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2020-09-23聂赵育胡卫星赵苗苗唐章蔚
聂赵育 胡卫星 赵苗苗 唐章蔚
摘 要: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是专业发展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就业去向整体处于较好水平,但也存在着诸如就业对口率偏低、就业满意度不高和工作获取方式单一等问题。就业状况反映出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需求趋弱、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衔接性较弱和专业培养人才素质结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下一步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细化培养方向和重构开放式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15-0007-07
一、问题的提出
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率先各自开办了全国第一个四年制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和教育信息技术专业。[1]1986年,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被正式确立,国家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三所大学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93年,国家学位委员会又在北京师范大学批准设立我国的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点。[2]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距今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教育技术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全国高校开设且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高峰时期分别为2008年、2010年和2018年,具体数目为224所、86所和20所。截止到2019年10月,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87所学校开设本科招生、50所学校硕士招生和20所学校博士招生。较以前高峰期相比,可看到教育技术学专业招收学校数已呈明显缩小趋势,特别是近几年众多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停办。在教育信息化大发展时代,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会出现缩小甚至停办的现象,专家早有预见。早在2011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展望论坛”上,南国农先生就指出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一个事业来说,它是红红火火的,但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它却正在逐渐衰弱。[3]
招生與就业是一个专业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输出口。拥有良好的就业力和发展前景会严重影响并制约一所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因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反映出该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为此,笔者以中国期刊网学术文献总库(CNKI)为数据源,以“就业”并含“教育技术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有效相关文献 68篇,如图1所示。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就业意向、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国外就业方向对我国的启示、国内外就业方向的比较、就业影响因素等。王洋和付强[4](2005)提出建立新型的课程体系(建立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并行的新型课程体系)和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方法解决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流向问题。徐红彩[5](2006)通过访谈研究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社会需求、专业自身、学校条件、个人因素会对其就业产生影响。穆桂斌和王坤[6](2007)认为教育技术学毕业生较少去企业就业的原因有专业培养目标单一、专业课程设置宽泛、教师知识结构不尽如人意、毕业生缺乏一技之长和就业信息不对称五个方面,并提出了四个对策,包括优化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面向企业积极营销自己。李微[7](2009)通过分析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就业现状,提出需要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改革,着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发挥专业技能导师的积极作用。李志河等[8](2012)指出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包括观念问题、专业自身和课程设置等三个方面。刘合海和饶红[9](2015)从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三个维度探索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指出要通过规范专业课程体系和打造专业培养特色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张雅娴和腾和泰[10](2016)对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指出社会认可度、学校、学生、地方经济发展会影响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彭芳坪等[11](2018)对贵州省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并针对问题从学生、教师、培养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四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卷的编制
在借鉴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项目组编制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个人基本信息、现有生活状况、就业工作状况、工作选择影响因素四部分。其中,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影响毕业工作选择的因素划定为用人单位条件、个人因素、学校专业因素和家庭因素四个维度。通过预试,调查问卷的Cronbachα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56,表明测量问卷整体及各个维度具有较高的信度。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KMO和Battle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98(>0.80),Battle球形检验显著性为0.000(<0.05),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研究样本的选取
项目组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了保证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本研究对象为近三年(2017—201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其中本科生240人,硕士研究生172人,博士研究生30人。
3.调查问卷的发放
为了获得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手资料,全面了解他们的最新就业状况,研究者以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信息搜集,共回收问卷478份,其中有效问卷442份,回收有效率达到92.47%。调查对象分布在全国48所高等院校,其中985和211院校的毕业生人数占23.08%,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人数占76.92%。本科毕业生人数占54.30%,硕士研究生人数占38.91%,博士研究生人数为6.79%。
三、研究数据与结果
1.就业意愿(见图2)
在调查对象中,有321人(占总人数72.62%)已经有正式工作,有79人(占总人数17.87%)处于升学深造状态,有31人(占总人数7.01%)选择暂时未工作,有11人(占总人数2.49%)毕业至今从未工作。在工作和深造的调查对象里,大家做出选择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升学深造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暂时未工作样本群做出选择是为了等待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而暂时性处于“下岗”状态;未就业的毕业生群体则认为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与当前社会职业岗位不相符。
2.就业方向(见图3)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到中小学学校工作的占整体的52.65%,到高职高专(含高校)学校工作的占比16.20%,其它事业编单位工作的占比9.04%,企业员工占比9.03%。到中小学就业的毕业生,有三种选择:一是专门的信息技术课教师,约占70%;二是从事教务管理等职能管理工作,约占20%;三是改任其他学科教师,约占10%。教师这一职业仍然是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首选。一般的,本科毕业生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小学,而硕士研究生则主要选择中学。尤其是近些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也出现了博士到中学任教的现象。到高职高专(含高校)学校工作也包括当专业教师和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两种,且一般都是硕士研究生在高职高专,而博士研究生则选择高等院校。此外,还有诸多毕业生选择军人、警察、报社编辑记者、工人、人事猎头、新媒体等职业。在所有调查者中,有191人(占59.50%)从事的工作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一般相关的有68人(占21.18%),但也有19.32%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教育技术学专业无关或关联不大。
3.就业方式、薪资水平及地区
在毕业生获取工作的方式上,有63.55%的毕业生是通过社会招聘方式获得工作,如大型招聘会、网络招聘和报刊招聘等。有21.18%的毕业生是通过专门的校园招聘找到工作,还有8.41%的毕业生是通过他人推荐,有2.80%的毕业生通过国家或省级公开考试。只有极少数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约占总人数的0.31%。最后,也有约3.74%左右的毕业生采用志愿者、支教和援疆援藏等方式进行职业过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水平为3000元左右,硕士研究生平均薪资为4000元左右,博士研究生平均薪資为5000元左右。在全国各大区域中,华东地区吸收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最多,约占总人数的33.96%。随后依次为华南地区的21.80%,西南地区的14.02%,华北地区的12.15%,华中地区的8.10%,东北地区的5.92%,西北地区的4.05%。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存在着显著的男女性别差异和学校层次水平差异,男生的平均薪资水平高于女生,部属院校的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高于省属院校毕业生。
4.就业影响因素
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工作选择的因素繁多,其中用人单位工作条件因素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最大,约占比为31.19%;其次是学校专业因素,约占24.81%;再次是毕业生自身个人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约占比为23.37%;最后,毕业生家庭因素也会产生影响,占比在20.63%左右。
(1)用人单位因素
在用人单位影响因素中,如图4所示,有78.66%的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的人际关系状况是选择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影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单位领导能力、同事易沟通交流、团队文化氛围和团队创新能力。有75.54%的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工作性质(主要是工作稳定性和用人单位类型)也是选择就业时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有71.34%的毕业生认为基本待遇是选择工作时排在第三位的重要影响因素,毕业生尤其重点考虑工资和福利待遇。有64.25%的毕业生认为发展机会也是选择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影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发展机会、用人单位发展前景、用人单位项目多少和用人单位规模。有64.07%的毕业生则比较看重工作单位的环境条件,如工作地点、交通便利性和基础办公设施。
(2)学校专业因素
在毕业生就读学校专业影响因素中,如图5所示,有69.78%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的教师能力会影响到自己对未来工作的选择,影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师素质、专业水平、敬业精神、教学方法、思想水平、知识新颖度、师生关系、科研能力和项目实践。有49.93%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也是选择工作的重要制约条件,影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学系统设计能力、多媒体教学资源研发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水平、动画影视媒体技术、平面艺术设计技能和网络技术与工程应用实践项目等。有49.17%的毕业生认为学校能够提供的专门化就业指导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工作选择,影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实习机会提供、良好的培养计划、工作信息提供、工作指导、招聘会举办和创业指导提供等。
(3)个人因素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自身诸要素也会对其就业产生巨大影响。如图6所示,有59.81%的毕业生认为就读期间的经验积累是选择工作的首要影响因素,且主要体现在工作实习、社会实践和项目学习实践三种经验上。有58.93%的毕业生认为个人专业素养水平是选择工作的第二大影响因素,影响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教育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实践能力、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有 47.46%的毕业生认为个人奖励获得情况会影响工作的选择,其中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是专业获奖情况,另外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也受到了关注。有45.86%的毕业生认为个人通用综合素养是选择工作时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人综合专业知识水平影响度最大,依次为性格品质、心理素质、政治面貌、学生干部和兴趣爱好等。
(4)家庭因素
在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学生的家庭情况也会对其就业产生重大影响,如图7所示,主要涉及家庭基本情况和家庭资源条件两个方面。有47.59%的毕业生认为家庭基本情况会影响到其工作的抉择,影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性格、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父母职业。在其中,普遍的毕业生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在家庭所在地城市或本省内工作。有46%的毕业生认为家庭或家族所能提供的资源条件支持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选择,影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父母的期待、父母的人际关系和亲戚的帮助。尤其是女生本科毕业生找工作时,来自于家庭的支持与帮助对其影响巨大,如果能够得到家庭的支持帮助,她们一般倾向于就近工作。
四、研究讨论与分析
1.毕业去向反映出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教育需求趋弱性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去向主要有升学深造、入职就业和待业三大方面。尤其是近三年来,继续升学深造逐渐成为第一选择,很多毕业生一般会选择继续攻读本专业的上一级高学历。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社会发展对高学历的要求,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过度追求,加剧产生了“考研热”或“考博热”的浪潮;二是学生自身为了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尤其是各种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很多毕业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在调查到的入职就业方向中,排名前三的方向分别是中小学学校、高职高专(含高校)学校和其它事业单位。可以看出,就业方向过于集中在工作稳定性较好的工作部门。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师范类专业,入职中小学或高职高专(含高校)任信息技术类教师是首选;二是有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希望能进入编制体制内,获得一份“铁饭碗”性质的稳定工作。当下,面向各种教育信息化企业的就业途径并不受毕业生重视,而这恰恰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主方向。尤其是各种企业性质的教育机构或培训机构纷纷兴起,如机器人教育中心、创客教育中心和科学教育培训中心等等,正在吸收着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立足于教育活动设计的实施和媒体技术的研发仍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时的最大优势。需要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新媒体类运营企业公司的吸引力日趋增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可凭借在媒体传播和网络设计开发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优势,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可在这领域就业并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2.就业状况反映出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的衔接弱
在所有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中,《教学系统设计》、《多媒体教学资源研发》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这三门专业课程对广大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较大。这与教育技术学定义中提出的教育技术研究的五个方面(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相对应,其中设计和开发两个方向大受学生的重视。[12]其中,《教学系统设计》这门课名列榜首,是因为它能为各种培训活动或教育实践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多媒体教学资源研发》课程则为广大毕业生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发提供基本的技术指导和实践支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则为毕业生提供了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模式方法。除了上述理论性课程,诸如《平面艺术设计》、《网络技术与工程》和《动画影视媒体设计》等技术实践性课程也广受欢迎,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甚大。这表明学生在专业学习时对各种新信息技术的追求和广泛的实践应用需求旺盛。通过对部分毕业生的访谈,发现当前各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比例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理论性课程较多现象,理论性课程约占专业整体课程的2/3,技术实践性课程约占1/3。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实际则是对技术类课程要求较多,要求在专业课程中技术实践性课程占2/3,理论性课程占1/3。另外,在新兴技术的课程开设上,也需要紧扣社会发展要求,比如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编程教育的需求,需要能开设出整体水平和层次较高的新课程内容体系,尤其是多增加一些能够鼓励学生独立运用专业技术进行问题解决的综合项目实践内容。
3.工作选择影响因素反映出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结构不平衡
在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与全面性对毕业生的工作选择影响最大。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只會课本知识的“书呆子”。因此要求毕业生能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多了解通识知识和卓越教育,努力将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实现有机结合,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做好有机衔接。各种实践经历的积累对于毕业生的工作选择来说也意义非凡,尤其是就读期间对专业实践经验积累的丰富程度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一点,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的项目实践对毕业生就业影响巨大,比如参加课件大赛、微课设计竞赛和教学技能比赛等。除此之外,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状况,如社团活动、勤工助学经历和参加学术会议交流等等,也会对其就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受访对象中,就业状况良好的毕业生都具有相对比较完备的专业素养结构,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有机协调好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目前,调查也发现广大毕业生在这个方面还存在着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状况,主要表现为专业实践能力不高、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团体协作教学实践严重不足等。归纳总结起来,就是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弱的问题。众多学校教育技术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以比赛促进学习、以项目驱动发展和以评价推动成长是当下能够快速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五、对策与建议
1.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根本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基于教育原理和媒体技术来有效提升人类学习效果的研究领域,高度强调将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注重教学技术的实践应用。因此,要让毕业生有所发展有更好的机遇,就必须要始终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学会用未来的技术来武装他们,要坚决摒弃过时的技术和培养目标。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专业,要让毕业生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需求,具备优秀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建立起与社会分工相对应的实践技能体系。[13]现有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仍然以市场需求萎缩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为主线设计,很难在有限的学分框架下达成基础课程与方向课程之间、单项技能与系统技能之间的无缝衔接,往往极易造成专业能力培养内容之间相互重复并且与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之间脱节,导致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效率不高。因此,需要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专业发展的基石。要达到这一点,加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无论是本科专业建设还是在研究生教育中,都迫切需要两种类型的“双师型”教师:一是社会实践性的“双师型”教师,即具有大量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具备快速适应社会、分析市场需求和探索新兴技术的能力,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应用能力,拥有与时俱进的专业实践创新能力;二是技术应用类的“双师型”教师,其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表现:能够了解并掌握最新的技术动向和就业需求,能通过专业授课、项目学习和实习实践,使学生快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具备会动手、爱动手、善动手的操作习惯,能够引领学生走“书本与实践结合,校内与校外互通”的学习道路,能锻炼发展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等个人品质,尤其是能够通过具体项目实践经验,来不断增强学生的技术革新意识、创新实践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2.细化专业培养方向是途径
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已趋于饱和,社会各层面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也日臻完善,这种现状意味着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寻求新的就业空间。而当今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是培养具有高信息素养水平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懂教育又要懂技术,既要懂硬技术又要懂软技术,既有问题思维又要有综合实践能力。为此,从教育技术服务对象与应用环境出发,基于学校、社会、技术与教育这四个维度的交叉融合,可得到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四个方向:第一,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新态势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均有较大的变化,在发展较好的中小学学校,传统的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为核心的学科课程正让位于程序设计、创客教育、STEAM教育、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等有时代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将定位于新型信息技术教师及信息化创新教育技术导师的培养。第二,数字化教育资源研发。主要是从数字媒体处理、智能交互式学习资源开发、虚拟学习情境构建、微视频、动画技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使其具备多元化现代教育媒体技术与资源的研发应用能力。第三,互联网+教育工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与自适应学习空间平台实现在线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维护与管理。第四,教育大数据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最新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学会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分析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形成智能化的教学设计和决策方案,实现教育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精准匹配,以及动态学习过程即时服务的有效供给。通过上述四个方向的划分,能够保证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好地契合当前甚至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综合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3.重构开放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内容
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依靠,课程体系的架构及实施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是极富应用性与实践性的课程,为此需要将专业课程体系以核心技能横向组合分模块设置,而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则采取分类技能封装的方式进行任务设计;通过项目驱动方式,将实践活动的基础理论与操作练习的指导理论融合到分类任务的项目实训中,淡化理论的传统讲授;借助导师引领与常态化竞赛激励,依托信息化平台环境,构建可生态进化的专业学习空间。一方面需要重构课程体系与内容体系,将专业课程横向划分设置为不同的专业能力模块,便于课程间的技能组合;纵向注重前后课程衔接,促进专业核心素养升华。另一方面争取学校政策,预设固定学分的开放实训课程模块,在市场就业多渠道反馈与市场需求细化分析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创新设置本地区信息化教育发展急需的课程,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增强课程运行结构的市场敏感度。另外,教育技术学专业本身的人才培养必须在专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创新使用教育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一是要以视频微课研发为突破口,将专业核心课程全部视频化上网,创新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二是要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平台与资源,利用学生偏好的移动学习终端桥接课程的预设资源,或与学生创造分享的生成性学习资源,提升网络学习空间资源的使用粘性及与学生交互的积极性;三是要借助开放接口将网络学习空间的学习工具与学生、教师移动终端的社交工具融合起来,创新学与教活动的新过程模式,积极开展在线专题研讨、实践反思、生成性问题征集、资源发布与共享、作品群评、活动绩效归档、学习过程数据分析、智能资源推荐等学习过程评价与个性化学习服务活动。最终,融合生成集资源、服务和数据为一体,以共享、交互、创新为核心的开放学习支持体系,营造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数字化混合学习新态势,带动和引领学校其他专业和教师积极尝试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融合变革自己的课程。
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最终需要立足于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场域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教育问题的技术解决中创新教育教学的环境、资源、模式、方法与评价,促进教育的整体性变革。如果将教育技术学隐喻为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则教育本位是“根(学科性)”,技术定位是“干(支撑性)”,学校特色是“枝(方向性)”,个性化发展是“叶(微观发展)”,社会需求是“光(培养导向)”。[14]简言之,系统地将各相关学科有益知识与技能作为支撑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运林,李克东,徐福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历程——纪念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创办20周年[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1-5.
[2]彭慧,张剑平.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6(4):42-48.
[3]谢云.“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展望论坛”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2(2):5-11.
[4]王洋,付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流向问题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7):22-27.
[5]徐红彩.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建议——对2005届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61-64.
[6]穆桂斌,王坤.國内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走向企业的路还有多远[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78-81.
[7]李微.就业推动下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0):16-17.
[8]李志河,黄云芳,蔺婷,刘会臣.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断层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8):47-50.
[9]刘和海,饶红.我国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5(6):31-41.
[10]张雅娴,腾和泰.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1):74-75.
[11]彭芳坪,李翠,阳欢.贵州省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0):59-61.
[12]巩云飞,罗晋华.美国教育技术人才的就业方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3):11-13.
[13]唐章蔚.“多阶渐进”提升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44-52.
[14]田俊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1):122-128.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