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清创减压联合负压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9-23刘飞钟子敏吴日强李天龙
刘飞 钟子敏 吴日强 李天龙
【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清创减压联合负压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糖尿病足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两组患者均负压技术治疗, 观察组再联合早期清创治疗。对比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血流灌注量、疼痛评分、创面缩小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 高于对照组的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灌注量为(0.98±0.15)PU, 高于对照组的(0.79±0.18)PU, 疼痛评分为(2.01±0.54)分, 低于对照组的(3.41±0.81)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缩小率为(84.25±11.36)%, 高于对照组的(50.37±10.47)%, 创面愈合时间为(15.02±9.05)d、换药次数为(8.92±1.76)次, 均优于对照组的(30.05±0.54)d、(20.07±1.39)次,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患者中使用早期清创减压联合负压技术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及愈合时间。
【关键词】 糖尿病足;早期清创;负压技术;疼痛;愈合时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3.039
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 可导致患者足部软组织的破坏与畸形, 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1, 2]。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 据研究统计, 严重糖尿病足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截肢最重要的危险因素[3]。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则会导致下肢组织遭受破坏,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重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 早期给予患者抗感染等治疗显得十分重要。临床通常使用负压技术治疗该疾病, 能够传导损伤的信息给细胞核, 通过信号转换, 分泌生长因子, 刺激组织产生新生血管[4, 5]。清创减压是一项新的创面处理手段, 可降低清创过程中对组织的损伤, 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提高清创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中, 男17例, 女13例;年龄38~75岁, 平均年龄(55.43±7.58)岁;平均病程(16.34±5.42)周。观察组中, 男19例, 女11例;年龄39~76岁, 平均年龄(55.63±8.69)岁;平均病程(16.52±5.53)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符合《糖尿病足诊治指南》诊断标准的患者;②有明确糖尿病史的患者;③存在肢体疼痛、患肢冷感间歇性跛行的患者;④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 2. 2 排除标准 ①由于其余原因所致的神经病变的患者;②皮肤黏膜有溃疡的患者;③妊娠早期的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给予患者预防感染及改善微循环等基础治疗, 注意减少局部受压, 并给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使用过氧化氢以及0.9%的氯化钠溶液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清洗, 然后将坏死组织剪除并使用聚维酮碘消毒, 使用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作为敷料, 适当修剪后将负压吸引装置进行连接。根据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定期更换敷料, 可每4~7 d更换1次, 待创面愈合或无水肿及渗出现象时可停止更换敷料, 待患者创口处有生长旺盛的新肉芽组织出现时可撤除负压创面装置。每7 d为患者更换辅料1次。
1. 3. 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在放大镜下进行清创, 并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清洗创面, 同时清洗溃疡及周边1~2 mm范圍内的创面, 若存在大面积的坏死组织可先将其剪除, 然后给予患者负压创面治疗。步骤同对照组。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灌注量、疼痛评分、创面缩小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创面基本愈合;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创面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灌注、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流灌注、疼痛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血流灌注量高于对照组,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创面缩小率、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 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危害大、花费多且治疗时间长备受临床关注[6]。临床通常使用负压技术治疗该疾病, 能够充分引流区内的渗液, 坏死液化组织被负压引流出体外, 刺激毛细血管再生,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但其杀菌、抗菌能力较差, 对于感染重, 分泌物含较多细菌及蛋白质的难以处理的糖尿病足创面, 无法做到快速、无菌清除坏死组织, 对深部感染治疗效果较差[7-9]。因此, 较多学者提出在使用负压技术前早期清创减压能够有效清除细菌, 促进创面愈合。早期清创减压能够提高清创效率, 减少对正常组织损坏, 降低患者的痛苦, 同时具有清创、杀菌的作用[10]。本研究早期清创减压和负压技术联合应用, 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早期清创减压能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 降低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 持续负压技术能够刺激患者毛细血管再生, 从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早期清创减压在彻底清创的同时还能保护神经血管, 减少创口大小, 有助于伤口愈合, 同时对感染较严重者还具有深入清创的效果, 两种方式联合治疗, 最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观察组患者血流灌注量高于对照组,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流灌注、疼痛评分明显改善, 且联合早期清创减压治疗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单独使用负压技术治疗的患者。本研究结果也显示, 观察组患者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 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早期清创减压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单独使用负压技术的患者, 与上述观点基本一致。负压技术可将体内脓液及坏死液化组织引出体外, 有助于毛细血管的再生, 同时有效隔离外界与创面, 避免细菌入侵。早期清创减压在冲洗过程中产生强大的压力, 可去除创面表明及创面深层细胞及真菌, 有助于全面清除细菌。但是本研究样本量小, 时间短, 研究不够深入, 在后续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杨少玲, 刘洋, 孙蕾蕾, 等. 创面负压治疗对糖尿病足创面肉芽组织胶原蛋白沉积的影响.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7, 25(12):1103-1108.
[2] 郭秀婷, 王笑青, 张爱鸣, 等.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防控效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23):5505-5508.
[3] 杨帆, 杨宁, 程天平, 等. 超声清创刀联合负压创面系统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效果及其机制. 实用医学杂志, 2018, 34(8):1239-1243.
[4] 吴妙琼, 刘艳虹, 罗群芳, 等.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价值. 河北医学, 2017, 23(6):944-948.
[5] 李惠東, 杨乾坤, 李书慧, 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再发溃疡疗效的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8):1792-1794.
[6] 苏若琼.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清创方法研究进展. 护理研究, 2018, 32(12):1833-1835.
[7] 姜玉峰. 糖尿病足创面修复过程中清创问题概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6, 36(1):13-15.
[8] 贾中伟, 余建平, 苏云星, 等. 胫骨横向骨搬移结合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骨伤, 2018, 31(3):232-236.
[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 6(7):447-498.
[10] 陆静尔, 杨迪, 张波, 等. 糖尿病足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7):1531-1534.
[收稿日期: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