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效果及对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水平的影响*

2020-09-24王亚军李松波

中国药业 2020年18期
关键词:卡培氟尿嘧啶脂质体

王亚军,李松波,杨 谦

(1.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北 邯郸056300;2.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 邯郸056000)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癌变主要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增生,进而浸润到整个胃部组织。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易漏诊、误诊[1]。胃癌确诊时多已处于中晚期,此时应以控制病灶、延缓病情进展和改善预后效果为主要治疗目的[2]。对于身体情况较好、可耐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者,化疗是最佳的支持治疗方式。胃癌的化疗方案较多,但缺乏公认的最佳方案[3]。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是当前胃癌化疗常用方案,氟尿嘧啶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S期,可干扰其DNA的合成,顺铂可破坏肿瘤细胞DNA的碱基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且对其细胞膜结构也有一定破坏作用[4]。但该方案效果欠佳,多个化疗周期也不能改善缓解率。紫杉醇脂质体为紫杉醇的新剂型,相比于传统的紫杉醇,对各型肿瘤疗效均有显著提升;卡培他滨是治疗胃肠肿瘤的常用药物,其疗效优于氟尿嘧啶[5]。本研究中对胃癌患者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并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对比,同时观察患者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相关诊断标准[6],并经CT、MRI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TNM分期为Ⅱ~Ⅲ期;对本研究拟用药物无禁忌证和过敏反应;患者精神状态、认知功能正常,能配合治疗。本研究方案符合《赫尔辛基医学宣言》伦理学要求,患者自愿参加研究。

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衰竭;治疗期间接受其他药物治疗;基础资料、临床资料缺失或不完善;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

脱落/剔除标准:中途自愿退出本研究;未严格按本研究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检查结果缺失或不完善,不能进行疗效判断;随访期间失访。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23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尿嘧啶+顺铂化疗方案:注射用氟尿嘧啶(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19,规 格 为 每 瓶250 mg)400 mg/m2,加 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于第1天、第2天给药;注射用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653,规格为每瓶20 mg)40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持续滴注时间长于4 h,于第1~3天给药;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57,规格为每支30 mg)15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持续滴注超过3 h,于第1天给药;卡培他滨片(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44,规格为每片0.5 g)2.5 g/m2,分早晚2次于饭后0.5 h服用,连用2周,休息1周,以21 d为1个给药周期。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周期,治疗期间均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止吐、护胃、保肝、补充水电解质等基础治疗手段,并定期监测血常规、血压,避免恶性不良事件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1)多肿瘤标志物蛋白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各约2 mL,离心,分离得血清,采用C-12型肿瘤诊断用蛋白芯片试剂盒(简称C-12,德国Merck公司)和HD-2001A型生物芯片检测仪检测糖链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癌抗原242(CA242)、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甲胎蛋白(AFP)、铁蛋白、游离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生长激素(HGH)、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水平,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2)生活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估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交功能、周围环境功能4项内容,每项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疗效判定[7]:1)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1个月;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体积超过50%,且至少持续1个月;稳定(SD),病灶缩小不超过50%,增大不超过25%,且无新的肿瘤病灶出现,至少持续1个月;进展(PD),病灶未缩小,病灶增大体积超过25%,或有新病灶出现。客观缓解(OR)=CR+PR;疾病控制(DC)=CR+PR+SD。2)远期疗效:随访2年,统计局部复发、远端转移率、死亡等发生情况。

安全性: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6。

表2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例(%),n=235]

表3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例(%),n=235]

表4两组患者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水平比较(±s,n=235)

?

表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n=235)

表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n=23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表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n=235]

3 讨论

胃癌的化疗方案较多,多药联合化疗是当前发展趋势[8]。临床常用的氟尿嘧啶联合顺铂的方案可从不同作用途径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杀灭肿瘤细胞,抑制其增殖[9]。但即使多周期应用,患者的病灶缓解控制率仍难有较大提升,且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难以忍受而减量或中断治疗,影响疗效,故有必要优化现有化疗方案。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升高,表明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能进一步改善胃癌的治疗效果,增强对病灶的控制力度。紫杉醇为紫杉烷类天然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制为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生成,同时抑制其解聚,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杀伤肿瘤细胞[10]。而常规的紫杉醇注射液中含有聚氧乙烯蓖麻油、无水乙醇等,毒性大,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紫杉醇脂质体是将紫杉醇包裹在脂质囊泡中,避免使用聚氧乙烯蓖麻油、无水乙醇等高毒性溶剂,同时这种脂质体载药结构具有靶向性,可将药物运输至肿瘤病灶等特定部位而发挥治疗作用,可减少药物在其他正常部位的分布[11]。卡培他滨为新型口服氟尿嘧啶氨基甲酸酯类药物,为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进入体内后可经胸苷磷酸化酶类代谢转化为氟尿嘧啶发挥作用。由于肿瘤病灶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含量高,故肿瘤组织中卡培他滨较多转化为氟尿嘧啶发挥作用[12-13]。采用口服形式给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和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分子学角度证实了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对于胃癌的治疗效果较好。C-12蛋白芯片试剂盒的应用,通过观察多种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蛋白水平,能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对于胃癌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效果判断有重要作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能改善预后,随访期间,患者复发和转移程度均较轻,改善了心理、生理、日常活动、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水平。随访中发现,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端转移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其治疗方案远期疗效较好。此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

综上所述,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胃癌,能显著降低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局部复发率、远端转移率和死亡率,为胃癌的化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案。

猜你喜欢

卡培氟尿嘧啶脂质体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超滤法测定甘草次酸脂质体包封率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蔷薇红核植物抑菌液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仙茅多糖对氟尿嘧啶增效减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