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职业歧视图鉴:命运并没有偏见
2020-09-23鲁至深
鲁至深
一个程序员转行送快递,媒体给他配的标题是“人到中年,活成职场狗不理”。
一名复旦毕业生选择做房产中介,全网叹惜“国家白培养了你”。
这个社会对某些职业有一种天然的居高临下,相比于传统上被认为是“上层职业”的教师、警察、医生、公务员,人们不仅认为基层服务行业技术含量低,没有成就感,而且自然而然地将这些从业者与不体面、不稳定、素质低甚至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
不同的时代都会对些职业持有偏见,以前是士农工商中的商,现在是快递员、洗剪吹、滴滴司机、房产中介……
“网约车司机不坑不抢,凭什么这么被瞧不上”
“上个世纪90年代汽车还没有普及时,司机是份很体面的工作。”小严说,他父亲是国营出租车厂职工,大半辈子跑了几十万公里,当年就是因为工作稳定,找对象十分抢手。“现在不一样了,丈母娘看不上开车的。”
司机失去光环是从家家户户开上私家车开始的,到如今,国内拥有驾照的人数接近4亿,4亿人中有超3000万人在开网约车。庞大的网约车群体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外居民出行便利的重要补充,但是这两年出现的个别恶性侵害事件让整个行业蒙上一层阴影。
“在有些人眼里,开网约车的现在就跟恐怖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小严说,他有时候晚上在偏僻地方接到女乘客,一句话不敢多说,怕万一被投诉。“有个哥们儿开辆玛莎拉蒂,跑滴滴时不止一次被问是不是别有目的,‘都开这车了你为什么还跑滴滴?你不会是钓鱼吧?”
难道开网约车的都得是社会边缘人吗?小严很不解,网约车司机需要有车,有驾照,熟悉本地路况,至少不是无业游民吧,大多数司机都是工薪阶层,出来挣点外快、补贴家用,利用空闲时间予人便利,不坑不抢,凭什么这么被瞧不上?
任何职业都无法排除有人渣混迹其中,但就是因为这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整个网约车司机群体几乎成了犯罪的代名词。
“我爸开了一辈子车,但坚决拦着我当司机。”小严说,以前开出租是份体面工作,同样是为别人服务,现在开网约车却要被很多人在后面指指点点。
985毕业后卖房子“家里人说书白读了”
“985毕业去做中介,说明本专业实在是干不好了……听到这种话我就头疼。”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小敏,来北京做了三年财务工作,后转行进入链家成为一名房产经纪人。“我父母都炸了,说白读了十几年书,最后跟中专生干一样的活儿。”
名校出身就只能做那些看上去光鲜亮丽、高大上的工作,而卖房子就是做苦力、埋没人才吗?小敏不同意。她同事里有好多名校毕业生,北大的、北师大的,还有985的硕士生,这些同事们大多知识面丰富,学习能力很强,相比传统的房产经纪人,他们从新手成为专家的时间更短,也更能获得客户的认可。
進入公司半年多,小敏刻意观察了内部几个发展比较好的高学历同事的成长轨迹:他们的自我定位不是做简单的买卖撮合,而是用自己的专业价值,给房产交易双方做最精准的匹配,提供最全面丰富的市场信息和建议,同时规避全流程中的交易风险,用项目管理的思维让整个交易流程高效且安全。
“房产经纪人这个职业说简单真可以做得很简单,但要想做到优秀,的确是非常的不简单。”小敏表示,她之所以选择从财务工作转型房产经纪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感受到了这一行的上升前景。还有一点非常吸引她,就是不吃青春饭,越老越吃香。此外,房产经纪行业的正规化、信息化,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像小敏这样的高学历人才加入。
尽管如此,房产经纪行业较差的历史口碑,仍然会让小敏们感到困扰。较短的发展时间,以及行业早期的无序竞争,使得从业者门槛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客户往往会因为一次不好的经历,否定掉整个行业。
“黑中介”这三个字更是成了社会大众对房产中介的刻板印象,这是小敏最不喜欢的职业认知,她觉得社会大众要看到这个行业的巨大进步,不要一直带着历史眼光,也不要以偏概全,因为个别“劣币”就否定房产经纪人这整个群体。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80万房产经纪人,伴随行业发展,经纪人的整体素养正迅速抬升,以链家为例,目前,链家13万名经纪人员中有87.5%的人拥有高等学历。
“我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顾问型服务者,在房产交易这个方向上有足够的专业权威。”小敏相信家人们早晚会理解自己的职业转型,社会也会减少对房产经纪人的偏见。
经代十年、月入8万,抵不过别人一句“骗子走开”
跟房产中介一样,保险代理也是世俗职业观中的二等公民。西装革履、巧舌如簧、杀熟杀亲,像传销一样发展下线,不胜其烦的电话骚扰,这就是保险业留给大部分人的印象。
身边人谁去干保险了,所有亲戚朋友都怕被“拉人头”,所谓“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在了解一个保险推销员说什么、推荐什么之前,人们早已像躲苍蝇一样躲开。
已经做到某国内大型险司区域总监的宋明认为,保险的本义是避险和互助,是造福人的事,但中国是人情社会,保险观念不成熟,又被很多急于求成的人做坏了,导致行业形象非常不堪。
“过年回去谈工作,我父母从不跟别人说我做保险,对外一直说我在国企上班。”宋明不避讳地说,和大多数人一样,他最初入行也是冲着“一单30万元”“年薪百万元”的发财梦来的,进来才知道“水很深”。
每个职业里成功者都是少数,保险更是看上去入职没有门槛、天花板又非常之高的一种轻松的职业。但是,“一名合格的保险经纪人,既需要拥有全面的保险、金融、理财、医疗知识,持有保险代理人资格证、经纪人资格证、公估人资格证,又要积累大量的资源人脉。”宋明这样说。
毕业至今近十年,宋明利用工作之余拿到了保险三证、成为资深理财策划师,步步通向财务自由,下个十年,他的目标之一是冲击含金量更高的保险精算师资格。“这几年能切身感受到大众对保险的认知变化,从不屑一顾到主动投保的人越来越多。”
虽然直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保险业、保险人,但宋明认为,最慢五到十年保险业一定是最有爆发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那些被污名化的职业:未知全貌,莫泼脏水
内外局势变幻,就业形势紧张。从2019年下半年至今,朋友圈里陆续出现一批跳槽转行,兼职做小生意的人。
停飞的空姐做起了代购,创业公司高管兼职开专车,被停课的老师支起了烧烤摊,一批媒体人、广告人、律师甚至捧着金饭碗的金融精英投身保险行业。主流舆论腾起一股“世风日下”的感慨,带着对这些行当的俯视,仿佛赚再多钱都无法洗刷跌入凡尘的屈辱感。
为什么有人会对自己或许根本不曾了解的职业产生歧视?除了刻板印象,他们还可能是瞧不上一切“看起来”不如自己的职业。
在北美和欧洲,保险经纪人、房产中介都是不错的工作,不仅收入不错,而且受到客户尊重,在日本,保险代理人会骄傲地把名字和职稱挂在身上。在中国,由于早期市场不成熟的乱象,这些已逐步专业化、规范化的行业和从业者,至今仍为人们所侧目甚至厌恶。
中介都是黑的,保险都是坑的,顺风发生事件后,所有网约车司机一夜之间被全民声讨;极端恶性事件带来的恐惧,加上世俗认知中的固有印象,让公众对某些职业产生巨大偏见,消解了这个行业后续不断补救完善的各种努力,也消解了一个个原本制造大量就业机会的正当职业应当获得的社会认同。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这座大山遮蔽了那些承受世俗偏见的职业群体,在自我价值实现、服务社会甚至在重大紧急时刻甘愿奉献的精神,也遮蔽了对这些职业拥有兴趣和专业能力的人本来可以自由、公正选择的一条生存发展的可行之路。
就在很多人看不起外卖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时,是他们在紧急时刻保障了城市生活物资供应和出行通畅。就在很多人还把保险、中介视为不入流和“非主流”时,身边越来越多有优质背景的人已经加入这些行业,通过奋斗实现职业价值。
英国有句谚语:“心存偏见的总是弱者。”爱默生为这句谚语补写了续句:“我们也许有偏见,但是命运并没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