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焦城际铁路黄河特大桥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2020-09-24张劳恩

铁道标准设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第四系软土土层

张劳恩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铁路跨越大江大河成为了工程师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已有许多学者对铁路跨越大江大河的勘察、设计及施工进行了相关研究。胡辉跃对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主桥钢桁结合梁设计进行了介绍[1];高永强从桥位选择、桥型选择、桥梁结构、施工方案、运营期间检测监测等方面,对石济客运专线黄河特大桥总体建设方案进行了总结[2];甘森林等对沿江冲积平原区某铁路特大桥勘察进行了研究,认为下卧软弱地层、液化效应是冲积平原区特大桥勘察的重点和难点[3]。另外,孙宝忠等基于某特大桥桥址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震参数、场地类别、场地抗震地段划分等特征,对其场地稳定性及场地适宜性等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4];赵明东认为,铁路选线应绕避大面积地面沉降区,以降低铁路建成后的运营风险和后续处理地面沉降的巨额投资[5]。基于前人的研究,结合郑焦城际铁路黄河特大桥桥址区的场地情况,采用现场调查、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对桥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确定桥位、优化桥梁结构及降低造价的目的。

1 桥址区基本情况

1.1 郑焦铁路概述

新建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以下简称“郑焦铁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从京广铁路郑州站引出,跨越黄河进入焦作市境内,见图1(红色线为郑焦铁路,蓝色线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全长约78 km,铁路等级为城际铁路,设计速度为250 km/h。黄河特大桥是郑焦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全长9 292.4 m。

图1 郑焦铁路及黄河特大桥桥位示意

1.2 地形地貌

焦作市修武县以南广大区域为冲积平原区,地面高程为70~100 m,地势平坦开阔,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硬塑状粉质黏土、粉土,一般辟为耕地。跨越黄河后,线路西南部为邙山黄土丘陵区,地面高程一般为200~400 m,相对高差80~150 m,冲沟发育,局部地带有冲洪积洼地分布。桥址区地形地貌见图2。

图2 桥址区地形地貌

1.3 地层岩性

采用深孔钻机,搭设水上钻井平台,对桥址区的地层情况进行勘探,钻孔深度为120~150 m。根据钻孔揭示,桥址区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和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层。根据各土层沉积特点,划分为三大主层。按沉积新老顺序及各土层分布特点(图3),各地层主要特征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

①2粉土:黄褐色,稍密,稍湿-饱和,土质均匀,层厚2.1~8.4 m,桥址区均有分布。

①3粉砂:黄褐色,稍密-中密,饱和,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碎片,在桥址区呈透镜状分布,厚2.8~10.8 m。

①4细砂:黄褐色,稍密~中密,饱和,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碎片,在桥址区均有分布,该层厚度较大,厚10~52.8 m,未揭穿该层。

①5粉质黏土:浅灰色、黄褐色,硬塑-坚硬,含少量黄色锈斑及铁锰质斑点,含少量姜石,在桥址区呈透镜状分布,厚1.2~4.7 m。

①6粗圆砾土:杂色,密实,饱和,次圆状,成分以石英砂岩为主,见少量灰岩,直径10~40 mm,砂质充填,含量30%~40%,厚10.5 m。

①7中砂:黄褐色,密实,饱和,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夹黏土薄层,在桥址区呈透镜状分布,厚3.2~15.2 m。

②1中砂:灰褐色,密实,饱和,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含小砾石,在桥址区分布较广,层厚24.4~39.8 m,局部未揭穿。

②2粉土:黄褐色,密实,潮湿-饱和,土质均匀,在桥址区呈透镜状分布,厚1.9~3.2 m。

(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

③粉质黏土:黄褐色,坚硬,切面光滑,夹有少量钙质结核,粒径2~16 mm,含有铁锰质斑点,零星分布,含有少量螺壳碎片,在桥址区分布较广,厚21.7 m。

(3)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层

④粉质黏土:棕红色、棕黄色,坚硬,上部含有大量钙质结核,粒径2~12 mm,最大6 cm,含有少量铁锰质斑点及条纹,厚43.5 m。

图3 桥址区地层断面

1.4 水文地质特征

(1)地表水

桥址区地表水主要为黄河水,黄河在此处宽度为900~1 200 m,水位高程为98.21 m,主槽位于南侧,宽约40 m,水深6~7 m,河中多有浅滩。桥位所处河段为黄河下游河道上端,主槽搬动幅度较大,桥位处500 m范围内有京汉铁路老黄河桥、既有京广铁路黄河大桥、郑焦及京广铁路新黄河大桥三座大桥,水文地质状况较复杂。

(2)地下水

桥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为粉砂、粉土及细砂,勘探期间,地下水埋深1.3~11.1 m,水位高程80.85~94.98 m。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下水流向为西南至东北,主要以河流侧向径流和大气降水的形式补给,以蒸发的形式排泄。

1.5 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特征,桥址区地震动参数划分如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 s。

1.6 项目难点

桥址区存在区域地面沉降、活动断裂带、砂(粉)土地震液化、软土震陷等多种不良地质,以及人工填土、软土、松软土等特殊土,且桥址区第四系土层深厚(大于300 m),其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其中,地面沉降对桥位的选择影响极大;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对主桥的梁型选择、桩长的确定至关重要。

2 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2.1 地面沉降

桥址区处于黄河冲积平原,第四系地层厚度大,沉积地层以砂土(含水层)、黏性土(隔水层)互层为主,由于抽取地下水,形成了以郑州、武陟、焦作等地为中心的沉降漏斗。线路方案原则上应绕避沉降漏斗中心区域或走在其边缘。根据既有高速铁路经验,邻近线路的新增水井抽采地下水对铁路轨道沉降影响较大,应严格控制[6-8]。

根据现场调查与资料分析,桥址区的地下水开采以浅层为主[9],当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后,地层应力发生变化,特别是表层软土受到压缩,导致地层下陷。

2.1.1 含水层结构特征

结合该区域浅层、中深层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对地下水运动进行概化。不难发现,地下水在垂向的运动主要为层间的越流,其流动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体现了地下水系统的非均质性和非稳定性。因此,宜将桥址区的地下水系统概化成具有各向异性的空间三维非稳定流。

2.1.2 地下水系统数学模型

根据桥址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采用使用较为普遍的伽辽金法,对渗流区域进行三角剖分,边界记作R,则三维非稳定流的微分方程为

h(x,y,z,t)|t=0=h0

(1)

式中,Kx、Ky、Kz、Kn分别为x、y、z、边界法向方向的渗透系数;S为自由面以下含水层储水系数;ε为分含水层的汇源项;h0为含水层的初始分布;h(x,y,z,t)为某点在t时刻的含水层分布;R1、R2为渗流区域的侧边界、下边界;q(x,y,z,t)为单宽流量。

模拟过程可划分为12个时段,每个时段为一个月,将水位观测资料作为计算的初始水位赋给模型。然后,将观测井的观测值与模型预测值进行拟合,不断调整其参数,使得拟合结果达到预期。最后,采用FEFLOW及Sufer软件对水位、高程等数据进行处理,即可获得桥址区地下水的变化情况。

通过计算,在现有开采条件下,桥址区地下水水位呈整体下降的趋势,下降速率为5~25 mm/a(图4)。

由图4可知,在桥址区西侧,地下水下降速率较大,一般为15~20 mm/a;在桥址区东侧,地下水下降速率较小,一般为5~10 mm/a。由此可见,桥位应尽量靠东,以减小地下水位变化对桥梁工程的影响。

图4 桥址区地下水位下降情况示意(单位:mm)

2.1.3 地面沉降计算

根据土力学相关原理,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可分为黏性土层的变形与砂层(含水层)的变形。

砂土层的变形量为

(2)

式中,S砂总为砂层总沉降量;E为压缩模量;ΔPi为水位变化引起的砂层附加荷载;Hi为砂层的分层厚度。

黏性土层的变形量为

(3)

式中,S总为黏性土层总沉降量;αvi为土层的压缩系数;eoi为初始状态土层孔隙比;ΔPi为水位变化引起的土层附加荷载;Hi为砂层的分层厚度。

由式(2)、式(3)可知,土层的总沉降量为

S总=S砂总+S黏总

(4)

计算表明,现状条件下地下水抽采10年,因开采浅层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量为4.75~16.23 mm,开采中深层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量为31.35~61.23 mm,产生的总沉降量为36.10~77.46 mm(图5),平均沉降速率为3.61~7.74 mm/a。

图5 桥址区沉降分布示意(单位:mm)

由图5可知,桥址区西侧的地面沉降速率较大,一般为2~3 mm/a,最大为7.74 mm/a(主要为开采中深层地下水所致);桥址区东侧的地面沉降速率较小,一般为1~2 mm/a。由此可见,桥位应尽量靠东,并远离中深层地下水开采井,以减小地面沉降对桥梁建设的影响。

2.1.4 地面沉降小结

根据研究成果,除桥址区西部沉降漏斗区域外,其余区域沉降量均较小;桥址区附近有运行多年铁路、公路的桥梁工程,也暂未发现遭受不均匀沉陷地质灾害。故认为桥梁工程受地面沉降影响的危险性较小。另外,考虑既有京广铁路黄河大桥因病害严重需拆除(本桥需一次建成四线铁路特大桥),最终选择的桥位位于既有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下游约110 m处,以尽量避免既有京广铁路的迁改。

2.2 地震地质灾害

根据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以及地形、地貌特征,该工程场地需要考虑的主要震害为饱和砂土的液化、软土震陷及活动断裂等。震害评价对主桥的梁型选择、桩长的确定至关重要。因此,采用综合勘察的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2.2.1 饱和砂土液化

郑焦铁路黄河特大桥为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甲类建筑,其桥址区上覆地层中普遍存在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地表下20 m深度范围内存在较厚的饱和粉细砂层,桥址区处于抗震设防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0.55 s)区,根据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该拟建工程需考虑饱和砂土的液化问题[10-11],且从安全的角度还应将其烈度提高1度(Ⅷ 度)进行判定。

当实测剪切波速Vs大于土层剪切波速临界值Vscr时,可判别该层为不液化。

对于砂土,有

(5)

对于粉土,有

(6)

式中,ds为砂土或粉土剪切波速测点深度;Kc为经验系数按表1取值,计算得到桥址区20 m范围内饱和砂、粉土的液化判别结果见表2。

表1 剪切波速临界值经验系数

表2 桥址区20 m范围内土层的液化判别结果

研究表明:设计烈度为Ⅷ度时,桥址区4~20 m深度内的饱和粉土、砂土层均为可液化土层。故可判定该桥址区存在液化潜势[12]。另外,根据剪切波速结果,可判定桥址区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土类别为中软土。

2.2.2 场地软土震陷评价

软土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泥炭质土、有机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组成,软土能否发生震陷,与土层承载力标准值和平均剪切波速有关,按照相关研究[13-15],当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或平均剪切波速满足表3时,可不考虑震陷的影响。根据勘察资料,黄河特大桥桥址区地表下20 m深度范围内,存在厚5~13 m的松软土层,故需考虑软土震陷对拟建工程的影响。从本次钻孔波速测试结果看,按Ⅷ度考虑时(设计烈度提高1度),桥址区部分土层剪切波速值及标准承载力值小于表3中所列值。因此,部分区段粉土层存在震陷的潜势(表4),需考虑软土震陷问题对拟建工程造成的危害[16-19]。

表3 震陷影响判别标准

表4 桥址区地层震陷评价

2.2.3 活动断裂的影响

新构造期以来,场址区由前期的断陷转化为更大范围的坳陷,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稳定沉降状态。地表为第四纪地层所覆盖,均为冲积-湖积相沉积。

新乡—盘古寺断裂、薄壁断裂、新乡—商丘断裂和上街断裂均穿越了拟建铁路线,但与桥址区距离均大于1 km,这两条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均未见明显活动迹象,未来百年断裂的构造活动形成地表破裂的可能性不大[20-21],故判断其对桥梁工程影响较小。

老鸦陈断裂展布于桥址区东侧(距桥位最近处约200 m),为一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正断裂,地震勘探揭示,断裂两侧奥陶系灰岩顶板反射界面明显断错,并控制了下第三系堆积,南北两剖面基岩垂直断错分别为200 m和400 m,在第四系地层中未发现断层引起的地层断错现象(图6)。综上,可判断该断裂为非全新活动断裂(仅1万年前活动过),且距离桥位相对较远,故认为其对桥梁工程影响不大。

图6 郑州老鸦陈村浅层地震解释剖面(单位:m)

2.2.4 地震地质灾害勘察小结

该工程所处地理位置接近黄河风景区,黄河在此处宽度为900~1 200 m,水深6~7 m,地层以松软土、软土为主,且存在地震液化、软土震陷、活动断裂等地震地质灾害。因此,建议桥位远离活动断裂带;采用大跨度(大于100 m)钢梁跨越黄河主河道,以减少水上施工的工程量。另外,应采取适当增加桩长等措施,以克服砂土液化、软土震陷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1)桥址区处于黄河冲积平原,第四系地层厚度大,线路方案原则上应绕避沉降漏斗中心区域,并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地下水位变化速率小、地面沉降少的区域通过。

(2)当桥址区场地土类别为中软土,且设计烈度为Ⅶ度以上时,需重点关注地震地质灾害对桥梁的影响。主桥部分应尽量采用国内成熟应用的大跨度钢结构形式,并满足黄河防洪、通航的技术要求。另外,应采取适当增加桩长等工程措施,以减弱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

(3)对于地质条件复杂场地,由于单一的勘察方法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故应采取多种勘察方法进行综合勘探,重点查明桥址区的场地稳定性,为桥梁的选址、布跨、基础设置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4)通过对桥址区域的综合勘察,郑焦铁路黄河桥桥址选在距既有京广铁路黄河大桥下游110 m处,主桥采用11联2×100 m下承式连续钢桁梁(图7),桥梁桩基采用了钻孔灌注桩,桩长105~115 m。

该桥于2015年投入运营,运营监测表明,该桥的沉降变形、结构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健康状况良好。

猜你喜欢

第四系软土土层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软土、填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渤海湾西第四纪以来差异性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指示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抚顺东露天煤矿第四系边坡锚索加固设计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面向地质灾害防治的第四系空间信息提取研究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伊当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