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江平岩村传统侗族民居建筑现状调查研究

2020-09-24陈玲玲梁晓慧

广西城镇建设 2020年8期
关键词:侗族民居居民

□ 陈玲玲 梁晓慧

1 选取对象原则

平岩村是广西典型的侗族村寨,是著名的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程阳八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的侗族传统村寨风貌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对平岩村的传统民居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人类发展、迁徙、聚集和村落形成的规律,村落民居建筑的形成基本遵循由就近水源向远处或是深处发展的规律。近水源的民居建筑一般地势较低,较容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而受损或倒塌,但也相对便于维修和重建。广西三江位于桂北与湖南、贵州交界山区,山峦环抱,造就了侗族民居和侗族村落呈地势高低错落的山地建筑与村落形态。在地势较高或是在大山较深处的侗族民居,相比于近水源地民居少受洪涝灾害,但增加了维修和保养的难度,因此,在形成侗族民居村落的变迁以及叠加过程中,地势较高的侗族民居一般重建的频率要小于地势较低的民居。本文调查研究的对象主要选取离水源地相对较远、地势较高、维修和重建频率较小的民居(如图1),在最大限度上获取相对较为原始的侗族民居建筑信息和资料。

图1 调查对象选取距离水源地较远的民居

2 基本情况

根据侗民迁徙至聚集成寨历史资料记载,广西三江的侗民居住的云贵高原边缘属于林区,因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农业生产和林木生长,尤其是杉木的盛产使其成为侗族民居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取材也便利,因此平岩村侗族民居建筑主要为木结构。

2.1 建筑风格与特色

从侗族村寨形成的历史成因可知,其传统民居建筑基本形成了较为统一的以木构架或砖木结构为主的结构体系;在空间上基本形成了底层饲养牲畜—中间层起居生活—顶层贮藏的居住层次;在色彩上保持了结构原木原色,屋面为统一的灰黑色小青瓦。侗族民居建筑无过多的装饰,形成了其质朴的侗族民居建筑风格和特色。

2.2 平面功能与布局

因平岩村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温和多雨,空气湿度大。因此民居建筑一般底层架空防水防潮,架空层主要为圈养家禽家畜、设置厕所以及堆放杂物等;中间层一般设置厨房、堂屋、卧室等生活空间;顶层一般用于贮藏粮食或堆放其他。其中,中间层是居民最常用的居住空间,底层和顶层基本围绕着日常生活展开。虽然因平岩村的民居建筑也因地势而建而有一定的不同,如有些民居坐落在地势较为平整的场地,有些堂屋则直接位于房屋进门口第一间,有些散养家禽家畜则圈养在房屋周围等,但是基本的平面功能和布局基本围绕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展开,差别不大。

2.3 生活舒适性与便利性

由于平岩村居民建筑结构主要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透气效果好,夏季能够及时散热,在室内较为凉爽。但是对于冬季而言,缺乏保温层的木结构房屋则非常阴冷,但长期以来,侗族居民有冬天烤火的习惯(如图2),堂屋或厨房常设有火塘兼顾取暖和烹饪的用途,基本能够满足居民四季对于冬暖夏凉的需求。然而从生活舒适性的角度,底层圈养家禽家畜和设置厕所有较大的气味,夏季粪便发酵还会引蚊蝇进入室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们的生活环境;火塘取暖多用烧炭的形式,容易造成火灾和形成一氧化碳浓度过高,烟熏缭绕同样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大部分的居民认为生活还是较为舒适和便利。尤其是近年实现了室内用电和通自来水等,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年长的居民更愿意延续这样的生活方式,而村里的年轻人更趋向于再进一步地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图2 侗族居民冬天习惯烤火取暖

平岩村老一辈居民基本延续侗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收等生活和劳作习惯,现代生活的改变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年轻一代受乡村快速化发展影响较大,一部分年轻人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一部分年轻人留守村庄,随着政府对村落进行了改造和升级,旅游业带动商业化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加了生活舒适性和便利性,这部分年轻人也能够很好地抓住机会留在家乡传承和发展。

2.3.1 厨房与饮水

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决定了厨房是平岩村侗族居民建筑里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侗民的生活习惯,他们更喜欢自制民族饮食,相比于城市里的居民,在饮食上花更多的时间,厨房的用火同时也兼顾冬季取暖用途,因此厨房在日常生活起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厨房用火和其民居建筑的木结构是对立的关系,因此,近年来一部分有条件的居民自筹或在政府的支持下将厨房部分挪至室外独立成室,较之前紧张的对立关系缓和了很多。同时,随着自来水入户,居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厨房的整洁度与食物的清洁度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3.2 卫生间

经走访调研,部分平岩村沿主街或靠近地势较低的侗族民居建筑已经进行了较大的改造,排污管道和设施连接至居民卫生间,这部分居民建筑除建筑平面功能布局和建筑立面以及造型基本保持传统侗族民居建筑的特色外,其内部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部分在坡地或是远离主街道的传统侗族民居内,卫生间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即位于底层与饲养家禽家畜、杂物堆积处并存。因平岩村的形成早于规划设计,因此平岩村的民居在形成时多属于自然生长的状态,因此,这部分民居建筑的卫生间在改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也正因为如此,如今才能看到这部分的民居建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2.3.3 夏凉冬暖

平岩村侗族民居建筑主要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因平岩村地处亚热带,全年气候温和,因此外墙无须设置保温层。木结构的房屋透气性好,夏季利用建筑自身的特点进行空气流通和交换,将室内的热空气带出室外,同时引进新鲜空气,形成自然的空调系统。平岩村冬季时间较短也较为温和,无极端天气。冬季居民仍采取传统的烤火取暖方式,能够帮助居民度过较为短暂的冬季。部分侗族民居火塘间的构造做法仍保存完好,火塘间作为侗族物质文化的一种象征性要素,体现侗族居民的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习俗。

2.3.4 家禽饲养

家禽家畜的饲养俨然已经成为侗族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岩村居民家家户户基本都饲养鸡,有鱼塘的家庭则饲养鱼和鸭,这与他们逢年过节吃鸡鸭的风俗以及侗民特色风味酸鱼是分不开的。家禽家畜的饲养一般位于民居底层,部分居民在住宅底部外墙设计有进出口,方便家禽家畜白天出去觅食,晚上回来休息。家禽家畜粪便可作为种植瓜果蔬菜茶的有机肥料。

2.3.5 蔬果茶种植

平岩村所在的林溪乡位于山区,地势较低较为平整的地段已经基本形成了集中的民居建筑群即村落,种植地则零散于水边或山地。平岩村老一辈和中年居民仍延续着农耕的生活方式,大部分饮食原材料能够自给自足。近年来政府鼓励和推进平岩村种植茶叶,以提高村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因此位于山地的耕地则更多地呈现出茶叶梯田,形成了独特的景观特色(如图3)。茶叶种植需要长期持续的精心护理,若大规模种植对于护理时长和护理人工数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平岩村居民种茶大部分仍以家庭种植为主。目前,三江茶叶已形成一定的产业链,茶叶成品较好,但加工技术和包装依靠外来企业进驻,平岩村居民种茶目前处于产业链最初端。

图3 茶产业梯田景观

2.3.6 其他

平岩村传统民居建筑位于山坡或远离水边的民居基本保存其较为完好的原始状态,但由于平岩村所在位置全年空气湿度较大,木材作为民居建筑的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有其缺陷。住宅建成后因缺乏日常的保养和维护,许多民居建筑均出现柱子倾斜、房屋整体倾斜、木梁弯曲、围护结构受潮腐烂等问题,威胁着居民的生活。部分居民对于房屋出现的问题表示无所谓和无奈,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维修基金进行修缮。平岩村老一辈对于房屋修缮没有过多的要求,中年村民则有较强的意识争取维修基金进行房屋修缮。从近年来政府用于投入平岩村整体改造的基金使用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改造落地于主街道的民居外立面,对于远离主街道和山坡以上的民居基本无投入。

2.4 改造意向

对于平岩村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侗族民居建筑,正在居住的中年居民有较强烈的改造意向,他们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经费支持,对房屋进行维修和改造,一方面他们较向往现代城市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和自己的收入形成矛盾。从调研和访谈情况来看,很多中年至青年居民保护传统房屋意识较为淡薄,如果房屋可以进行买卖,价格合适他们更愿意以钱卖房;如果不能买卖,则希望相关部门投入资金进行修缮改造。老一辈居民仍旧延续和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现代的生活方式对他们影响不大,因此老一辈居民对自己房屋的改造意识不强。

3 问题与对策

三江平岩村侗族民居建筑和村落的形成,是在规划之前自然形成的产物,它贴近大自然,呈现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大一部分民居建筑已在原有自然形成的建筑基础上进行了重建或叠加,这也真实反映了居民对现代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但却改变了原生的民居建筑最初的状态。历史总是叠加形成的,历史也是向前发展的,建议在相应政策和规划的引导下,把叠加和改造主导权还给居民,毕竟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他们更了解自己的生活需求,相关政策或规划作为辅助引导居民在尽量保持住宅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适应自然的叠加或改建。

从调查情况来看,三江平岩村侗族民居建筑保护现状堪忧,尤其是传统侗族民居建筑正在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图4)。其原因主要为居民对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和民居建筑本身的缺点之间的矛盾;再次,由于其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在维护、改造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难度,因此一部分传统民居建筑因自然或人为原因濒临损毁或倒塌。针对该问题,笔者建议真实了解居民需求、扩大民居建筑保护范围,确定责任主体、落实资金投入部门、切实解决传统民居建筑的维护和保护问题。

图4 部分居民建筑已重建为混凝土框架结构

由于村落年轻人大量流向城市,三江平岩村侗族民居建筑在老一辈的守护完成后出现断层,部分民居建筑长期无人居住,导致这部分民居建筑缺少日常维护,也是其濒临损毁或倒塌的重要原因之一。民居建筑保护的最佳状态,是活态保护,即房屋的主人真真实实居住在自己的民居内,与周边环境自然发生联系的一种生活状态的完全保护。但由于种种原因,活态保护是很难实现的,建议将这部分民居建筑征用做博物馆,将它们作为原生态居住建筑的形态进行保护和展示,成为历史见证和记忆的留存部分。

猜你喜欢

侗族民居居民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石器时代的居民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