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637例产前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病例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2020-09-23满婷婷王德刚欧德明赵婧梁少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3期

满婷婷 王德刚 欧德明 赵婧 梁少霞

【摘要】 目的 分析产前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病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后的胎儿染色体结果, 探讨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637例以唐氏筛查高风险为指征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病例, 对其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统计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比较唐氏筛查高风险风险值不同区间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2604例病例中, 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4.26%(111/2604)。11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中以非整倍体最多见, 共98例, 占异常病例的88.29%;结构异常13例, 占异常病例的11.71%。结构异常的病例中, 6例为平衡性的染色体异常。同时检出染色体多态变异73例(2.80%)。21-三体风险值区间1~50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区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三体风险值区间1~50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与51~100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明显高于其他区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三体高风险和18-三体高风险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39%(12/143)和14.29%(7/49),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1-三体高风险和18-三体高风险中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的检出率分别为0.70%(1/143)和8.16%(4/49),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唐氏筛查高风险病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4.26%, 以非整倍体最多见。21-三体筛查风险值处于1~50区间病例发生染色体异常几率高于其他区间, 应强调该风险值区间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对于18-三体高风险病例在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时建议同时行CMA检测。

【关键词】 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3.031

产前血清学筛查是出生缺陷防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我国自2002年开始了以唐氏综合征等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主要目标疾病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筛查(简称唐筛)在全球范围内被证实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可用于染色体异常筛查的产前筛查方法[1]。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人群需通过介入性穿刺明确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是确诊的金标准[2]。本文收集2015年1月~2019年9月以唐筛高风险为产前诊断指征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2637例病例, 对本中心的羊水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探讨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9年9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以唐筛高风险(21-三体截断值≥1/270、18-三体截断值≥1/380)为产前诊断指征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2637例病例, 除外羊水培养失败及染色体核型为嵌合体病例, 共有2604例纳入分析。

1. 2 方法 所有病例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将抽取的羊水离心后弃去上清, 沉淀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在细胞培养基。37℃培养7 d显微镜下观察羊水细胞贴壁情况, 生长良好有多个克隆时收获并常规制片G显带, 依行业标准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1. 3 观察指标 统计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比较唐氏筛查高风险风险值不同区间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604例病例中, 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4.26%(111/2604)。11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中以非整倍体最多见, 共98例, 占异常病例的88.29%;结构异常13例, 占异常病例的11.71%。结构异常的病例中, 6例为平衡性的染色体异常。同时检出染色体多态变异73例(2.80%)。见表1。

2. 2 21-三体和18-三体筛查高风险值不同区间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 21-三体风险值区间1~50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区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1、11.033、6.295, P=0.001、0.001、0.012<0.05)。18-三体风险值区间1~50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与51~100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73, P=0.056>0.05), 但明显高于其他区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4、12.446, P=0.004、P=0.000<0.05)。见表2。

4. 2. 3 21-三体高风险和18-三体高风险CMA异常发生率和致病性CNVs检出率比较 195例唐氏筛查高风险病例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同时进行了CMA检查, 剔除3例非整倍体, 21-三体高风险和18-三体高风险CMA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39%(12/143)和14.29%(7/49),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2, P=0.233>0.05);但21-三体高风险和18-三体高风险中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分别为0.70%(1/143)和8.16%(4/49),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6, P=0.016<0.05)。

3 讨论

唐氏筛查作为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法, 被广泛用于孕期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查。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人群, 需进一步通过介入性产前诊断, 如绒毛取样或羊膜腔穿刺方可确诊。本研究中, 2604例羊水染色体结果异常核型的检出率为4.26%, 与国内外报道的数据相近[3-5], 但高于国内潘敏等[6]报道的3.0%。这与不同研究中筛查采用的高风险截断值不一致以及各个产前诊断中心因筛查高风险进行产前诊断的人群并非均来自本中心筛查人群导致存在一定的偏倚有关。本中心使用的检测仪器、计算风险的软件以及风险截断值与欧珊等[3]研究中的一致, 报道的产前诊断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与其相近。11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病例中, 染色体结构异常占11.71%。目前无创DNA因其高检出率和无创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不少唐氏篩查高风险的孕妇选择先行无创DNA检查。虽然无创DNA对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的检出率分别可达到99.0%、91.9%和98.9%[7, 8], 但对其他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率有限, 且无法检测染色体的结构异常, 因此筛查结果为高风险人群在选择行无创DNA时需告知漏诊染色体结构异常的风险, 建议将介入性产前诊断作为首选, 染色体核型分析仍然是唐筛高风险病例获得诊断的金标准。

结果显示, 21-三体风险值区间1~50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区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三体风险值区间1~50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与51~100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明显高于其他区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本结果, 可指导临床医生在进行遗传咨询时对于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根据其具体的筛查风险值所处区间告知胎儿出现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 理性面对筛查结果, 从而减少孕妇的焦虑。

CMA作为一项检测染色体微小缺失和重复的检测技术, 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产前超声检查异常的孕妇中, 可在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基础上明显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9, 10]。唐海深等[11]曾就549例因非结构异常胎儿染色体微阵列芯片结果进行了分析, 检出的致病性CNVs中, 21-三体高风险检出率为1.93%, 18-三体高风险检出率为13.79%。本文中195例唐筛高风险孕妇进行了CMA检测, 剔除3例非整倍体, 143例21-三体高风险检出致病性CNVs 1例, 检出率0.70%;49例18-三体高风险检出致病性CNVs 4例, 检出率为8.16%, 与唐海深等[11]报道的18-三体高风险病例的致病性CNVs检出率高于21-三体的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 在唐筛高风险孕妇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查胎儿染色体核型时, 可建议筛查结果为18-三体高风险的孕妇同时行CMA, 以免漏诊染色体微小缺失或重复。因本研究中因唐筛高风险行CMA检测的例数有限, 需要积累更多的相关数据, 对这一结论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Wald NJ, Kennard A, Hackshaw A, et al. Antenatal screening for Down's syndrome. J Med Screen, 1997, 4(4):181-246.

[2] Aypar U, Thorland EC, Hoppman N. Prenatal diagnosis of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lin Chem, 2013, 59(10):1432-1434.

[3] 欧珊, 唐斌, 刘天盛, 等. 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为产前诊断指征的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4, 31(5):669-671.

[4] Kim JM, Sim AS, Lee EH. Amniotic chromosomal analysis in pregnant women identified by triple-marker testing as screen positive. Korean J Lab Med, 2006, 26(2):123-130.

[5] Stoyanova V, Ivanov H, Linev A, et al. Frequencies of fetal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detected by amniocentesis: our 15-years experience. Akush Ginekol (Sofiia), 2015, 54(5):13-18.

[6] 潘敏, 李东至, 易翠兴, 等. 5263例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病例产前诊断核型结果分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6, 19(7):540-542.

[7] Dan S, Wang W, Ren J, et al. Clincial application of 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based prenatal noninvasive fetal trisomy test for trisomies 21 and 18 in 11, 105 pregnacies with mixed risk factors. Prenat Diagn, 2012, 32(13):1225-1232.

[8] Chen EZ, Chiu RW, Sun H, et al. 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of fetal trisomy 18 and trisomy 13 by maternal plasma DNA sequencing. PLoS One, 2011, 6(7):e21791.

[9] 胡婷, 王嘉敏, 张竹, 等.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超声异常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7, 3(34):317-320.

[10] D' Amours G, Kibar Z, Mathonnet G, et al. Whole-genome array CGH identifies 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 in fetuses with major malformations and a normal karyotype. Clin Genet, 2012, 81(2):128-141.

[11] 唐海深, 董興盛, 江陵, 等. 549例因非结构异常胎儿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 热带医学杂志, 2019(5):612-616.

[收稿日期: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