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节病PET/CT影像表现与临床及病理相关性分析

2020-09-24崔艳荣冯长明贺海荣王成健李培秀陈绍伟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结节病肺门肉芽肿

崔艳荣 冯长明 贺海荣 王成健 李培秀 陈绍伟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肉芽肿性疾病,全球每年平均10 万人中有20~40 人被诊断为结节病,其中青年女性最多见,90%的结节病侵犯肺部[1]。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 在结节病检查中是很有价值的技术,可以获得全身肉芽肿性病变或其他活动性炎症的分布定位图,特别适用于发现胸外结节病,并随访疗效[2]。笔者收集了本院35 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结节病同时行PET/CT 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归纳其影像学表现。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搜集本院2015 年~2019 年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结节病的患者35 例,整理其PET/CT 扫描图像。

2.实验室检查

35 例患者中15 例行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erum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SACE)活性检查;35 例患者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28 例行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10 例行血尿钙检测。26 例行肺功能检查。

3.影像学检查

本组35 例患者均采用Siemens Biograph 64 PET/CT 扫描仪进行全身或体部扫描,受检者空腹4~6 h,血糖控制在8 mmol/L 以下;静脉注射示踪剂18F-FDG(5~6 MBq/kg 体重),病人休息,保持安静。此间注药前30 min 饮对比剂约500 ml,注药后60 min,排尽尿液后再饮水约1000 ml,患者取仰卧位,先行螺旋CT 扫描,扫描参数: 准直24×1.2,螺距0.8,转速0.5 秒/周,层厚5 mm,管电压120 kV,有效管电流50 mA,再行PET 三维扫描,2.5 min/床位,5~6 个床位,体部PET/CT 扫描范围从颅底至股骨上段,全身PET/CT 扫描范围从颅顶至股骨上段,经CT 衰减校正和迭代法重组PET/CT 图像,重组图在Medex 工作站上与CT 图像进行融合。

4.病理资料

35 例患者全部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16例,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11 例,外科胸腔镜肺活检2 例,经皮肺穿刺活检3 例,浅表淋巴结活检3例。

5.影像分析

由两名高年资核医学科医师及一名影像科医师对PET/CT 图像进行诊断评估,得出一致结论。

结 果

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35 例患者中,女21 例,男14 例,平均(45±10)岁(34~78 岁)。

无症状体检CT 发现异常2 例(5.71%),咳嗽者29 例(82.86%),胸闷气短者22 例(62.86%),胸痛者4 例(11.43%),发热者3 例(8.57%),浅表淋巴结肿大者3 例(8.57%),关节痛者1 例(2.86%)。

2.实验室检查及肺功能检查

入组35 病例中15 例患者行SACE 活性检查,其中9 例增高(正常值30~120 U/L)(60.00%);35例ESR 检查,20 例增快(57.14%);28 例CRP 检查,8 例增高(28.57%);10 例行血钙检测,其中3例增高(30.00%)。

26 例结节病患者行肺通气和扩散功能检查,其中肺通气正常者13 例(50.00%);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 例(7.69%);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 例(11.54%);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3 例(11.54%)。扩散功能异常5 例(19.23%)。

3.PET/CT 表现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表现: 以淋巴结短径大于10 mm 定义为淋巴结肿大。35 病例中33 例纵隔淋巴结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94.28%);34 例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 (97.14%);1 例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2.86%)。肿大淋巴结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大小不一,边界清晰,无坏死,为双肺门及纵隔对称性分布,放射性摄取分部均匀,未见融合及浸润表现,代谢增高的程度不一,SUVmax为3.3~21.3(16.4±4.9)(图1a~1c、1f)。

肺部表现:35 病例中19 例双肺有多发结节或弥漫小结节影,边界较清晰(54.29%);13 例肺内病灶呈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为1.9~7.5(3.7±1.9);6 例肺内病灶放射性摄取不高。12 例位于双肺上叶和中叶,并沿支气管及血管周围分布(图2a、2c);7 例位于胸膜下及叶间裂下。16 例有气管血管束增粗(45.71%)(图2a);3 例肺部有斑片及实变影(8.57%),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为2.8~7.5(3.8±1.2)(图3a~3c);2 例肺部有磨玻璃影(5.71%);2 例肺部有网状纤维化影(5.71%)(图4)。

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 积液在PET 上无代谢增高。胸腔积液3 例(8.57%);心包积液1 例(2.86%)(图5a~5c)。

胸外表现:胸部以外高摄取灶5 例(14.28%),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2 例(5.71%)(图6a~6c),肿大淋巴结呈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晰;膈肌脚放射性摄取增高1 例(2.9%),CT 表现为膈肌脚增厚,厚约5 mm(图1d);腹部淋巴结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2 例(5.71%)(图1e),肿大淋巴结密度均匀,边界清晰;肝尾状叶局部放射性摄取增高1 例(2.86%),CT 表现为密度减低(图7a~7c)。

4.病理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其中TBLB 16 例(45.71%);EBUS-TBNA 11 例(31.43%);外科胸腔镜2 例(5.71%);经皮肺穿刺3 例(8.57%);浅表淋巴结活检3 例(8.57%)。结果均为肉芽性病变,未见干酪样坏死,苏木素-伊红(HE)染色为阴性,诊断为结节病(图1g、2e、3d、4d、5d、6d、7d)。

讨 论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最常累及胸部,其次为心、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女性多于男性。我国结节病好发于40 岁以上人群[3]。结节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常不匹配,以临床症状轻微而影像学表现明显为本病特征之一[4]。

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患者的病程长短、病灶部位和累及器官有关,虽然90%结节病累及胸部,但仅40%~60%的患者有呼吸道症状,其起病隐匿且早期症状较轻易被忽略。临床症状常见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等。结节病较少累及心脏、皮肤、骨关节,可引起心律失常、皮疹、关节痛等症状。本研究中咳嗽及胸闷气短最为常见,符合文献报道[5],另外无症状体检发现2 例。

结节病在活动期可出现SACE、血钙、CRP 值不同程度升高,但特异性差,可以作为辅助参考[6]。本组病例中CRP、血钙阳性率均较低,分别为28.57%和30.00%;ESR 影响因素较多,难以反映结节病的诊断情况[7]。目前认为SACE 活性增高反映全身肉芽肿负荷程度,但也可发生于其他种类的肉芽肿性疾病[8]。

结节病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可了解肺受损的程度。早期肺功能正常,偶尔有小气道功能障碍,随病情进展逐渐发展为通气及限制性功能障碍,最后发展为扩散性功能障碍[9]。系列肺功能检查对病情及疗效评估有帮助。本研究中正常肺功能者占半数,肺功能异常比例不高,考虑与病程发展阶段相关。

18F-FDG PET/CT 是一种功能及解剖显像。结节病的病理聚集了大量炎性细胞的肉芽肿,PET可反映炎性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水平增高,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增高,与同机CT 相结合,能将功能显像和解剖形态、密度同机融合[10]。Keijsers 等[11]研究结果显示,18F-FDG PET/CT 对活动性结节病的诊断灵敏度为94%。SUVmax值能反映结节病活动性,可通过FDG 摄取定量分析结节病疗效,PET/CT 还可指导临床选择合适活检部位。结节病按PET/CT 表现分为:(1)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并高摄取,最为常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同时受累较多,也可仅为肺门淋巴结受累。淋巴结密度均匀,大小不一,边界清晰,互相不融合、没有周围侵润,分布对称;肿大淋巴结摄取均匀,没有坏死,符合其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病理特点[2]。本组病例中,34 例表现为肺门淋巴结对称性放射性摄取增高,另33 例纵隔淋巴结呈FDG 高摄取。纵隔淋巴结肿大而无肺门淋巴结肿大者少见[12]。(2)结节病累及肺,较为常见。双肺有多发结节或弥漫小结节影,部分呈放射性摄取增高,代谢增高程度不等,低于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的SUV 值,可能与聚集炎性细胞的浓度有关。双肺多发结节影一般表现为沿血管束、淋巴管周围分布的不规则小结节,边界锐利,大小2~10 mm,呈串珠样改变,当结节数量很多时可融合成直径大于10 mm 的大结节[13],也可见双肺多发纤维化、磨玻璃影,无明显摄取FDG,相对少见。本组病例中超过半数的患者双肺可见多发结节及弥漫小结节影。2 例表现为肺部磨玻璃影,磨玻璃影治疗后易吸收,病情可发展为肺纤维化,因此磨玻璃影又作为病变活动性及治疗反应的一个指标[14]。(3)胸膜、心包受累,较为少见,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在PET/CT 无代谢增高。(4)胸部以外病变,由于PET 的高灵敏性,可准确反映结节病肿大淋巴结及其他病灶的全身分布情况。Teirstein 等[15]的研究中15%结节病患者应用18F-FDG PET/CT 显像发现常规胸部影像学 (X 线胸片或CT 等)未发现的隐匿病变。本组病例中,5例患者发现胸部以外高摄取灶,其中1 例膈肌脚高摄取,CT 示膈肌脚局限性增厚,2 例为腹腔淋巴结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2 例为颈部淋巴结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1 例为肝脏尾状叶高摄取灶,CT 示肝脏尾状叶密度略低。

结节病的肿大淋巴结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对18F-FDG 高摄取,无明显融合,是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16],本组病例中全部病例符合此种特征表现。结节病以淋巴肿大为主要表现时,需要鉴别的主要有淋巴瘤、淋巴结结核、转移瘤等[17],但根据18F-FDG 检测淋巴结的SUVmax值技术不能鉴别或区分结节病和淋巴瘤[18],可以根据病灶形态、边界、密度、分布等影像学特征进行鉴别。本组2 例疑诊为淋巴瘤,表现为全身多发无痛性肿大淋巴结,肝脾肿大,但部分淋巴结有融合,密度不均匀,包绕血管等特点,结节病淋巴结一般无融合,且密度较均匀。本组2 例疑诊为纵隔淋巴结结核,结核的淋巴结在PET/CT 上密度不均匀,常伴有钙化,结节非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分布,而是随机分布,好发于右肺,在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最常见,肺外淋巴结肿大少见。本组1 例疑诊为肺癌伴转移,除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指标外,结节病在PET/CT 上最重要的特点是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的SUV 值明显高于肺内病灶,而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肺内病灶,除有分叶、血管征等特点外,肺内病灶与转移淋巴结的SUV 值相似[19]。结节病的肺内表现多种多样,还需鉴别多种肺疾病。

结节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活检。累及肺的主要病理改变有三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和肺纤维化。仅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样肉芽肿才具有病理诊断的意义[4]。结节病有皮肤或浅表淋巴结受累,考虑为首选活检部位,操作方便且创伤小,本组病例中3 例患者采用此方法。研究报道,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受累时,EBUS-TBNA 的诊断率明显优于TBLB 等传统支气管检查[20]。部分邻近胸膜的较大结节或实变患者可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是目前为确诊胸内结节病相对简单、安全易行的方法。

猜你喜欢

结节病肺门肉芽肿
18F-FDG PET/CT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难治性结节病的诊治
观察家属同步认知对肺部小结节病人心理的影响及对病人进行随访管理分析
少儿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的X线图像分析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吲哚美辛在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中的应用
5100 阳性不典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一例随访观察并文献复习
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体外模型的建立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