女15例。年龄61~87岁, 平均年龄(72.7±7.0)岁;病程5 d~2个月, 平均病程(1.4±0.4)个月;左侧鼻出血19例, 右侧鼻出血18例, 双侧鼻出血1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查后确诊为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 出血次数≥3次, 出血量在20~300 ml;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精神或认知障碍等;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兩组病因分析见表1。
1. 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鼻孔填塞法。观察组实施鼻内镜手术:全身麻醉, 仰卧位, 在鼻内镜下视情况行射频或局部填塞止血, 采用 0°、30°、70°鼻内镜(杭州桐庐尖端医光器生产), 在 0°鼻内镜下清除鼻腔内血液及血凝块, 辨别出血部位, 术前配制好1%丁卡因和0.1%肾上腺素混合液, 用棉片蘸取, 填入疑似出血部位, 收缩、麻醉鼻腔黏膜, 进一步确认出血部位, 沿着出血的方向边吸引边寻找, 依次检查各鼻内结构, 必要时更换30°鼻内镜, 便于查看隐蔽部位, 将中鼻甲、下鼻甲内移, 检查中、下鼻道, 确定出血部位, 一般表现为2~3 mm长的粟粒样、乳头状或火山口状的凸起, 触之即有出血, 根据患者不同的出血部位及出血状态选择适宜的止血方法[4]。①双极电凝止血。用电凝吸引器对准出血点周围2~3 mm做间断环状凝固, 最后凝固出血点、封闭血管, 当局部黏膜呈白色且出血停止, 局部涂布生物蛋白海绵, 结束操作[5]。②局部微填塞止血。对于出血部位较深者, 虽能在鼻内镜下明确出血点, 但电凝吸引器无法到达, 这时可使用适宜大小的填塞物, 进行局部微填塞, 对于使用不可吸收的填塞物, 在术后48~72 h内在鼻内镜下取出, 对于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 使用可吸收材料, 避免了再次取出[6]。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 如抗炎、止血、并控制血压、血糖等。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无鼻出血, 将填塞物取出1周内无出血;有效:治疗后1周内再次发生鼻出血, 但再次治疗后停止;无效:治疗后仍有鼻出血, 再次治疗也未完全停止, 或停止后时有复发[7]。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71.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3%与对照组的5.26%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3 两组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复发率5.26%低于对照组的31.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顽固性鼻出血是一种难治性鼻出血类型, 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的病情更为复杂, 大多由全身疾病并发而来, 且多为动脉破裂出血, 出血量大, 止血困难, 容易反复发作。老年人大多存在鼻黏膜萎缩、血管壁脆性增加、基层纤维变性等问题, 导致血管弹性差、易破裂, 黏膜缺乏收缩力, 一旦发生出血, 难以自止, 病情较为顽固[8]。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找准出血点并采取适宜的止血方法。传统局部填塞法盲目性较大, 对于发生于鼻腔中后部的隐蔽出血难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可造成无效填塞, 整体疗效一般。同时反复的鼻内填塞明显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还可导致机体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氧分压降低, 甚至造成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9]。
近年来, 鼻内镜微创治疗在鼻腔疾病中应用广泛, 其配备精密的光学设备, 具有良好的照明作用, 能够使术者清晰观察鼻腔内结构, 明确鼻道内构造, 确保了精确定位出血点, 并可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点大小选择适宜的止血方法。对于鼻中隔面及黎氏区的出血, 可直接在鼻内镜观察并明确, 直接行电凝止血, 电凝能促使组织蛋白热凝固, 血管闭塞, 效果确切。对于中鼻甲、中鼻道出血者, 若能在鼻内镜下发现出血点, 则直接电凝止血, 若出血不明, 则电凝后用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布填塞, 个别需开放筛窦后才能止血。对于下鼻甲、下鼻道出血者, 在鼻内镜下较难发现, 需要仔细寻找, 对出血点电凝止血即可, 若创面有渗血, 可辅助明胶海绵填塞, 以确保止血效果。而对于鼻腔顶端、嗅裂等较为隐蔽的部位, 鼻内镜下暴露困难, 可更换30°或70°内镜, 仔细查找, 给予电凝止血, 若电凝无法达到, 可改为微填塞止血。对于鼻咽癌者放疗所致出血者, 在晚期可发生大出血, 需要前后鼻孔填塞, 且效果不佳, 预后差, 直接危及生命。对于鼻腔后端吴氏区、鼻咽部出血, 需排除血管瘤、鼻咽癌的可能, 明确出血病因, 必要时给予介入血管栓塞。对于无法明确出血部位者, 如排除筛前动脉出血, 可直接电凝蝶腭动脉, 从而阻断鼻腔大部分血供, 达到良好止血效果[10]。因此, 鼻内镜下治疗可准确定位出血点, 使用个体化止血方法, 达到确切止血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71.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5.26%低于对照组的31.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了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的鼻内镜治疗的疗效确切, 明显优于传统填塞止血方法。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3%与对照组的5.26%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這可能是由于出血点部位隐蔽, 手术空间狭小, 内镜下电凝或微填塞不彻底, 导致术后再次出血。
综上所述, 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的鼻内镜治疗有确切的疗效, 操作简单, 针对性强, 止血彻底, 起效快, 并发症及复发率低, 有助于恢复鼻腔内正常生理功能,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冯小宝, 宋国昶, 刘杰. 鼻内镜下微波与激光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对比. 西南国防医药, 2017, 27(5):471-472.
[2] 李宝庆.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临床疗效.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 13(4):95-96.
[3] 陈欣, 汪艳萍, 彭秀丽.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38例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4):359-360.
[4] 兰花. 微波配合云南白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医疗装备, 2015, 28(12):160.
[5] 徐冬琴. 鼻内镜下电凝和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效果差异.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 31(8):1180-1181.
[6] 薛梅, 黄员福, 江爱珍, 等.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23):41-42.
[7] 笪义勇.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安徽医学, 2012, 16(12):1828-1829.
[8] 王俊, 徐进敬, 吴元庆, 等. 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性鼻出血60例临床分析. 实用老年医学, 2017, 31(11):1074-1075.
[9] 潘阳春, 王军, 余良才. 鼻内镜下低温射频在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9):800-801.
[10] 赵春红, 李玉杰. 全麻下鼻内镜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3, 19(1):82-83.
[收稿日期:20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