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2020-09-22周桂玲

速读·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周桂玲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当中,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要求,首先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作为小学阶段班主任的语文学科教师,更应该注重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并且有效地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过程当中,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学科;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1小学班主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地推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进程,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小学阶段班主任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时,应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语文学科当中,使得两者能够有效结合,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让学生有效地认识到自己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状况有目的性地选择适合学生的德育提升的教学内容,继而进行有效引导。这样学生就会通过班主任教师的合理引导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观念和意识,在不断积累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的道德修养。

2小学班主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2.1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的要求

语文新课程改革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要求,因此班主任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的扩展,同时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有效提高,这也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相关目标相呼应。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将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的相关目标进行有效整合,这样不仅能够使小学语文学科发挥德育教育的相关作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因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2.2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需求

在小学教育过程当中,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教学的实际需求。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更高道德修养和才能的新时期人才,因此不仅要有更加专业的技能,还能够拥有与其文化修养相符合的道德水平。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当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接触到的最为正式的德育教育,而所接触到的教学内容也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元素,對于小学阶段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以及道德修养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3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他们身心发展的具体状况来说,学生的个人认知水平和他们的个人感知能力还有所欠缺。学生并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对是非善恶进行辨别,因而小学班主任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德育渗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思想水平,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同样这也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主要以一些思想丰富,文章词藻优美的内容为主,通常小学语文学科的文章都散发着生命的活力和对生命的阐释,也同样是对文章当中人物形象高尚情操的描述,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对善恶美丑的有效辨别能力。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特征就决定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班主任教师不仅应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同时又要将德育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因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内容渗透是小学班主任进行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3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相关策略

3.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班主任教师应该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当中构建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也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班主任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确实落实到实践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班主任教师对于他们的爱护和关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克服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抗拒心理,让学生能够形成积极求知的心理状况,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修养,让学生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和人生。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班主任教师依旧以以往的教学形式对待学生,会让整个课堂变得没有生气,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对学生批评和挖苦,就会增加学生的抵触心理,这种状况将无法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

3.2在课堂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将语文学科作为一种艺术将其形象化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语文学科并不一定运用枯燥的说教形式进行教学,而通过较为生动具体的形象刻画反映主题内容,教学效果更好。因此班主任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时应把握教学的基本点。有心理学家明确指出,创设合适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因此班主任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时,应有效发挥语文学科的特有功能,创设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将德育内容渗透其中。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其本身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因此,班主任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过程当中,应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当中,班主任应善于发现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并有效地渗透于每一个环节当中,让学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间也提升了自身的道德素养,这对于小学阶段学生人格的形成以及学生德智体美的整体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教师应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发掘教学过程中的德育素材,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将德育内容有效地渗透于每位学生的内心,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成为适合祖国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武瑾.试论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的德育渗透[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36).

[2]孙杰.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4(01).

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资助项目(NXYLXK2017B11)。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