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2020-09-24张建华常成勋

天工 2020年2期

张建华 常成勋

[摘 要]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精神为指导,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通过专业人才需求、毕业生的情况、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现状调研,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专业更好对接产业,课程更好对接岗位,学习过程更好对接生产过程,通过调研分析家具雕刻艺术设计等工艺美术类特色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趋势,为工艺美术类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式改革、课程标准修订、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 调研概述;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的情况反馈;调研结果及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 J5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0)2-0028-06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张建华,常成勋.精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类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调研为例[J].天工,2020(2):28-33.

一、工艺美术类特色专业调研情况概述

1.家具雕刻艺术设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调研内容

(1)区域雕刻艺术类家具艺术设计类行业、珠宝行业的发展动态、发展趋势。

(2)同类院校同类专业分布情况。

(3)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专业岗位一线班组长调研产业对专业的要求,企业岗位对课程的要求,生产过程对学习过程的要求。

(4)访谈企业对人才岗位的具体标准要求,征求相关核心岗位的改革方向课程。

(5)了解应往届毕业生在其岗位适应性、职业发展、能力提高、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要求及對学校培养过程的反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6)了解应往届毕业生在其岗位适应性、职业发展、职业能力提升差距的要求。

2.调研方式

(1)问卷调查。

(2)实地调查。

(3)专题研讨。

(4)电话访谈。

(5)毕业生座谈。

(6)网站查阅。

3.调研范围

(1)市级和周边地区行业协会。

(2)区域内雕刻、家具设计、家具制造、宝玉石鉴定、宝玉石设计和加工、工艺品设计制造专业相关类企业。

(3)区域内雕刻类、家具类专业相关市场。

(4)市级和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

(5)省内同类院校同类专业。

4.调研对象

(1)行业企业专家、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人员、企业负责人和部门主管。

(2)生产企业的一线工人、技术人员、班组长、车间主任、营销人员等。

(3)相关市场销售人员。

(4)往届毕业生。

(5)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同行。

5.调研过程

研讨调研方案——制作调研问卷——确定调研对象——开展调研——收集原始资料——资料整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制定调研报告——召开专业委员会——课程改革研讨——教学模式改革研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6.调研时间

2017年12月到2018年10月。

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工艺美术类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2015年,工艺美术作为莆田市千亿支柱产业,其中家具设计、家具制造、宝玉石鉴定、宝玉石设计和加工是工艺美术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才需求量极大。

莆田仙游现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红木集散地,高端的古典工艺家具占全国七成份额,被业界誉为引领我国红木家具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是福建省重点培育的12个全国知名轻工产业集群之一。

仙游县先后荣获“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世界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仙作红木家具产业基地”“中国古典家具收藏文化名城”“全国红木古典家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称号,“仙作”古典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根据仙游县政府门户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仙游县现有古典工艺家具企业4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艺企业122家,从业人员达16万人。

一直以来,莆田市政府对工艺美术产业大力扶持,根据市场趋势对家具设计、家具制造、宝玉石鉴定、宝玉石设计和加工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莆田地区的家具设计、家具制造、宝玉石鉴定、宝玉石设计和加工等行业从早期的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发展,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对设计类、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明显增长,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学历要求也逐步提高。我们对企业员工的岗位、技能、学历进行了专项调研。

图1是对企业调研后所得到的企业员工岗位需求结构,图2是2016年到2017年岗位需求结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岗位和营销岗位仍然占绝对的比重,但相对往年有所降低,而设计类岗位和管理类岗位需求相对往年明显有所增加。

图3是我们对企业调研后得到的企业员工技能等级结构,图4是2016年到2017年员工技能等级结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中、高级技工是主要需求,其中2017年中级技工占38%,高级技工占32%,与2016年的统计数据相差不大,但有所增长。从大局看,企业对提高员工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重视。

图5、图6是企业员工学历结构及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企业中大专和本科学历需求的所占比例最大,是企业的需求主流,并且比较往年都有所增长。学历结构的两极(研究生、小学及以下)都需求比较少。

综上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而发生变化,对高层次的人才需求明显增加。因此,我们要抓住区域产业升级转型,以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要求,围绕“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加强对中级以上技能等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服务企业的需求,为工艺美术类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家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服务社会能力分析

通过对福建省沉香协会、林建军大师工作室、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福建省古典家具研究会、福建省红木工艺品协会、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唐结仿古家具有限公司、三福家具有限公司、德古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善艺李氏工艺有限公司等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进行走访、问卷调研和分析,结果如下:

(1)具备产品造型设计与表达能力。

(2)具备现代家具雕刻材料的科学应用能力。

(3)具备“互联网+”工艺美术产业的新思维。

(4)具备识图与计算机辅助软件绘制设计的应用能力。

(5)具备雕刻家具产品创新设计能力。

(6)具备现代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家具产品结构设计能力与改进设计能力。

(7)具备雕刻机编程技术与操作技能。

(8)对企业的忠诚度。

(9)具备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10)具备现代的营销和管理能力。

用人单位从业人员基本能力需求情况分析如下:

(1)在这10项能力中,企业需求最高的能力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除了重视专业能力培养之外,也应重视社会能力的培养,重视在教学中融入创新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2)在专业能力方面,“具备‘互联网+工艺美术产业的新思维”是一项新的内容,尤其是在新形势下,互联网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工艺美术产业与互联网相互结合是一个必然,团队所开发雕刻技艺传承与创新在“导学辅教”实践在中尽可能地实施应用。

3. 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人才服务社会能力分析

首饰设计总监、首饰设计师、首饰设计员、首饰绘图员具有较强美术设计基础和艺术鉴赏能力,了解珠宝玉石知识,熟悉珠宝玉石款式及其特性,熟悉首饰制作与镶嵌工艺流程及质量评价准则,有较强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市场观念。

首饰制作生产主管、首饰制作工熟悉首饰工艺流程、熟悉首饰加工生产业务等并具有相应能力。

珠宝评估师、珠宝鉴定师、钻石检验员、宝玉石检验员了解熟悉珠宝首饰相关业务并具有相应能力。销售经理、店长、导购员、营业员熟悉掌握珠宝首饰相关业务并具有相应能力。

三、毕业生的情况调研

1.企业对用人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2. 毕业生的反馈情况。

根据对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得到以下几点比较集中的反馈意见。

(1)建议加强美术基础训练。

(2)建议在学校学习期间能经常进行专业考察,尤其是国内每年度的几次大型设计展会,快速接近设计潮流和了解市场变化。

(3)建议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培训。

(4)建议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能培训。

(5)建议加强外聘教师薪酬体系建设。

四、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现状调研

通过对福建省水利水电学院和莆田学院的实地调研,对省外多家具有同类专业的高职学校网络调研,目前,在福建省高职院校中唯有我院开设家具艺术设计专业,全国范围内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多为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或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且多数学校将其作为特色专业建设。

调研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近3年的招生数据来看,大部分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一所停招,一所缩小招生规模,一所持平。

通过近几年的招生数据来看,大部分学校招生规模都不大。

目前,福建省内开设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高职院校不多,只有三所:泉州华光职业技术学院,黎明大学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市场人才需求量大,高校人才输出少,并且寶玉石鉴定和加工自身的发展或是受具体环境的影响,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调研结果及分析建议

1.调研结果及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关系影响

通过此次调研,可看出目前莆田地区雕刻家具等行业企业对设计类人员的需求增加,大多数毕业生也更喜欢做设计类的工作,学生家长多数也是期望学生毕业后能去做安全又“高大上”的职业。因此,应在今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地增加设计类课程的比重,特别是增加美术基础训练和现代化设计应用训练。

2.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质性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应改变以前只有设计、制造、雕刻的局面,应培养学生注重设计、懂工艺、懂营销,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和职业素养。

3.调研结果对专业发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从近几年的实际招生情况来看,雕刻家具专业的普通高考招生不理想,宝玉石专业2017年招生下滑较大,应及时改变招生渠道或方式,例如可尝试与市政府协调,对专业学生进行学费补贴,重新启动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招生,或设立五年制大专的招生模式或“二元制”办学模式。

4.分析校企深度合作的可能性及合作形式

加强与莆田市善艺李氏工艺有限公司合作,在产品研发、学生培养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共同培养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莆田工艺在全国享有盛名,是东方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智慧结晶,具有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早在北宋时期,这里的工匠就把京都宫廷器用与书画工艺有机结合,首开“莆作”工艺美术先河。莆田以工艺美术为支柱产业,并带动印刷包装、文化传播展销平台、物流配送等上游配套企业发展的产业链条。这次调研以传统雕刻技艺传承为代表的现实困境,亟须加快扶持和培养传统雕刻技艺人才为例,分析目前受到传承观念、传承队伍和传承路径等方面的阻碍,当前莆田的传统雕刻技艺传承难以为继的断代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传承人的“传技观”陈旧保守,父传子、师带徒仍是莆田传统雕刻技艺传承的主要模式,使得传统雕刻技艺闭关自守,缺乏创新。

(2)传统雕刻技艺傳承人的“老龄化”现象严重。当下年轻一代更热衷于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不愿意报考该专业,即使是年轻的工艺美术从业人员也大都热衷于工艺品贸易,讲求短平快,认为传统雕刻技艺学技苦,用时长,经济回报率低,不愿意耐性子学习、创作和传承,出现后继乏人的困境。

(3)工厂化生产降低传统雕刻技艺传承的品质。现代生产方式对传统的家传世学、师徒相授的技艺传承方式造成严重冲击,随着工厂化和木雕机床的普及应用,大大降低了对技能的要求,使得传统手工雕刻技艺传承的范围、技艺的精髓难以得到有效传承。

(4)传承内容缺乏系统性。一是严重缺乏关于传统雕刻技艺的教材,二是传统雕刻技艺的课程体系不健全。

产教融合,为雕刻技艺传承与创新提供人才培养的可能性,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2015年前的专业名称,2016年改为家具艺术设计)为福建省示范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实训基地。同时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上塘珠宝玉石学院、莆田市寿山石雕行业协会、莆田工艺美术学会、福建省古典家具协会、莆田工艺美术城(福建省莆田妈祖工艺城股份有限公司)、华昌珠宝有限公司、仙游县森艺仙石工艺有限公司、福建省御九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莆田市教育局、莆田市政府等单位联合申报国家级传统雕刻技艺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目前已列入教育部备选项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各方取长补短,协调促进,发挥各自优势,保证雕刻技艺传承与创新的顺利进行。

申请扶持政策:

(1)学费补助。市政府设立传承技艺传承基金,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的学生按照紧缺专业,学费由基金或市政府全额补助。

(2)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传统雕刻技艺传承中心,聘用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为客座教授,邀请来校建立传承大师工作室,给予每个工作室一定的启动经费,参与专业建设、技艺传授。启动特色岗位计划,把大师授课、讲座的课时津贴纳入预算,从传承基金中列支。

(3)启动传统雕刻技艺教师培育和新生代技师培育工程。鼓励教师每年集中2~3月到大师所创办的企业或工作室学习研修。该专业学生实行1+2模式(大一在学院上基础课程,大二、大三的学生到工艺美术城大师工作室学习实训),传承基金中单列教师培训和学生实习预算给予大师工作室补助。

(4)技能大赛奖励。鼓励该专业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按比赛的层次给予一定的奖励。

(5)专业实训室建设和耗材补助。传承基金每年根据实训的要求对该专业的实训室建设和耗材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6)大学创业政策支持。启动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鼓励该专业学生在工艺美术城或市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市政府在入驻政策和启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对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宝玉石鉴定和加工等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精准人才培养目标,巩固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是专业建设的时代要求。工艺美术类特色专业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类特色专业建设时间不长,仍需校企紧密合作,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而进行专业建设规划和调整。培养出时代建设所需要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侯志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室内设计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12(9):57-59.

[作者单位]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李艳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