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肪素、内脂素和鸢尾素水平及其相关性
2020-09-23郭娅棣邓玉杰孙洪林刘建国
郭娅棣 邓玉杰 孙洪林 刘建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医院1内分泌科,3检验科(山东青岛266580);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山东青岛266003);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可由单纯性脂肪变性(SS)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纤维化,最终发展成肝硬化[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NAFLD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西方国家发病率为20% ~30%,亚洲国家为25%[2]。NAFLD 不仅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且与肥胖、2 型糖尿病(T2DM)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3],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是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衍生多肽。研究表明,多种脂肪因子如瘦素、脂联素等均可以参与NAFLD 的发生发展,包括脂肪变性、炎症、纤维化和胰岛素抵抗[4]。随着深入研究发现,脂肪素(adipsin)、内脂素(visfatin)和鸢尾素(irisin)等脂肪因子均可参与调节葡萄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5],但是关于其与NAFLD 的关系研究较少或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NAFLD 患者体内循环adipsin、visfatin 和irisin 的浓度水平,明确其与NAFLD 的发生发展是否相关,为将来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门诊及收住院的120 例NAFLD 患者,年龄18 ~65 岁,男59 例、女61 例,同时选取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相匹配的正常人120 例,其中男61例、女59 例。NAFLD 诊断标准[6]:超声影像学改变为肝区远场回声呈现逐渐衰减,近场回声呈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肝内存在不清晰的管道结构,肝脏边缘圆钝,呈现轻、中度肿大。排除标准:(1)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特殊类型肝病;(2)抗结核药、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所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3)炎症性肠病、铁负荷过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β 脂蛋白缺乏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综合征、脂质萎缩性糖尿病、Mauriac 综合征等导致的肝损害;(4)严重肾脏疾病;(5)除外严重的感染及心肺功能不全;(6)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7)恶性肿瘤病史;(8)近一个月接受任何手术史;(9)妊娠及哺乳期。
本研究已通过笔者所在单位人体试验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受试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记录所有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一般临床资料。由专业人员测量身高、体质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2(m2)。
1.2.2 指标测定受试者禁烟酒1 个月,隔夜空腹至少10 h 以上,次日清晨7:00-8:00 由固定专业人员采集外周静脉血,于20 ~25 ℃室温下静置20~3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置于-80 ℃下冰箱冷冻保存。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酸(BUA)、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的浓度;酶联免疫法测定循环血清adipsin、visfatin 和irisin 的浓度水平。并计算稳态建模下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of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FINS(μU/mL)×FBG(mmol/L)/22.5。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并符合方差齐性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或数据为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不同组间定性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数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性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NU、Cr、LDL-C、T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AFLD 组BMI、TG、TC、AST、ALT、FBG、HOMA-IR 高于对照组(P<0.05);H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AFLD 组与对照组相比adipsin 较高[(883.33±279.36)ng/mLvs.(626.67±266.11)ng/mL,P<0.001];visfatin 和irisin 水平较低[(28.01±3.43)ng/mLvs.(31.33±4.41)ng/mL,P<0.001]和[(2.85±0.51)ng/Lvs.(4.10±0.34)ng/L,P<0.001],见表1。
2.2 NAFLD 组血清Adipsin、Visfatin 和Irisin 的浓度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NAFLD 患者adipsin 水平与BMI、FBG、FINS、HOMA-IR、TG 呈正相关(P<0.05);NAFLD 患者visfatin 及irisin 水平均与BMI、FBG、FINS、HOMA-IR、TG 呈负相关(P<0.05)。见表2。
表1 两组各指标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each indicato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1 两组各指标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each indicato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参数性别(男/女)年龄(岁)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BMI(kg/m2)ALT(IU/L)AST(IU/L)BUN(mmol/L)Cr(μmol/L)TG(mmol/L)TC(mmol/L)HDL-C(mmol/L)LDL-C(mmol/L)FBG(mmol/L)FINS(μU/mL)HOMA-IR Adipsin(ng/mL)Visfatin(ng/mL)Irisin(ng/L)NAFLD组(n=120)59/61 41.72±8.29 115.86±14.71 78.11±10.23 26.51±1.72 32.12±5.51 22.21±4.58 3.59±0.75 32.81±8.44 3.08±1.31 6.15±0.72 1.19±0.11 3.46±0.85 10.79±0.95 17.51±1.78 8.33±0.38 883.33±279.36 28.01±3.43 2.85±0.51对照组(n=120)61/59 40.48±8.22 115.38±14.91 77.92±10.31 24.71±2.14 30.42±6.97 20.96±4.62 3.58±0.74 32.76±8.42 2.65±1.07 5.22±0.87 1.57±0.32 3.38±0.84 9.28±1.43 16.94±1.71 7.15±0.86 626.67±266.11 31.33±4.41 4.10±0.34 t值3.231 0.219 0.253 0.145 7.157 2.118 2.107 0.052 0.031 2.805 9.019-12.340 0.651 9.607 0.054 13.670 7.288-6.534-22.145 P值0.428 0.827 0.801 0.885<0.001 0.035 0.036 0.958 0.976 0.005<0.001<0.001 0.516<0.001 0.963<0.001<0.001<0.001<0.001
2.3 NAFLD 的患病风险与循环Adipsin、Visfatin和Irisin 相关性分析随四分位adipsin 水平的增加,NAFLD 病例数与该浓度下对照组人数的比例升高。visfatin 和irisin 水平的高四分之一组病例/对照组比例与最低的四分之一组相比下降。见表3。
3 讨论
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全球化的流行趋势,NAFLD 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我国较富裕地区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我国普通成人NAFLD 的患病率为10% ~30%[7]。本研究发现,NAFLD 患者BMI、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均较正常人升高,说明NAFLD 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糖脂代谢紊乱。NAFLD 除了直接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和移植肝复发外[8],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及T2DM 的发病[9]。NAFLD 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各种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介导的NAFLD 等相关慢性炎性反应性肝损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10]。
表2 NAFLD 组血清Adipsin、Visfatin 和Irisin 的浓度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ab.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rum Adipsin,Visfatin and Irisin levels with other indicators in NAFLD group
表3 NAFLD 的患病风险与循环Adipsin、Visfatin 和Irisin 相关性分析Tab.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risk of NAFLD and circulating Adipsin,Visfatin and Irisin
adipsin 是最早发现的脂肪因子-丝氨酸蛋白激酶,主要由脂肪组织产生并释放,同时坐骨神经亦有少量产生[11]。其可通过刺激胰岛β 细胞,调节血糖水平和能量代谢[12]。本研究发现,NAFLD 患者adipsin 水平与FBG、FINS、HOMA-IR 及TG 呈正相关,说明其参与调节NAFLD 患者的糖脂代谢。国外两项实验发现,NAFLD 和健康对照者体内循环adipsin 浓度无显著差异[13]。而最近一项国内研究显示[14],NAFLD 患者中循环adipsin 水平升高,但是根据肥胖状况进一步分层后,发现adipsin 与NAFLD 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非肥胖人群中,而在肥胖人群中这一相关性消失。推测循环adipsin 可能在正常体质量的NAFLD 患者中发挥关键作用[15-16]。而本文发现,adipsin 水平与BMI呈正相关,说明其与NAFLD 患者肥胖状态具有相关性,与之前研究存在不同。另外,本文发现,NAFLD 患者体内adipsin 升高,且高浓度的adipsin与NAFLD 的患病风险正相关,推测adipsin 可能是NAFLD 发生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但本研究样本量小,尚未进行肥胖分组,循环adipsin 与NAFLD发生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仍需大量的研究来论证。
visfatin 是由多种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因子,是2005年由EUKUHARA 等在内脏脂肪组织中发现的,它是一种分泌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2 kU。有研究指出,visfatin 本身是一种炎性标记物,可以诱导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17],本研究中,NAFLD 患者visfatin 与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说明NAFLD 患者visfatin 水平降低可以增加其胰岛素抵抗及提高空腹血糖水平。多项国外研究发现[18],循环visfatin与T2DM、肥胖、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病呈正相关。然而,目前关于NAFLD患者体内visfatin 水平相关研究并不一致,visfatin 与NAFLD 关系仍存在争议。美国的一项观察性研究[18]发现,NAFLD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低于健康人群。亦有研究[19]表明NAFLD 患者循环risfatin 水平高于对照组,SS、NASH 或NAFLD 患者的risfatin 水平与对照组相似;推测上述结果不一致可能与循环risfatin的未知来源有关。此外,JARRAR等[20]发现,与非肥胖对照组相比,NAFLD、SS 和NASH 各组的循环risfatin 水平显著升高。另有研究发现,肥胖患者的循环risfatin 水平高于体型较瘦者[21]。而本研究发现,其与BMI 呈负相关,与之前研究相反。NAFLD患者体内的visfatin水平不一致的结果,可能是因为NAFLD 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中肥胖者比列不同。另外,NAFLD患者体内visfatin水平降低,且visfatin水平与NAFLD的患病风险负相关,证实visfatin参与NAFLD的发生,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讨论。
irisin 作为2012年新发现的一种肌肉因子,在肌肉中表达形式为Ⅲ型膜前体蛋白,即FNDC5,然后通过蛋白水解作用生成并释放入血[22-23]。其可促进白色脂肪的“棕色化效应”,进而增加体内能量消耗,改善糖、脂肪代谢,稳定能量及代谢平衡[24]。有研究显示irisin 在体内发挥作用,可能通过影响氧化应激起作用。irisin 可减轻细胞及心脏、肝脏等器官的氧化应激,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25-26]。本研究发现,NAFLD 患者irisin 水平与BMI、TG、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正相关,故认为irisin 可能参与调节NAFLD 患者糖脂代谢。而NAFLD 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据相关研究,irisin 是否参与其发生发展尚不明确。本文研究发现,NAFLD 患者体内irisin 水平降低,且与NAFLD 的发病呈负相关,推测其参与NAFLD 的发生,可能与NAFLD 多伴有肥胖及糖脂代谢紊乱有关,具体机制尚需今后进一步实验论证。
综上,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更高的循环adipsin 水平和较低的visfatin 和irisin 水平与成人NAFLD 患病风险有关。然而,本实验样本量小,尚未证实这些脂肪因子是否在NAFLD 的不同分期中发挥作用,今后仍需大样本纵向或机制研究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