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戏剧人物形象解读
2020-09-23林森
林森
摘 要:《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本文对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两大主要人物形象——夏洛克和鲍西娅进行解读,并浅析莎士比亚的喜剧文学艺术的创作风范。
关键词:戏剧人物形象;《威尼斯商人》;夏洛克;鲍西娅;审视
《威尼斯商人》取材于民间,是莎翁对古典文学的致敬作品。作品所呈现的故事内容琐碎,社会性较强,特别是其中的戏剧人物形象表现感染力突出,人物个性相当鲜明。整个作品围绕三条故事情节线索交织展开,所涉及人物形象包括了夏洛克、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娅等,作品中对于当时社会人情世故的描绘刻画相当深刻,喜剧中透露出悲剧本质,令人读后深省,而作品中鲜明人物形象更是令人过目不忘,值得深思玩味[1]。
一、《威尼斯商人》概述
16世纪中后期,英国呈现出表面繁华稳定,但实则走下坡路、社会矛盾凸显的恶化状况。当时的英国城市涌现出了大量的手工业工厂企业,而农村则大搞“圈地运动”,自然灾害与农业发展不正常导致物价飞涨,商贩投机倒把,社会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社会顶层贵族骄奢淫逸,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社会不良发展局面。在如此社会背景下,农民反抗一触即发,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王朝面临分崩离析。莎士比亚感受到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在英国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为此他所创作出的作品多带有讽刺意味,就比如这部《威尼斯商人》,作品剧情情节跌宕起伏,其中各色人物形象性格各异,例如:仁爱宽厚的安东尼奥、爱财如命却冷酷无情的夏洛克、果断勇敢机智的鲍西娅以及对爱情真诚追求的巴萨尼奥。可以说在作品中交织了纯粹的爱情、友情以及冷血与贪念,这一巨大反差让读者读后陷入沉思。不过从整体来看,莎士比亚借助故事中人物形象对社会中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宣扬还是大刀阔斧、不遗余力的[2]。
二、《威尼斯商人》的人物形象解读
《威尼斯商人》中四大代表人物包括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笔者主要对夏洛克、鲍西娅两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解读。
(一)又可怜、又可恨的夏洛克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夏洛克就是这样一个贪婪、狡猾、残忍但却又令人同情的人物。在《威尼斯商人》中,他就是视财如命的代名词。从后世学者对于夏洛克人物形象的解读会发现,他是存在多样性的,他的宗教信仰、对社会的偏见以及他与安东尼奥之间的微妙关系都是促成夏洛克最终割肉复仇的主要动机,但是莎翁在对人物刻画过程中却试图减轻读者对夏洛克的误解,实际上他更是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
1.夏洛克的多面形象
夏洛克是令人又爱又恨的,作为一个高利贷放贷者,他与故事中安东尼奥的对抗正代表了当时英国两种经济体制的对抗较量,甚至是英国社会中两种道德价值体系的抗衡。有评论家认为夏洛克在《威尼斯商人》中所扮演的是一个相当积极的角色,虽然表面看来他与安东尼奥之间是水火不容的宿敌关系,但从深层次精神属性分析,二人却是不折不扣的难兄难弟。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夏洛克的各種行为动机是非常奇妙的,它正折射了当时英国的宗教宗族、社会经济、政治法律以及心理学层面内容,当然也有一定的社会偏见折射其中。夏洛克本人是可怜的,他在当时英国社会背景下展示出了卑微的一面,所以他同时也是时代的悲剧。这些都体现出了他在作品中的多面性,令人感叹唏嘘,也赞佩莎翁对于人物角色拿捏的细致到位[3]。
2.安东尼奥的粗劣行为
《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始终是粗鲁的,他的粗言暴行直指夏洛克,同时也坚定了夏洛克的复仇之心。在第一幕第三场中,夏洛克就曾经提到安东尼奥对自己的指责。这就表明了安东尼奥对于夏洛克是强加暴行与羞辱的,甚至升级到殴打的地步。而从另外一点看,安东尼奥的回答中也证明了他对于夏洛克的粗言暴行非常之恶劣,例如“我恨不得再这样骂你、唾弃你、踢你。”可以说,安东尼奥眼中的夏洛克非常微不足道,他就是一个卑微的、不被人所尊重的怪人,并不值得半点好言相待。同时他也认为随意辱骂、殴打夏洛克是完全正确的、可以接受的。而对于安东尼奥的粗言暴行,夏洛克选择要为自己辩护,他认为商人也是有感觉的、有知觉的、有眼睛的、有感情的、有血气的。如果有人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也会流血。如果因此去欺辱他的人格与肉体,那么他表现谦逊的方法就只有复仇,而并非是宽容和忍让。所以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认为像安东尼奥这样的人都是一样,他们都是欺世盗名的伪君子,他们都会受到像安东尼奥这样的人的欺辱,如果按照安东尼奥所遵循的信条去做,那就必须要报仇[4]。因此从《威尼斯商人》整部作品来看,像安东尼奥这种性格激烈的人物身上也能折射出主人公夏洛克的多面性,他恰好与作品中的许多正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是一个吝啬的、高利贷者,非常值得去深入分析讨论,并加以学术研究。如果从夏洛克的人性格局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安东尼奥的粗言暴行都是有的放矢的,它指出了夏洛克的复仇行为是有理可依的,他是一个值得令人同情的悲剧式人物。这也是社会加之于夏洛克身上的偏见,这种偏见是根深蒂固的,这也是让安东尼奥唾弃、厌烦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刚正不阿、完美诠释女权主义法律观的鲍西娅
鲍西娅是《威尼斯商人》作品中女权主义法律观的人物体现,她希望拯救安东尼奥,采用到了更具“境况性”的方法来主观反映女权主义法律中所呈现出的“灵活性与境况性”。但实际上,如果从法律视角看来,鲍西娅并非是女权主义法律的代表,它其实是英国当时社会男权统治下的一个傀儡。
从鲍西娅作为法官参与审判过程中的失衡表现就能看出,她眼中的法律与带有目的性的法律观念完全不同。因为女权法律所强调的是把握案情,结合实践公正公平原则对案情中涉嫌法律程序失衡的问题进行分析,它与公正公平原则是完全相违背的。但鲍西娅本人作为法庭出庭人员,她在第四幕中的身份表现则引发了后来学术界的不小争议,因为她的法庭审理行为可能构成违法行为,所以在《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的角色从来未被明确界定过。她更像是一个中立的法庭之友,她是安东尼奥的律师,也是法庭中刚正不阿的法官,她的特殊身份多重,甚至与案件无关被邀请作为法庭第三者出庭。她的审理过程非常特别,因为如果抛开夏洛克当时的反面角色避而不谈,鲍西娅所作出的评审判决是相当不公正的,甚至她还存在作伪证的行为。因此说鲍西娅是刚正不阿是具有一些讽刺意味的。终归来讲,鲍西娅是当时男权社会下的一个傀儡,她在法庭上多次说谎的行为让她实质上也成了法庭协同作案者。夏洛克正是在她的判决下才最终获得了执行违约条款的合法权益。这一点恰好讽刺了鲍西娅所谈到的“绝对的公道”,说明鲍西娅作为法官实际上是不公道的[5]。
三、结语
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追求资产阶级自由,当时的莎士比亚追求仁爱、幸福,希望感染社会,所以他创作了这一部人间喜剧《威尼斯商人》。作品中所传达的人文主义思想深刻,对比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却令人哭笑不得,这说明了莎士比亚作品中悲剧的深刻构思是值得人们反思的。正是像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这样鲜明的人物形象让作品作为喜剧的艺术结构更加形象、饱满,体现了当时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二者的巨大矛盾,也彰显了莎士比亚作为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的文学功底。
参考文献
[1]郭乃荣.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102+16.
[2]李贺.《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分析[J].神州,2019(24):79+83.
[3]李臻莹,焦冰冰,刘亚伟.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解读[J].当代旅游,2019(2):290–291.
[4]夏盼.从《威尼斯商人》看莎士比亚笔下人物形象的多重性[J].企业导报,2014(10):181–182.
[5]于俊杰.对《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整体辩护[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